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司马代魏的血腥屠杀,士族五十年努力疯狂一搏,曹氏子孙高贵赴死

2020-10-21 18:43    

话说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人,今年司马懿72岁了。

司马懿还对十年前曹叡临终托孤的情景历历在目。自己乘马车星夜兼程从白屋回到京城,宦官领他径入嘉福殿内御床旁边看望病重的皇帝陛下。奄奄一息的魏明帝曹叡拉着他的手目视齐王曹芳,说道:“以后事相托。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

想到这里司马懿不禁老泪纵横。本来,自己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然而曹爽欲专权便排挤自己,于是自己改任为没有实权的太傅。从去年开始曹爽兄弟越来越不像话,曹爽兄弟掌握了京城所有的兵权,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与宦官张当等人勾结奸淫内廷才人。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自己也被逼不得不装病不出。

思绪间,下人来报:“新任荆州刺史李胜离京前向太傅辞行!”司马懿深知李胜是曹爽兄弟的亲信,此来必然是来刺探虚实的。司马懿让两个婢女侍奉着出来接见,李胜赶忙说道:“下官李胜出任荆州,特来向太傅辞行”。司马懿更衣,却将衣服掉在了地上,刚要去捡衣服,突然忘了自己要干什么,说自己口渴。等婢女端来了粥,司马懿拿不动碗,就由婢女端着喝,粥从嘴边流出,沾满了前胸。李胜赶忙说道:“大家都说太傅您的中风病旧病复发,没想到您的身体竟这样糟!”司马懿气喘嘘嘘地说:“我年老体弱卧病不起,恐怕不久就要去追随先皇了。你屈就并州刺史,并州距离胡地很近,要很好地加强戒备。恐怕我们不能再见面了,我把我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托付给你。”

李胜解释道:“老太傅,我是去自己的家乡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装聋作哑,故意听错他的话说:“你刚到过并州?”李胜又说:“是家乡荆州。”司马懿说:“我年老耳聋,思绪迷乱,刚刚没听清楚你的话。如今你回到家乡的州,正好轰轰烈烈地大展德才建立功勋。”

李胜心中暗自高兴:“老家伙只是比死人多一口气,形体与精神已经分离,离死不远,不足以忧虑了。”

远看李胜兴奋的表情,司马懿内心知道,自己终于安全了,从此曹爽兄弟再也不会把自己放在心上了。

一、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和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实行已经有些年头,加上司马懿在朝中已经属于“四朝老臣”,资历威望都是曹爽所不及的。而且司马懿还笼络了很多大士族和寒门才子。

比如曾经被曹操杀掉的荀彧家族,司马懿就笼络了太尉荀彧的第六个儿子荀顗,也是陈群的小舅子。司马懿主持朝政期间见到荀顗就惊讶的说道:“真是荀令君的儿子啊!”很快从散骑侍郎提拔到了侍中。后来曹爽想加害太常傅嘏,荀顗还想办法将其保全了。于是这些人后来都追随司马家族而对曹魏丧失了好感。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中司马懿和邓艾对屯田之法相谈甚欢,历史上也确实如此。《晋书·食货志》记载司马懿、邓艾创建的淮南淮北屯田说:“今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分休,且佃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土,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逆北临淮水,自锺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泚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于是邓艾也为司马家族所用。钟繇的儿子钟会因父亲被免去相国而怨恨。

相反曹魏宗族方面,人才不断凋零。曹操时期关西方面启用的夏侯渊,淮南方面启用的夏侯惇,还有荆州方面启用的曹仁,都是曹家的亲族。曹丕时期,在关西防御蜀汉的是大将军曹真,淮南防御孙吴的是曹休,还是曹氏的宗族。曹芳时期,外部开始启用大量外姓人才,比如关中的郭淮,淮南的王凌;只有中央是曹爽和曹羲统帅军队,还有后来任命的夏侯玄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

司马懿和围绕在其身边的士族看得明白,只要减除在京城的曹氏宗族的力量,而失去宗族力量的曹氏政权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三国时期最后一场顶级较量:士族和宗亲的较量即将上演。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大将军曹爽兄弟挟持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司马懿终于等到机会,于是联合家将并集结几千人占据京城,“先据武库,遂出屯洛水浮桥”,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控制京都。司马懿威逼郭太后下旨请废曹爽兄弟。司马懿命令太仆王观统摄曹羲军营,自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

曹爽扣留曹芳,并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此时大司农桓范出城投奔曹芳,建议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曹爽疑惑,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司马懿,司马懿保证以洛水为誓只是免他的官职。

曹爽欲信其言,说:“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桓范哭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于是曹爽投降。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以谋反罪逮捕。根据《三国志》记载“于是收爽、羲、训、晏、飏、谧、轨、胜、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

司马懿的暴行引起远在淮南的征东将军假节督都扬州军事王凌的不满,与侄子令狐愚谋划立楚王曹彪为皇帝。司马懿得知后迅速开进淮南。故技重施,先下赦书赦免王凌之罪,写信安慰他,不久兵临城下,王凌于是投降。最终司马懿下令: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在附近的市上,剖棺暴尸三天,然后,烧掉他们的印绶、官服埋于土中;逼楚王曹彪自尽;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晋书·帝纪一》记载:“收其余党,皆夷三族,并杀彪。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不得交关。”

平陵事变使得以司马氏为首的大士族彻底翦除了曹氏宗族的力量,失去宗族力量的曹氏政权从此一蹶不振,直到被司马氏取代。这不仅仅是司马氏的篡权之举,也是大士族扭转曹魏政权寒族宗族政治为贵族政治的转折点。

近百年的大士族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他们战胜了宦官、外戚、军阀、宗亲,现在已经处于绝对优势。

司马懿从入仕到战胜曹爽,用了整整50年。这一年,他73岁,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与曹操一样,没有看到天下一统,但是士族归心已经是大势所趋,司马家族会将他未完成的事业发扬光大。

二、擅行废立

如果说司马氏为首大士族此时还有敌人的话,那么此时只剩曹魏皇权与大士族的较量了。而且好在曹魏的皇帝毕竟都是奸雄曹操的子孙,还带着其英武之气。于是,司马师和曹芳、司马昭和曹髦之间,曹氏家族和大士族之间最后的争斗开始了。

嘉平六年(254年),魏主曹芳命令令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欲发动政变废除司马师,改立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此时曹芳身边可用的只有外戚和少数宗亲了,张缉是曹芳的岳父,夏侯氏是曹氏的同宗,李丰与夏侯玄是挚友。

可惜计划泄露,三人被司马师夷灭三族,同时还有张皇后被废黜。不久,司马师废掉曹芳。司马师打算立彭城王曹据为帝,但郭太后以文帝不能没有后嗣为由要求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在郭太后的坚持下,司马师于是派使者迎立曹髦到洛阳登基,司马家族继续掌握大权。《三国志》记载:“庚戌,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废易大臣,以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事觉,诸所连及者皆伏诛。辛亥,大赦。三月,废皇后张氏。”

曹髦作为曹丕子孙继承皇位。据记载,司马师曾私下问亲信:“上何如主也?”魏晋名将钟会如实回答说:“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即曹髦的文才如同曹植,而武略则类同曹操。

公元257年,镇守淮南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反抗司马昭专权,这激发了曹髦的反抗之心。他直接写了一首《潜龙》:“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个中心情,朝野自然知晓。司马昭在朝堂上训斥了曹髦。

甘露五年,曹髦梦见曹操指着自己鼻子破口大骂:“我打下的江山都败落在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手里了!”曹髦再也不能忍受,终于喊出了千古名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于是他拔出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们讨伐司马昭。

曹髦失败了,他没有软弱、退让,而是奋起抗争、视死如归。

曹操的子孙面对司马氏为首大士族的步步紧逼,与其苟且偷生,毋宁高贵赴死。

百年后的建康,王导、温峤一起谒见晋明帝,晋明帝问温峤前代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温峤还没有回答,王导说:“温峤年轻,还不熟悉这一段的事,请允许臣为陛下说明。”王导就一一叙说司马懿开始创业的时候,诛灭有名望的家族,宠幸并栽培赞成自己的人,以及司马昭晚年杀高贵乡公曹髦的事。晋明帝听后,掩面伏在坐床上,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 《世说新语·尤悔》记载:“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同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比起司马后人,曹操后人是雄壮的!

三、攻灭吴蜀

当士族击败魏国皇权和宗室,完全控制政权之后,攻灭吴蜀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两个国家的灭亡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除了实力上的差距,还有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

早在吴蜀建国的时候,刘备和孙权是凭借士族的支持才得以站稳脚跟,最终建国称帝。然而他们的后期和后代却完全改变了这种方略。

蜀国最先灭亡是有其根本原因的,蜀国的士族完全无法主持政局,在蜀国内部有宦官黄皓弄权,诸葛瞻、董厥庇护黄皓,姜维经常在外带兵打仗。人才青黄不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悲局面,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在蜀国士族集团内部,谯周这样的大学者都倡议投降,其它人讨论的也都是逃和降的问题。后主于是立即投降,并下命令让姜维也投降。

蜀国的灭亡是士族与宦官、军人斗争的直接产物。

吴国在三国中是最长寿的,但是也是士族和宗室斗争最为激烈的。晚年的孙权,“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搞得朝臣人不自安。孙权后期借着南鲁党政制衡政局: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之间发生了大规模斗争在太子阵营,陆逊、顾谭、吾璨、朱据、诸葛恪等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等支持鲁王。在早期内斗凶残时候,孙权将杨竺、陆胤(陆逊的侄子)、吾璨等人下狱治罪,启用了温和派的官员来填补空缺。但等到孙权晚年,深感朝廷需要稳定,于是两面全部收拾掉,废黜太子孙和,刺死鲁王孙霸,将参与谋害太子的鲁王党羽全寄、吴安、孙奇等人杀死,册立了小儿子孙亮。

因为孙亮年幼,之后出现了诸葛恪、宗亲孙俊和孙琳的专权。最终皇位在孙亮、孙休和孙皓之间轮流。在孙皓继位后,屠杀拥立他的濮阳兴和张布等大臣,毒杀长沙桓王的子孙和宗亲,使得吴国执政基础彻底丧失。

当晋武帝令镇军将军司马伷、安东将军王浑、建威将军王戎、平南将军胡奋、镇南大将军杜预、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唐彬等分六路大举伐吴的时候,所到之处吴军土崩瓦解,大士族争先投降。

孙皓也许已经忘了,当年赤壁之战正是北方士族支持他们抵抗,如今却夹道欢迎晋军。

四、司马代魏

此时司马氏已经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和司马炎“三世四代”,曹魏宗室已经被大批杀戮,王侯都被控制在邺城,有作为的皇帝都被杀害,此时曹奂就是一个胆小鬼。

司马代魏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世家大族都在支持司马氏,起码是不反对,因为他么已经被九品中正制收买了!

《三国志·吴书·张悌传》的相关野史中记载,当时不知名的吴国路人和吴臣张悌有过一番对话:吴国的路人问张悌道:“司马氏自从掌权以来,屡有祸变,虽然有足够的才智和勇力,但百姓没有服从他。现在又倾其财力,远征蜀汉,士兵和人民疲惫不堪,又不知体恤,败日不远,怎么能成功呢?”张悌回答他道:“不是这样的。曹操尽管功盖华夏,威震四海,崇尚权术,征伐无度,百姓害怕他的严厉,但不感怀他的德行。曹丕、曹叡继承,想要依靠残忍暴虐维系他们的政权,在内兴建宫室,在外害怕雄豪,东西边境不停被侵扰,没有一年是安宁的,它(曹魏)失去民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已经很久了。而司马懿父子,重权在握,屡建奇功,他们废除了繁重的苛捐杂税,施恩于民,百姓归服于他们也已经很久了。所以淮南三叛而他们的腹心未遭到侵扰,曹髦死了,周边也未受到惊动,摧毁强敌如折断枯枝,荡平叛贼易如反掌,任勇贤能的人,让他们各自尽心尽力,如果不是智勇超群,谁能够像这样啊?他们的威武得以宣扬,治政之根本得以巩固,百姓之心得以归服,野心得以确立啊。”

百年士族,终于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王朝最终确立,通过一场阴谋实现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并从此走上了上千年的执政里程。

作者:长啸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