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国际 >正文

美媒称美航母部署处于25年来最低水平 频繁作战“透支”战备

2020-10-24 14:45    

10月16日报道 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9月26日发表萨姆·拉格龙的文章《在美国海军竭力重建战力之际,其航母部署处于25年来最低水平》称,在五角大楼宣称它已经进入了与中国和俄罗斯竞争的时代之际,作为美国军事力量最明显的工具(航母)却正在花更多的时间接受维修并停留在国内。

根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过去15个月里对航母舰载机联队50多年来的部署情况的分析,美国海军目前拥有的在航航母战斗群数目是1992年——即苏联解体的次年——以来最低的。

文章称,海军自2013年以来部署了其拥有航母数的大约22%至25%。这一总量——不包括训练任务和演习——低于全球反恐战争时代开始后其余时间段28%的平均水平。而2018年到目前为止的部署水平已降至仅占海军可用于作战部署的航母数大约15%的平均水平。

据海军证实,在今年夏天有22天的时间里,海军没有一个部署在世界任何地方以等待执行国家任务的完整的航母战斗群。这是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所研究的50多年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空缺。

在这项分析公布后,海军连夜发表声明称其准备随时部署部队。海军发言人格雷格·希克斯上校对海军学会新闻网站说:“海军是国家的全球性机动力量,有能力和实力随时对世界范围的需求作出反应。”

据海军领导人称,航母部署水平的下降是在海军努力偿还航母部队的维修欠账之际出现的——在持续了17年的全球反恐战争中,五角大楼让航母的维修欠帐居高不下。

资料图片:美海军尼米兹级核航母编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美军“艾森豪威尔”号(CVN-69)和“布什”号(CVN-77)核航母联合编队航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比尔·莫兰上将近日在接受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采访时说:“在‘9·11’事件——以及地面部队经历了种种演变——之后,我们的重点是支援地面作战,这意味着我们要大量出动航母部队,而当你大量出动航母部队时,你的大量资金就会被消耗掉,它会吞噬你的战备能力。海军规模有所缩小,以便帮助弥补许多此类行动的成本。因此,在海军每天面对敌人的情况下,现代化并没有以应有的速度到来。我们的任务是支援(地面部队),而且我们完成得很出色。但是我们作战的对手可能是属于海军领域的低级别选手,而并非我们希望准备好应对的高级别选手。”

文章认为,中国海军和俄罗斯海军才是那种高级别选手,而且两国都一直在扩充它们的海上军力,而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很大程度上却是在一个辅助性角色上原地踏步。

文章称,现在美国海军正在打破其在派遣航母战斗群前往的地区及持续时间方面几乎长达20年的做法。例如,海军6个月来一直没有在波斯湾部署航母战斗群,相反利用最近部署到东海岸的“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在北大西洋执行任务。

官员们说,这些举动是向对手发出的信号,表明海军关注高端冲突,但与此同时,这种新姿态也标志着与美国几十年海军战略的明显决裂,这种战略强调的是在世界热点地区保持几乎不间断驻军的重要性。

今年5月,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上将告诉记者,依据国防部长吉姆·马蒂斯关于行动不可预知性——即所谓“动态军力运用”——的新国防战略指令,海军将开始使用一套新的部署方案。

资料图片:美海军“杜鲁门”号(CVN-75)核动力航母。(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称,当“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今年4月出海航行时,它并没有前往美国几十年一直维持着航母存在的波斯湾。相反,“哈里·杜鲁门”号航母及其护卫舰艇迅速造访了地中海东部,以便打击叙利亚的“伊斯兰国”武装,并在这次短期部署的剩余时间里与在北大西洋的英法海军一起行动,随后在执行了仅3个月的部署后出人意料地返回母港。“杜鲁门”号航母在母港停留两个月后于8月28日重返海上。

海军强调了“杜鲁门”号航母部署的不可预知性,但有证据表明其赶完被拖延的维修工作方面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近日报道,在东海岸,“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的维修工作已经超过了预期的6个月时间,将会延长到明年初。在维修计划没有其他改变的情况下,这次延迟将无限期推迟“乔治·H·W·布什”号航母的维修期。

智库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布赖恩·克拉克在接受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采访时说,航母维护工作的明显延误现在已迫使海军就向哪里派遣军力作出选择。他说,维修工作的拖延“导致了减少在某些地方驻军的需要,以便满足在短期内重置军力的需求。动态军力运用使他们得以减少在波斯湾的驻军,并辩称这是为了给敌人制造更多的不确定性,然后他们转而执行前往大西洋的部署任务。”

克拉克说,作为新的动态军力运用方案的一部分,马蒂斯还进行了更多努力以减少作战指挥员对不间断海军驻军的需求,并转而迫使这些指挥员们更多地从战略角度进行思考。他说,战斗指挥员“习惯了每天都有标准的海军存在,然后他们把重点放在安全合作和训练上,而不是思考‘我必须从战略角度考虑如何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灰色地带活动’。也许我的动态军力运用是一种有助于增加不确定性的方式,从而使中国和俄罗斯每一天都不知道我们会做什么。”

资料图片:MV-22“鱼鹰”运输机准备在“杜鲁门”号航母上降落。(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军作战部副部长莫兰上将说,战斗指挥员们正学习在这种战略的新框架内工作。他说:“最终,国防部长将按照这种构架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军力,因此这样的协调是必须要进行的。我们正在看到的情况是,战斗指挥员们之间的界线正在模糊,这是有益的。他们在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他们明白军队也许可以跨越相互之间的界线,因此他们不得不与这些界线两侧的军队一起合作——所以说,当涉及如何使用总体军力时,原来的界线真的在慢慢消失。”

这种新方案在短期内对海军有好处。克拉克说,削减在中东的驻军以及“杜鲁门”号航母的非传统部署将为常驻东海岸的航母争取到时间以赶完维修进度。

文章称,虽然海军的战备状态轨迹正在改善,但存在一些尖锐的问题将使改善航母的健康状况成为一项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解决的挑战。

在对伊拉克和阿富汗地面战争的支援行动中,海军通过使用为对付同等对手而设计的高端武器系统来打击不那么先进的军队,让自己陷入了战备状态不足的境地。海军部长理查德·斯潘塞8月曾对记者们说:“我对战备缺口的规模、深度和宽度没有充分认识到。你在马厩里有一匹纯种马,你每天都要骑着它参加比赛。你不可能这样做。最终会出事的。”

当马蒂斯执掌国防部帅印后,他通过为军力重置投入重金启动了涵盖整个国防部的战备提升努力,包括在2017财年划拨近2亿美元补充战备资金,以解决近20年来被拖延的军舰和军机保养工作。

资料图片:美海军三航母联合编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认为,尽管特朗普政府增加了国防开支,但由于很多年的忽视,现在排队等待维修的积压的军舰正在给海军船厂以及通过合约帮助减少维护任务积压的私营船厂的产能形成压力。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司令汤姆·穆尔中将最近在美国海军工程师协会的舰队维护与现代化研讨会上说,在私营船厂进行维护的军舰只有35%能按时离开,在公立船厂进行维护的军舰也只有大约45%至50%能按时离开。

海军部署航母战斗群的标准一直是采用所谓的“2+3”模式:2个航母战斗群投入部署,3个航母战斗群随时准备在接到通知大约一个月后增兵。

这一标准是在21世纪头10年之初制定的,作为由时任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授意、时任海军作战部长韦恩·克拉克上将倡导的“舰队反应计划”的一部分。

“舰队反应计划”以及随后由前美国舰队司令比尔·戈特尼上将和菲尔·戴维森上将倡导的优化版“舰队反应计划”所依据的是海军有能力使增援力量获得维护并在完成部署任务之后保持一段时间的战备状态。

然而,海军的战备能力被消耗一空,而增派航母的潜在能力却被期望大量航母存在的战斗指挥员们弄得捉襟见肘——尤其是在中东地区。例如,时任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的吉姆·马蒂斯在指挥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时就曾坚持要在波斯湾部署两个航母战斗群。

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克拉克说,除了军力的使用之外,公立船厂舰艇维护工作的迟缓也暴露了“舰队反应计划”调度的脆弱性,使海军难以在没有必要维护的情况下实施计划。克拉克说:“问题在于战备能力的成本很高。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对预算造成了压力,随后又是军费的自动减支,这使得部队在非部署时期无法维持战备状态。其结果是,我们的‘舰队反应计划’变得名存实亡。即使是在执行优化版的‘舰队反应计划’时期,我们也没有还上战备能力的欠账。”(编译/曹卫国)

【延伸阅读】逼迫东南亚选边站?外媒称美航母访问越南意在制衡中国

3月9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日发表的题为《在中国的阴影下,越南与宿敌美国手挽手》的文章称,一艘美国航母对越南的访问,标志着美-越关系达到数十年来的最高点。

报道称,当“卡尔·文森”号航母抵达时,越南将迎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美国军事存在,这也是美国航母在越南战争后首次到访。

此次访问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去年11月份会晤后安排的。

图为美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

报道称,近期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搁置争议对中国友善相待的行为“破坏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报道称,越南沿南中国海有2000英里的海岸线。该国谋求改善与美国的关系。美国在2016年底取消了长达数十年的对越武器禁运,2017年向越南赠送了一艘海岸巡逻艇,后者共向美国索要18艘。此类美国向越南示好的姿态还包括,美国划拨资金消除战争期间投放的毒剂,越南则欢迎美国军舰进驻一处美军在越战期间使用过、如今已经翻修完毕的海军基地。

两国政府的数据显示,美越经济关系在近年来蓬勃发展,双边贸易额在5年间翻了一番,在2017年超过500亿美元。特朗普去年11月份到访时,两国公布了价值120亿美元的商务协议。

美媒评论称,越南和美国并非一对理所当然的搭配。越南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与美国信奉的资本主义存在冲突。今年2月份,美国国务院还批评了越南监禁2名政治活动分子的做法。

美媒援引澳大利亚国防学院荣誉教授卡莱尔·塞耶的话说,越南试图利用地区论坛(比如东南亚领导人一年2次的会晤)向中国施压,但以失败告终,这也是该国努力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原因之一。

越南外交部没有对此发表评论。曾任越南政府国防事务顾问的陈功轴说,“卡尔·文森”号航母到访是越南与所有国家(尤其是大国)改善关系的广泛政策的内容之一。

美媒认为,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扩展与柬埔寨、缅甸和菲律宾等国的经济关系,美国在东南亚的关系面临考验。

美媒称,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也动摇了美国在亚洲的一些关系。甫一上任,特朗普就宣布美国退出一项太平洋地区贸易协议,而按照该协议,越南是最主要的受益者之一。

在去年12月份公布的一份政策文件中,美国政府勾勒的新国家安全战略把世界描述成一个对抗加剧的所在,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竞争,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竞争。

这种立场使不愿选边站队的美国的亚洲伙伴感到越发惊恐不安。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高级分析家黄黎庶说:“我认为,大国对抗的意味在东南亚比任何地区都更明显。”

报道称,在过去的两周里,“卡尔·文森”号航母驶过南中国海,在马尼拉停靠,同时欢迎媒体和官员登舰,以凸显美国的承诺。官员们说,这艘航母上有大约4500名官兵,护航舰艇上有1500名官兵。该航母战斗群的指挥官约翰·富勒少将说,海军致力于通过港口访问和联合演习发挥关系构建者的作用。(编译/葛雪蕾)

【延伸阅读】耀武扬威:美航母进南海战机升空训练

2月22日,美海军“卡尔·文森”号(CVN-70,尼米兹级3号舰)核动力航母已进入中国南海航行,正式展开包括舰载机起降在内的各项作战训练任务。图为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正准备弹射起飞。

2架“大黄蜂”战机连续弹射离舰连续镜头之一。

2架“大黄蜂”战机连续弹射离舰连续镜头之二。

“超级大黄蜂”战机放下尾钩,准备着舰。

隶属于VFA-137 “茶隼”战斗攻击机中队的中队长机(CAG)正准备弹射起飞。

MH-60R“骑士鹰”直升机准备升空。

美海军地勤正使用德制索普福牵引车准备将一架FA-18E战机拖曳至预定位置。

2架“大黄蜂”战机即将从“文森”号航母上方飞越,还放下了尾钩。

2架“大黄蜂”战机从“文森”号航母上方飞越,还放下了尾钩。

美海军甲板地勤做出搞怪动作。

美军地勤正在检查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与蒸汽弹射器的连接状况,注意机腹的干扰吊舱。

【延伸阅读】中国军迷拍美航母:含唯一F-14原型机

关于美国纽约“勇猛”号海空博物馆我们之前有过详细介绍,本图集将重点介绍其飞行甲板上的精品机型。图为勇猛号航母的前飞行甲板,可见云集了很多著名机型。本图集由热心军迷宋彦延从前方传回,在此鸣谢。

首先肯定要从人气最高的F-14“雄猫”说起。“勇猛”号馆藏的这架F-14可谓是大有来头,是现存的唯一一架F-14B原型机(由第7架F-14A原型机改进而来),曾多次充当试验机使用。1973 年 9 月 12 日,该机混装一台TF-30和一台F401-P-400涡扇发动机进行首飞,使F-14原型机的推重比首次超过1,可以做出类似F-15的垂直爬升机动。

1988年,美海军要求马丁-马利埃塔(后并入洛马公司)和通用电气为F-14开发新型光电吊舱,将TCS(电视摄像组件)与红外搜索跟踪探头(IRST)合二为一。这种吊舱的识别特征是拥有 TCS 与 IRST 并列双舱,在这架F-14B上的测试十分成功,后被引入后来的F-14D“超级雄猫”项目中。图中红圈标出的就是双舱探头。

在F-14B机身下方展示的就是著名的AIM-54A“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其是美海军史上列装过的最重空空导弹,专门用于拦截苏军远程轰炸机和巡航导弹。其弹长3.9米,弹径0.38米,重470千克,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发射后以抛物线轨迹加速,末端飞行速度可达5马赫。其高爆战斗部采用近炸引信,重61千克,相当于5枚AIM-9导弹的总和。

图为F-14B机身侧面挂架和主起落架特写,挂架可见一枚AIM-9“响尾蛇”格斗导弹(上)和一枚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下)。

图为F-14B前机身侧面特写,红圈处可见格鲁曼公司的早期徽标。

停在F-14B正对面的是来自以色列的“幼狮”战斗机,该型战机是以色列基于摩萨德特工从瑞士盗取的幻影III图纸,以及借鉴法国“米兰”试验机基础上所改进而来,结合了两者所长(特别是将鸭翼移至进气道两侧的设计)。其曾参加过多次中东战争,作战表现十分优秀。

由于“幼狮”战机作战表现较为突出,美海军曾租借过一批“幼狮”作为假想敌战机用于训练,内部代号F-21。“勇猛”号馆藏的这架就曾隶属于美海军陆战队假想敌中队,图中红圈标出了该机的生产厂,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火光”秘密工厂(Lahav,希伯来语“火光”之意),座舱下方还有美军徽标。

这架机身后方的信息就更加明确了,VMFT-401表明这架“幼狮”原属于美海军陆战队“狙击手”假想敌中队(驻扎于亚利桑那州尤马基地),垂尾上还能看到该中队的队徽。

再移步向前就能看到法国达索公司的经典作品,“军旗”IVM舰载单座多用途战机。该型战机的研发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法国空军急需一种新型轻型攻击机,“军旗”IV虽在竞标中落败,但后来被法海军看中。1958年12月,首架“军旗”IVM(海军型)首飞成功。

“军旗”IVM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1099千米,最大航程3300千米,配备有2门30毫米航炮,共有4个挂点,可外挂1.4吨的武器弹药。就综合性能而言,该型机并不突出,但其为后来“超军旗”战机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图为“军旗”IVM正面局部特写。

除各种战斗机、攻击机外,“勇猛”号还收藏了这架E-1B“追踪者”舰载预警机,该型机于1960年投入服役,可算是著名的E-2“鹰眼”系列的“老大哥”。E-1由S-2反潜机改进而来,机身上方加装了巨大的AN/APS-82预警雷达。

除固定翼战机外,“勇猛”号也收藏了许多精品直升机,例如图中的AH-1J“海眼镜蛇”武直,其是AH-1系列的第一种双发改进型。20世纪60年代,美海军陆战队一直对AH-1很有兴趣,出于海上作战可靠性需要,他们更倾向于双发型的AH-1,并配备更强的炮塔系统。首批AH-1J于1971年服役。

换装M197速射炮是AH-1J的几大改进之一,该型机最先于1971年换装了日后成为“眼镜蛇”系列标志的M197三管20毫米加特林速射炮(备弹750发,理论射速每分730发,最高可调每分3000发)。图为M197速射炮的炮口特写。

图为AH-1J纵列双座座舱的前部炮手座舱特写。

看完前甲板后,“勇猛”号的后甲板的精品也不少,例如这架原隶属于美海军陆战队VMA-231“黑桃A”攻击机中队的AV-8C短垂战机。该型战机是美陆战队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英国“鹞”式短垂战机(美军称AV-8A)的改进型,共生产110架。AV-8C配备有2个30毫米“阿登”航炮吊舱(机腹下),翼下4个挂点可搭载2.3吨的各种武器弹药。

图为AV-8C机身特写,红圈标出的就是30毫米阿登航炮吊舱,翼下还挂有一个副油箱。

本图可见AV-8C机身上“飞马”Mk103推力矢量发动机的4个可转向喷口之一,AV-8C能够实现垂直起降和悬停主要依靠这4个喷口以及机头、两翼尖的甲烷喷嘴提供的转向推力。

本图可见AV-8C的外置式空中加油受油管,采用这种布局的代价是会产生一些不利空阻。直到后来的AV-8B才改为了可收放式探管。

看过AV-8C之后,再往前走就来到了越战展区,这里可见3架越战时期来自两大阵营的经典机型,分别是米格-17、米格-21和F-8。

后甲板的精品战机还包括这架还原了越战时期的越共空军涂装的米格-21战斗机,这架实际来自波兰空军。该机还挂载了80毫米S-8航空火箭巢。

再向前就能看到号称美军“最后的航炮战斗机”的F-8“十字军战士”。这种世界上第一种舰载超音速战机(最大平飞速度1.8马赫(由沃特公司研发,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采用了机翼可变迎角设计,按该设计,F-8的主翼以铰接方式与机身连接,最大可抬起7度。战机无需抬起机头,就能在起飞和着舰时提高机翼升力和改善操纵性。

本图可见呈抬起状态的主翼,上方还标明该机原属于著名的VF-111“落日者”舰载战机中队。

F-8的另一大特点之一就是配备了4门20毫米柯尔特公司Mk-12航炮,每门备弹144发。机头整流罩内装备有AN/APG-30炮瞄测距雷达,可辅助飞行员在空战中快速瞄准目标。图中可见F-8其中一侧的2门Mk-12航炮。

F-8主起落架特写。

最后来看这架米格-17,外形上忠实还原了越战时期,越共空军的米格-17涂装,实际这是一架1955年后,波兰特许制造的Lim-5战斗机。米格-17最初于1952年进入苏军服役,是米高扬设计局基于米格-15改进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机,最大平飞速度0.9马赫,配备有1门37毫米和2门23毫米航炮。

米格-17的总产量超过1.1万架。该系列战机在越战中曾取得过多个战绩,受到美海、空军的高度重视。图为米格-17机头进气口特写。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