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21天不生气”,这才是家庭作业正确的布置方式!

2020-10-23 21:53    

近期湖北武汉一小学三年级暑假作业走红,“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21天不生气’”,只有一家挑战成功。从孩子的作业本记录来看,家长生气比例比孩子高出25%,老师透露布置本作业的目的是让父母双方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的人更强大。”将维度拉长几十年,从一生来看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要比学好数理化更重要。

有研究表明:容易愤怒的人,更多来自混乱,争吵不休,缺乏健康交流能力的环境中,那些高情商的孩子,父母的情商往往都不会太低。给这位小学老师9999个赞,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家庭作业,促进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我猜想他的梦想一定是世界和平。

放眼周遭,这样的家庭比比皆是,夫妻之间相爱相杀,婆媳之间你争我斗,亲子之间也是斗智斗勇,生活“好不热闹”……

“不是这样的,我说了不是这样的……”天天(化名)又对着自己的同桌大吼大叫,只因为同桌把向日葵说成太阳花,就“大动干戈”吓哭了同桌,其实他并无恶意,他只是想告诉同桌“正确的”答案。

妈妈洗漱完毕照例检查天天的作业,妈妈看到天天把一幅画中的“幅”写成了“副”,“都说了多少遍了,一幅画的fu是巾字旁的‘幅’,你又写错。你到底有没有用心,你真是要气死我了”妈妈一边大声“教育”天天,一边用铅笔狠狠地戳着作业本。在天天的家里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卧室、客厅、厨房……因为作业,因为玩具、电视、手机,因为没放对位置的勺子和筷子……似乎任何事情都能点燃妈妈的情绪。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当我们觉得复印件有问题的时候,往往能从原件中得知答案。

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价值观的时候,父母就是标准答案,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一个只会大声嚷嚷的妈妈,她的孩子也学不会跟自己的同学好好讲话。

朋友小溪(化名)家7岁的儿子用铅笔划伤了姐姐的手臂,只因为姐姐比自己先写完作业,不继续陪他写作业。用铅笔狠狠地划姐姐的胳膊,这是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暴力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他不好好吃饭了,不写作业了,不听话了只要打一顿,即便哭着也会把饭吃完,把作业写完,乖乖听话……所以,他以为只要给姐姐“施点暴”,姐姐就会乖乖“就范”,陪他写作业。

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处事的方式,若是家长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老师教再多情绪管理的课程都是徒劳。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21天不生气’”家庭作业的老师,有多少来多少,多多益善,这才是社会需要的好老师。

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大多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排解愤怒的能力会在言传身教中默默地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本身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也会更能接受孩子的情绪,且更有能力帮助孩子消化自己不能的情绪,如果父母能够创造一个相对平和的家庭环境,那么孩子本身也不容易变成易怒的性格。

以身作则,身教甚于言传。会控制自己情绪的父母,胜过100堂的情绪管理课程。“21天不生气”敢不敢来挑战?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