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充满大智慧的孔子被小孩提问,为什么一个问题都没回答出来?

2020-10-21 12:19    

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孔子的,他被尊称为大圣人,是教师职业的老祖宗。那么,学问这么大的孔子,他自己有没有老师呢?有,而且他其中一位老师,拜师时才只有七岁!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这个孩子是鲁国人,名叫项橐(与“驮”同音),他聪明可爱,很喜欢钻研问题和观察事物。当时,孔子学问和名气都已经很大,但是仍然虚心好学。他听说在东南部有个地方那里民风淳朴,人人都很有学问,就带着弟子们去拜访体验一番。

到了这个地方,孔子正乘着马车在大道上行驶,迎面遇见一群孩子在路上做游戏,马车渐渐靠近,别的孩子都闪到一边了,只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还站在路中央一动不动,他就是项橐。孔子身边随行的弟子叫嚷道:“喂!老夫子在此,你怎么不让路?”小孩听了不但不动,还说:“这里有座城池,你怎么走?”孔子一听奇了,城池在哪儿呀?“就在我脚下。”老夫子好奇地下了车,走近一看,在小孩的两脚之间,摆着几块小石头,做成了一道城墙的样子。老夫子忍不住想逗逗他,就说:“就你这小城,我一下就能踏过去,你能奈我何?”小孩挺胸昂头:“你说的不对,它再小也是城,我问你,只有人绕过城走,哪有城躲着人的?”孔夫子当然不恼,还赞叹这孩子挺机灵。孔子就绕过这个“城池”往前走了。

走了一段路后,夫子看到路边一个农夫在锄地,就问:“您这么辛苦,可知道自己的锄头每天抬起来多少次呢?”农夫一下子答不上来,谁会去数这个次数呀?这时刚才那个孩子从后面赶来了,他说:“您每天出门都要坐车,肯定知道你的马每天抬起多少次蹄子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实在是机智。就对他说:“孩子你很聪明,这样,咱俩互相问对方一个问题,谁答不出来就算输,要拜对方为师。”项橐说好啊,你先出题吧。孔子就问,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粮食,分别有多少?项橐答道:一天有一夜星星,一年有一季粮食。这个回答没有一点破绽。轮到小孩问:“人眉毛的根数是多少?”孔子答不上来只好认输。

这时只见项橐突然跳进田边的池塘里,孔子忙问:“你这是?”“我得沐浴之后接受你的拜师大礼呀。夫子您也下来洗洗呗。”孔子说:“不行,我没学过游泳,下水就会沉的。”项橐说:“不对,也没见过鸭子学游泳,可是人家下水怎么就浮着呢。”“因为鸭子有特殊的羽毛,所以能浮在水上。”“是吗?葫芦没有特殊的羽毛,怎么也能浮着?”“因为葫芦中间是空的。”“大钟的中间也是空的,怎么一下水就沉下去了?”孔子被这孩子绕得张口结舌,满面通红。等项橐一爬上岸,他就摆开香案行礼,拜这个小孩子为师。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就算一个人再有学问,也要保持虚心,只要是有优点的人,我们都可以向他学习,而不分年龄和身份地位。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