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儿童教育里4个错误的管教方法,会阻碍孩子成长!

2020-10-24 18:26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教育孩子不能只靠学校里的老师,父母也要下一番苦功。如果你总对教育孩子感到手足无措,那就要花更多的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孩子很快就长大了,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后悔也来不及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容易犯错误,这些错误当下不觉得有什么,随着成长会意识到这些都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一定要知道。

错误一:使用威胁

父母跟孩子相处,沟通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所有的沟通都奏效。很多时候把双方都逼疯,父母有压力,有时回答比较情绪化。你对他大吼大叫,用手指着他并恐吓他,想要他服从权威。但在孩子看来,这只不过是你失控的表现。这种行为很粗鲁,且贬低孩子的人格。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会保持沉默,站着不动,所以父母要求回答或者问他是否在听时,矛盾就升级了。长时间使用这种威胁沟通的方式,对孩子以后的性格形成也会产生影响。

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和做决定有效的方法。不要老想着教孩子怎么做,相反,应该让他告诉你,他想怎么解决。要多关注孩子的感觉和情感。这个过程中你的工作就是聆听,提供意见并且偶尔问些问题来诱导他以便获得更多信息。如果你觉得你有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问问孩子愿不愿意听。如果孩子说愿意,那么尽可能简洁地表述你的观点。如果不愿意,那就坦然接受。毕竟,是他自己要做的决定。

错误二:为孩子包办一切

从他们出生开始,家长们就为他们包办了一切。虽然目的是想让孩子健康成长,比如,送孩子去学校帮孩子背书包,吃饭时总是给孩子夹菜甚至送进嘴巴里,帮孩子洗脸穿袜子等。其实这些事情孩子自己就能做,而家长们却总是觉得孩子还没长大,什么都替孩子做,这往往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长此以往反而不能够给孩子一种归属感和价值的存在,学会放手能够他们独立且自信地进入社会。

拒绝包办,该放手时就放手

世界万物,无论是什么都需要自己成长,我们作为家长,要学会慢慢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直到他们能够独立。但凡是孩子能够做的事情,我们要尽量让他们自己做,虽然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们可以在旁边充当他们的引导者,给予他们引导。要知道,人不是生来就会做事,都是一点点慢慢学来的,孩子的成长,是一条漫长又艰苦的路,需要值得信任的人在一旁陪着,让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很多小孩子看到新鲜的食物,总喜欢去摸摸,甚至拆开或打破,那正是他接触到新事物,运用自己的感官和身体去作出认知的过程。而父母们的一次次包办,让他们减少了认知的机会,推迟了孩子们感知世界,发展自己的进程,而且习惯性的包办,会让他们对父母形成依赖,缺乏独立能力。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不是包办者。

错误三:不断地屈服

一家人坐在起居室。孩子要家长拿某样东西。家长拒绝。孩子一直要,一直要,直到家长妥协。家长所做的只不过是象征性抵抗。如果一味地屈服于孩子,就是在放弃你家长的角色。你不是在指导孩子要有责任心,要有果断力。孩子不停地享受特权,而你渐渐地失去权威。要学会对孩子说不。简单快速的“不”会省去很多麻烦

既是朋友,也是长辈

在孩子面前,你是一个长辈,就应该树立长辈该有威严。跟孩子做朋友的前提是孩子同时也清楚知道你是长辈。你要当的是老师、领导、供应者和厉行纪律的人。虽然这样不有趣。但是孩子们希望父母管着他,虽然他们不是这样说的,并且也老是说别人的父母有趣得多。

记住,你的终极目标是把孩子教成一个有责任、成功的独立的成人。积极履行教养、惩罚和偶尔的“完全不行”都是到达该目标的要素。当孩子尊重父母的权威时,他们就会相信家长保护他们的能力,相信家长会提供好提议。这样就会尊重其他权威,更愿意听爷爷奶奶和老师的话。

错误四:体罚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都相信“不打不成器”的理念。在我们小时候,也或多或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挨打的经历。也许是社会的进步,让新时代的我们没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大部分父母都努力克制自己,尽量不打孩子。可有的时候我们也没办法控制自己,看到孩子把奶粉倒得满地都是,把衣柜里的衣服翻个底朝天……能不来气吗?当你再三教育,孩子还是不听,那时估计很多家长都会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不得不动手打了。

“打”之有道

如何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打”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呢?当然我这里说的“打”不是指打在孩子的肉体上,而是他们的心理上。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大人应该很严肃很认真对孩子说:我对你刚刚的行为真的很失望,我现在心情很不好等话,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向孩子传递我们生气时的心理状态和感受,让孩子自己体会到我们家长此刻的心情,当孩子知道我们的心情不好后,他们就会想:妈妈怎么啦,是我刚才哪里做得不对,让她不开心了吗?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自己进行反思,反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所以不要再打你的孩子了,打孩子并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反而过后孩子会觉得这样做会挨打,他就会以更加巧妙的手段地去躲避,去掩饰自己的错误,他只是在暗示以后要小心,而不是在自责和反省。

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太忙了,没时间管孩子”,这是不负责任的话。“养不教,父之过”,既然把孩子生下来了,父母就要负起责任,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当然,教育孩子并非易事,父母要提高警惕,不要掉入教育误区之中。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