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一农夫拿着朱元璋的1件东西,向崇祯索要3万两黄金,崇祯尴尬不已

2020-10-24 10:34    

崇祯皇帝登基后,明朝经过万历怠政、魏忠贤之祸等持续几十年的摧残,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交织、糜烂不可收拾的地步。外有辽东皇太极强寇临边,内有西北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揭竿而起,崇祯皇帝虽然力图振作,竭力想要逆转败局,然而此时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内政外事千疮百孔,绝非他一人之力所能挽回了。

仅仅为了对付关外皇太极的八旗铁骑,已经让崇祯心力交瘁,谁知屋漏偏遭连夜雨,不顺心的事一件接一件。崇祯二年,一件震动朝野的奇事发生,又让崇祯皇帝尴尬不已,左右为难。这件事就是明末著名的“御笔龙封”案。

这件事的发生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巩固皇权,对手握大权的开国功臣们大开杀戒。除了因病早逝的徐达、常遇春、邓愈等人,其他功臣宿将几乎被屠戮一空。洪武二十三年,在办理丞相胡惟庸谋反案中,功高爵显的韩国公李善长,也被牵连进去,于七十六岁高龄被朱元璋以谋逆大罪诛杀。李善长被杀时,他的儿子李祺却躲过一劫,并不是朱元璋仁慈,而是因为李祺娶了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故此李祺只是被罢官,带着儿子一起被流放,给李家留下后代。

《崇祯长编》、《三垣笔记》等明朝史料都记载,崇祯二年,绩溪县一个农夫李世选,来到京师求见崇祯皇帝。封建时代一个乡野村夫想见皇帝一面,简直难比登天。但这个农夫却非同凡响,他自称是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的十世孙,而且他手中还有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一件遗物。

有司衙门一看此人有来头,不敢怠慢,急忙禀报崇祯。崇祯皇帝一听是大功臣李善长之后,手里还有太祖皇帝一件东西,也大感好奇,于是亲自召见了这个农夫李世选。李世选奏明崇祯,当年李善长被杀时,临安公主“号泣上前”,为公公李善长一家老小求情。朱元璋没办法,赦免了李善长之子李祺的死罪,还亲手写了一道“御笔龙封”交给临安公主,让李家后人世代保留下去,到二百一十六年后,让李家后代拿着“御笔龙封”交给明朝皇帝。

崇祯接过朱元璋留下的“御笔龙封”仔细端详,只见封皮上写着一段话,大意是李善长后代“因国事罚贬去守龙关,二百一十六春为民”。待到二百一十六年期满后,李家子孙拿着“此旨到京,复忠臣勋爵护国”,末尾落款“洪武二十三年仲春月”。

打开信封,其中是朱元璋的一道亲笔“敕谕”,大意是说,李善长被杀之事,他也是出于不得已,称李善长是“忠臣与我股肱心腹,为国为民,我不忍忘”。故此让李家后代“贬罚二百十六春”后,“准旨到京见主,复韩国公,”并且最后还强调,当年抄没了李善长的全部家产,此时应当“三万金还你开国勋臣。”

简单而言,“御笔龙封”的内容是说,当年朱元璋对于冤杀亲家李善长之事怀有内疚,加之女儿临安公主求情,于是朱元璋赐给李善长的子孙一道密旨,准许李家后代在两百一十六年后拿着密旨找到明朝皇帝,平反昭雪,让李家后代承袭韩国公的爵位,同时还要补偿李家后代三万两黄金。李善长后代李世选,正是仗着这封“御笔龙封”,才敢来找崇祯索要三万两黄金。

崇祯看完“御笔龙封”,一时惊疑不定,尴尬不已,简直不知如何答复李世选。从表面上看,此事太过离奇,难以令人置信,简直像戏台上的故事。如果崇祯真的拿出三万两黄金交给这个来历不明的李世选,还把他封为韩国公,万一上当受骗,岂不贻笑千古。但话又说回来,天下哪里有这么胆大包天的骗子,敢明目张胆来骗当今皇帝?如果崇祯断然拒绝,万一这道“御笔龙封”真是太祖高皇帝的手谕,那崇祯可就成了忤逆不孝之人,对太祖高皇帝大不敬,这个天大的黑锅他可背不起,更怕世人耻笑他贪财吝啬,为了省钱,连祖宗圣旨都不认。

崇祯一时难以决断,于是只得把此事交由内阁大臣们调查。结果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此事真伪依然难定。一派大臣认定李世选的“御笔龙封”是真的,理由是以下三点:一是“所呈龙封,纸墨钤印久远,实非外间仓卒所能办,”“御笔龙封”所用的纸张、墨迹、印章都古朴陈旧,一望而知是年代久远之物,不像是新近制造的伪作。

二是那个献上龙封的李世选,“其人亦田野村朴,不类诈伪者”,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毫无狡黠诡诈之气。三是经过专人到李世选老家走访调查,“及下抚按查,世选为善长后,俱实”。绩溪县令熊维典也证实,自上任以来,就知道“世选为善长后”,且李家有“御笔龙封”之事,在当地“相传以久,士大夫及里民俱知,非新假者”,乡里乡亲故老相传,由来已久,都知道这回事。

但另一派大臣则认为,李世选就是个骗子,“御笔龙封”也是他伪造的。他们的理由是:一是“御笔龙封”的字迹,与大内留存的太祖皇帝手迹不符。经过比对,只有四个字与太祖朱元璋的手迹相似,其他则“尽不似”。二是当年李善长被杀时间是洪武二十三年五月中,龙封的落款时间却是“仲春月”,即农历二月,当时李善长还未案发,朱元璋怎么可能提前三个月写下这种东西。

三是经过调查李善长的家族历史,李善长只有一子李祺,当了朱元璋的女婿,和临安公主生了两个儿子,李芳和李茂,龙封中却说李祺和临安公主生了三个儿子,李福庆、李延庆、李盛庆,这三人都未见于任何记载。第四点则是时间不符,龙封的写成时间是洪武二十三年,两百一十六年后让李家后代进京,应该是在万历三十四年前后。但李世选进京时间比龙封规定时间晚了二十多年。因此他们认为李世选就是个骗子,应该处死。

两派大臣意见不一,“龙封真伪,卒莫能辨”,崇祯继续左右为难。结果此事被搁置下来,那个愣头愣脑的李世选也被临时羁押在刑部大牢,听候调查。此后随着辽东边事紧急,内地李自成张献忠相继起兵造反,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个个焦头烂额,再也没人顾得上搭理这个李世选和“御笔龙封”。结果李世选被“遗忘”在大牢里,一关就是十年。直到崇祯十二年,明朝灭亡前夕,刑部给事中李清上书崇祯,建议“御笔龙封”已成无法解决的悬案,李世选无论好人也罢骗子也罢,也坐了十年大牢,“力请释之”,把他放了算了。“御笔龙封”案就此稀里糊涂地终结。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