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房产 >正文

物业公司在智慧社区建设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来变现业主资源?

2018-04-12 15:50    

智慧社区的概念已出炉多年,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已初见雏形,但总体来说,物业人仍在黎明前摸索探寻那条似在眼前又忽而缥缈的道路,而让这条路一直可望而不可即的病因就在于智慧社区建设涉及的产业、资源多而繁杂,业务整合较难,运营成本大。

角色决定权益

如何整合商业服务、广告、安防、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社区服务等各个板块,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成为目前最为棘手的问题。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的成熟,很多科技公司具备了整合各方面资源的能力,那么作为物业公司怎么来甄选?在与各家科技公司合作之中,物业公司又扮演怎么的角色?和哪类科技公司合作能够获得更加长久和丰厚的收益呢?

物业附庸模式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以提供APP为代表的物业公司附庸模式,即app厂商给物业公司免费或少量费用提供统一的缴费、报修、公告、手机门禁、巡检、停车、社区服务等基本功能模块,而广告和商品则由app厂商统一运营,会根据物业公司在管项目业主贡献少量分成(不足10%)给物业公司,即所谓的接口费或者说辛苦费,整个过程中,所有信息、数据全部汇入到app厂商云端,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之中,物业公司承担的角色是收集信息、数据的接口,即数据收集工具;无法拥有控制商家和广告以及增值服务;信息数据安全没有保障,也就意味着在物业行业竞争中处于被敌人看透的危险处境;同时无法建立品牌口碑,业主对app粘性越大,物业公司在这样身份本就不对等的合作中价值就越低,笔者认为这是典型的为了芝麻丢了西瓜,需谨慎考虑!

物业自建模式

第二种合作模式是物业公司专门找科技公司开发、建设IT平台,产品形态上有物业品牌app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目前中大型物业公司都倾向于这种物业公司独家建设模式,很好的避免了物业公司附庸模式存在的明显缺陷和巨大隐患,但这种模式投入资金大,运维成本高,并且由于市场上科技公司良莠不齐和在物业行业并不专业导致某些物业公司花费巨资打造平台但效果不佳,还面临后期科技公司因自身发展出现更新断档的问题。

合作模式

那么有没有能够综合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点,即投入资金少,信息数据安全,拥有自主云平台和自主商业控制权,建立自己物业品牌的模式呢?在此笔者推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即可满足以上要求,即平等合作模式。在平等合作模式中,科技公司为物业公司定制打造专属云平台,此处定制就包括需要哪些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如何运行,物业公司的信息、数据全部汇入自己的云平台,建设、运维由科技公司负责,而云平台所有的控制权包括商家、广告、增值服务等全部交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负责内部业主管理和粘性维护,科技公司负责外部商业引入、运营,分工合作,平分利益,这样才能为了共同的目标紧紧绑在一起往前走,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益真正的共享,控制权各自掌控,身份平等,唯有如此才能让整个合作良性、稳固,让物业公司把手头业主资源最大化的变现!

据笔者了解,采取这种身份平等合作模式的科技公司还比较少,可以参考一家“莱奥云”,各位物业行业的朋友有兴趣可自行了解,如果有更多新的、推动智慧社区建设进步的想法也欢迎和笔者交流。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