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难得一见的太极拳心得练法秘要

2020-10-23 01:14    

姿势正确要熟练,

刚柔变化劲中显,

气贯四梢满且圆,

意领三军奥妙见!

许龍厚曾说,习拳者应先模仿师之姿势,须求各姿势互相连贯之精神。再由推手以求懂劲。进至无微不觉,无处不懂,称之为懂劲。洵至以意运动,以气代意。精神所触,莫之得御,则阶及神明矣。然非数十年纯功,曷克臻此。

注:学习太极拳必须要先模仿教者之形,这叫做规矩。若不按照其形仿做,则外部动作不正确就会致使内里不见效或者见效亦不正确。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后方可再在姿势的串联上揣摩各种意思。精神在这里所指就好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传达上面的会议精神是一回事。

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于己懂劲的功夫。而后还得通过在推手中求得于人上的懂劲功夫。无论于己懂劲还是于人懂劲,实际说的都是化发的衔接转换要做到没有间隙和合理性。也就是所谓的:“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而这里面就得要求做到轻灵活泼四个字。轻灵活泼不是蹦窜跳跃,而是听劲和变劲的圆活顺遂,不先不后,无有挂碍。所以古谱上说,“轻灵活泼求懂劲”是也。

至于后续所言实属功夫更进一层之意气上的事了。正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指的是从之前的外,向着更深入的内的发展变化。一层功夫一层理,一层不到一层迷。练的不对者,终生对此莫名其妙。只有得正法,按部就班勤而习之,一切获悉而自知。此中功夫非时日积久而不能得也。正所谓:“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1、严格按照“三不”要求打拳。在行功走架中要不断纠偏加码,以不断提高拳艺。

注:“三不”说的是重理不重力,重本不重标,重身不重招。这是想练好拳,也是能把拳练好的,时刻需要提醒自己的关键所在。理就是原理。要合乎拳理。合乎拳理,不求力自会有力;本就是内里核心。要抓住核心,围绕核心下功夫。根本固而枝叶荣。若在枝叶的表象上下功夫,就是舍本求末;身指的是整体。我们大家习惯在一招一式上琢磨,而不从整体上考究。从整体考虑局部,和仅仅着言语于局部,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

2、加强意气,去除僵劲、蛮力。做到形正、劲整、气足、意浓、神灵。

注:“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内里没有气感的太极拳练习绝对是练的不对的。能有气必是松了的体现。练拳无气,一是肯定没有松到位,二是内里和外部,整体和局部,意识和形体等等就都无法实现串联,一整。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种。它的效果是必须来自于气做为媒介,在意的运作下附和于形体运动上的行为。所以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以气运身,务令顺遂。”可叹的是,当今太极操横行天下,每日付出的时光,热情,到头来练的终归不是那么个玩意儿!凡是练拳无气感者,事实胜于雄辩矣!

3、两手与胸、腹的关系要处理好。内动先于外动,下动先于上动,再进至灵活运用。

注:太极无手。说的是手不能主动,乱动。太极拳是整体性的运动,局部要服从整体,整体又离不得局部。真正的练法看似手动,实际是手随着身子动,身子随脚下动。正所谓,身随步转,步随身换。所以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样是练拳,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阐述,你练拳能感觉到手的,也就是招式的变化是身子变化的延展过程,而不是单独的局部的手臂运动,那么就是正确的。所以说,内动要先于外动,下动要先于上动。这么练就是功。不这么练一辈子都是空。但练拳者多如牛毛,这么练者又有多少呢?!

4、运气要有取处,取来要有存处,体会相吸相系之趣:联系、触摸、推撑。

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气都没有,又何来的运气呢!实质上,气是每个人都有的,就是你会不会练,你的练法对不对路。这就好像打开开关,灯就亮。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那个开关。松,则气显。所以,太极拳从始至终,从学到死都必须要松着练。如此,才能始终处在气态下练拳。有气无气怎么能会一样呢!

人的生命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就是气血的通畅质量决定的。而若连健康都保证不了,还谈功夫二字,那不是现代版的阿Q嘛!气就好像水,体内通道就好似河道,而腹内就好比大海。百川汇海,气的集聚存贮就在我们的腹部,故名气海。因为,正确的练法是内外一体的,所以,外部的有序运动,合理运动,必然也会带动内里也是有序的,反之又对外面运动更加合理有序。

5、对方攻来发如炉铁,待凉之后我再摸。推手接触前三分之一从人,三分之二则渗入自己意气、意向。一接触要破坏对方意图。要软接触,要“爱护”对方,但要备战。

注:推手是对练拳的进一步深入练习。它只是练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终点,更不是意味谁厉害不厉害。这就好比沙盘模拟战斗和实际战争绝对不是一回事。沙盘模拟战斗再厉害,也不意味实际战争就也厉害。但沙盘模拟战斗是向实际战争的极好过渡。推手就是这么个事儿。可现在的人却把它变的不是这么回事儿,弄的变了味!

而推手做为一个过渡练习,里面当然也有相当的技术需要熟悉,掌握。但没有拳架子的功底,很多技术根本就使不出来。譬如,两臂相搭,对方向我进手势大力猛好似红铁一般,此时不能去实接,须顺而虚化。引其向圈外(任何攻击都肯定是攻人中心)而摸其根脚处发之,这就叫彼刚我柔谓之走。引进落空合即出。

很多人推手也知道松柔,也向着不顶去做。但往往会形成瘪,软,塌,懈。根本问题就是棚劲没有,没有合中寓开的能力。我过去也是有这样的问题。后入我师门下,我师就对此说:“推手不顶,不丢,舍己从人没有错,但不是一味的。而是里面还要有一定的‘紧张’。松紧适中才是太极的玩意。偏松偏紧都是病。都不叫太极。顺化的走动瞬间,自身就好像发条被叫上了劲。在化对方的同时也顺势松腰坐胯拉开了弓,蓄好了劲,得机得势借力打力,二力合一。我顺人背,返回对方的身上去。其中处处都体现在一个快字上。化要快,变要快,发要快。但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时机要拿捏的好。早一点,晚一点都效果不好。”

太极拳练的就是这么一回事。难就难在这份拿捏上。所以,太极拳不像其它拳术那样硬打硬进无遮拦。所以说,太极拳是艺术。但前提是你得练对了,练到了。而不是谁会练个拳就叫做会艺术,懂艺术了。

转自:太极的秘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