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旅游 >正文

齐鲁嵩山的旅游发展之路

2018-04-12 17:34    

走在嵩山生态旅游区的环湖小路上,脚下碧波荡漾、远方重峦叠嶂,岸上的房车帐篷与周围的山色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春有百花烂漫、万木吐翠,夏有云烟飘渺、蓊郁清凉,秋有蔬果累累、层林尽染,冬有玉树琼花、瑶峰绝壑。成立于2014年初的嵩山生态旅游区,确立了建设“旅游名区、生态小镇”的发展目标,高效整合“山水林岭村”等旅游资源,打造山东首家无门票景区,加快发展全域旅游。

齐鲁最美田园、最佳观星地、山东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山东最美旅游风情小镇、山东省传统村落、国家级水果(桃)标准示范园……一张张荣誉名片相继向齐鲁嵩山涌来。上半年,全区仅旅游一项收入就达5000万元。“依托生态优势,以旅游产业为主导,走保护培育生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发展之路。在守住青山绿水的同时,将其变成强镇富民的金山银山。”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工委副书记副、管委会主任夏树英说。

依托山水古村资源

打造生态旅游小镇

行走在嵩山的盘山路上,道路两侧树木郁郁葱葱,移步换景。百丈崖、五子峰、松石恋、望月石、一线天等60余处景观迎面而来,无不景色秀绝。在嵩山这片只有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占据大部。这些山曾经是阻碍当地致富的屏障,可如今成为了旅游观光度假的好去处。“有了山,才有了山水田园的美景。”当地人知道,保护山林就是保护自己的财富。目前的嵩山林场,有林面积3万亩,植被覆盖率98.2%,是省级森林公园和天然的氧吧。

在嵩山,不只有山水美景,还有历史悠久的石屋古村。站在山上,远处的村落尽收眼底,错综有序。据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兴波介绍,嵩山呈现“一山一水四沟溜”的空间格局,四条沟溜各具特色,点缀有古朴的自然村落,犹如泰沂山脉腹地的一处“世外桃源”。据了解,崔木溜子以森林植被为特色,有江北最大的单片水杉林,鸟类繁多;黄谷溜子沟壑幽深,桃树、杏树、柿子树、黄栌、佛手瓜等遍布其中,景观目不暇接;铜峪溜子山岭环绕,曲径通幽,黄烟中草药种植集中,是有名的长寿村;常家溜子有临朐八大景之一的白芽寺,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在历经1300余年沧桑风雨的传统村落北黄谷村,有青石房屋院落108家,分布错落有致。村内石屋、石墙、石路、石井、石碾、石桥遍布其中。两棵唐槐、四百棵古杏树,见证了该地的岁月沧桑,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质朴的石舍,淳朴的山民,独特的生态景观和浓厚的人文古迹很容易让游客梦回唐朝、留念乡愁。

丰富旅游新业态

补足产品供给短板

在我省海拔最高村淹子岭村,一处房车露营地吸引着游人自驾而来。这里地处临朐、青州、淄川、沂源四地交界,是山东半岛海拔最高的标准化露营地。据了解,目前,该营地有房车8台,移动房车营位36个,帐篷营位100个,太空舱营位3个,集装箱营位2个。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旅游观光、汽车露营、儿童娱乐、文化科普、拓展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基地。

而在距离淹子岭村不远处的龙潭湖边,山东首家帐篷露营地——齐鲁嵩山龙潭湖露营公园,一排排房车帐篷,同样引人注目。这里依山傍水,是集休闲、运动、农业、生态、会展、商务、探险为一体的综合性露营公园。据了解,龙潭湖露营公园与淹子岭营地相呼应,两地各有特色,可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

“旅游+新业态”,丰富了嵩山旅游的内容,也引爆了全域旅游的新热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以露营旅游为载体,嵩山生态旅游区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打造了“露营小镇 齐鲁嵩山”旅游品牌。“我们还依托酒店式帐篷、营地房车、酒店式集装箱单体公寓的露营地等新业态,努力打造户外运动、户外拓展新品牌,助力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夏树英介绍,仅今年上半年嵩山接待游客就突破20万人次。

树乡村旅游品牌

迈向脱贫致富之路

淹子岭黑小米、崔木佛手瓜、沟河蜜桃……嵩山是远近闻名的“蜜桃之乡”“佛手瓜之乡”,通过政府扶持引导,蜜桃产业已发展到4万亩,佛手瓜、芸豆、黑小米等高山蔬菜有2万亩。这一大批带有嵩山品牌的有机农产品和高山蔬菜,成为游客到嵩山旅游的“必带品”,每年可为当地群众带来8000多万元的收入。近几年,该区又新发展了猕猴桃、高山樱桃等产业,形成了“春赏花、夏摘菜、秋采果”的休闲农业乡村田园风光。

为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嵩山旅游区还将淹子岭、北黄谷、水杉林等主要旅游景点“串珠成线”,建成环湖路、双龙路等全长200多公里的旅游环线、支线;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停车场、商业街、旅游一条街。“我们也积极发展农家乐,成立‘嵩山人家’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规范农家乐有序运转,把乡村旅游作为带动当地旅游发展的突破口。”王兴波说。目,嵩山已发展农家乐39家,住宿床位达到400张,从业人员1500余人。

继去年第三届山东省乡村旅游节在嵩山举办之后,今年的第四届活动继续在此举办。以节事活动促进旅游发展,嵩山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摄影大赛、嵩山诗词征文、桃花仙子评选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地俱乐部、旅行社带客到来。

以乡村旅游带发展,很多当地村民在乡村旅游中受益,实现了脱贫、致富。截至去年底,该区8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255户、559口人实现脱贫,预计今年底全区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