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正文

都批评白起坑杀40万降卒太残暴,可从他自己角度看,就没错

2020-10-27 20:28    

    大多数人知道白起,是因为长平之战。而且,不是因为白起在此战中展现出来的近乎登峰造极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是因为他在战后毫不留情地坑杀近四十五万赵国降卒。也是因此,白起获得了“人屠”、“杀人狂魔”这些称号,而且千百年来,一直都被描绘成一个凶神恶煞,杀人如麻的形象。

    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白起排第一。唐宋时期,武庙十哲七十二将中,白起也名列七十二将中第一,应该说,历经千年,这两个评价是中肯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讲故事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都吃过豆腐吧,一般都是怎么吃的呢? 有人都说煎着吃,有人说煮着吃,还有人说炒着吃,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吃法,高平烧豆腐。高平这个地方的人吃豆腐,喜欢把豆腐用大火烧烤,再把豆腐渣用蒜泥和姜搅拌做「蘸头」调味来吃,这种吃法是怎么来的呢?高平即古时之长平,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国战败,赵国四十五万大军,除幼小儿童兵260人被放回用以震慑东方六国,其余人均遭白起坑杀,这在赵国国内既引起极大的恐慌,也引起极大的愤怒,于是高平这个地方的人民将这股愤恨都宣泄到白起身上,他们将豆腐比做白起肉,豆腐脑比作白起脑,连吃的时候都要带着一种愤恨的情绪,用这种特殊的方法来发泄心中的仇恨。但后来经过这种方法烹饪后的豆腐味道新鮮,于是烧豆腐在高平境內流传了下來,成为一道名菜。

    这道菜能成为一道名菜,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白起的评价发生变化有关系。白起任秦国将領30多年,为昭王征战六国,战必胜,攻比克,由一名普通士兵逐渐升迁,历任左庶长,左更,国尉,大良造,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軍,一生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泾城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历史上战争最激烈、最频繁的是战国时代,整个战国时代因战争死亡军卒二百四十余万,其中独白起一人就歼灭近百万,这在战争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那么,为何多数人只记住了白起的“罪恶”却往往忽略其千秋功绩和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呢?我们来看看弱者独有的一种骂人文化。打仗,秦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反间计,最终还是要打赢。而六国是打得赢也不敢打,打不赢就骂,背后里骂,似乎靠骂人就能骂死对方,从而扭转乾坤似的,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董卓专权,凶狠残暴,司徒王允宴请大家商议对策,满座的人就只做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哭,第二就是骂,好像是哭得越厉害,骂得越凶,董卓就越弱了一样,只有曹操嘲笑他们,哭和骂,能哭死董卓,骂死董卓不?这里两方的高下就显而易见。海湾战争伊拉克战败,萨达姆在萨达姆国际机场(即伊拉克国际机场)地面上放了一副巨大的美国总统布什的画像,还写上侮辱性的话,让路过的人都踩在上面,以此发泄心中仇恨,跟哭和骂董卓的人如出一辙,小孩子的行为。白起征战六国,尤以伊阙之战以不到一半兵力,迎战韩魏联军,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六国闻风丧胆。但凡白起出征,竟无人敢挂帅迎战。打不过,他们就在背后骂,组织文人儒生去骂,直骂得白起体无完肤。 

    “远交而近攻,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民”,这是当时秦相范雎为秦国制定的统一天下的总方针。李斯在《谏逐客书》中高度评价:“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范雎可以称得上是秦昭王的诸葛亮,可以说他的总方针就是秦昭王的隆中对。这里,他说的远交近攻,毋独攻其地而失其人民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那就是削弱六国战争潜力。怎样在战争中实行这个策略呢?从春秋到战国,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秋时期,人口少,而且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乐礼春秋等尚在维系社会,战争以征伐为主,一般对方降服就结束。看看春秋一霸齐恒公的功绩--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什么是九合诸侯呢?就是会盟,我说这次要在那里会盟,讨论个什么事情,大家都要给面子过来,而且是一匡天下并非一统天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服了我就行了。但战国时期,乐礼自春秋已坏,战争早已从征伐变成了兼并,这就不是仅仅屈服就可以了,套用一句通俗的说法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所以,秦国的策略就是注重削弱六国的有生力量,降低对方的战争潜力。这个时候,与国力息息相关的是什么呢?两点,人口和土地,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口。所以秦国的战争,不再以争夺一城一地为目标,而变成了消灭六国有生力量--人口。对于城池,注重稳扎稳打,像蚕食桑叶一样,一口一口地向外啃,不断长大,也不再越过三晋去攻打暂时跟自己挨不着边的齐国,而是极力交好齐国,同时制造六国内乱,防止六国合纵制秦。毋独攻其地而失其人民,这也就决定了,秦国要强大,三晋要弱小,他们的人民就是牺牲品。战争中,他们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我们再来看看,赵国四十五万降卒被坑杀,不论从那一个角度来看,四十五万条鲜活的生命,无数个家庭,就这样埋骨荒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听来,简直令人发指,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原谅。但是我要问,坑杀这四十五万降卒,仅仅只是主将白起一人的好恶吗?这么说,是对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实施的军功爵禄制的不了解。鲁仲连宁赴东海,义不帝秦,其理由就是秦重首功。啥是首功呢?简单地说,就是你当兵,工资、福利、奖金,乃至升迁,全部靠敌方的脑袋。据《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怎么理解呢?以前,贵族的子女亲戚,直接做官,不管你是脑残还是智障,选官选将就从这里来。现在,想做官,想享受丰厚的俸禄,战争上争取去,战场上杀一个人,提一颗脑袋回来,升一级,俸禄待遇提高。以前,当兵的就永远是当兵的,我干的好,干得差一个样,还天天提着个脑袋,还拼啥命?打啥仗?打输了打赢了又不关我屁事,保住小命要紧。现在不同了,我有功劳,我也可以加官进爵,不管打输打赢,只要我斩杀对方军卒,都可以进级,军队积极性大大提高,所以秦国军队凶狠残暴有战斗力,被称为虎狼之师。上党人民为何不愿为秦民,就是因为这个,让你全家从此沦为奴隶,你愿意吗?

    白起能从一个普通士兵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一代将星,而赵国却会临时选用一个未上过战场,只因为是贵族之后,会纸上兵法的赵括为决定国家命运的长平之战的主帅。长平之战,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些降卒的命运,真的就是白起的好恶决定的吗?想想,秦国军队也有几十万,这些人,从士兵到将领,一层一层,他们不想杀掉换取自己的功名利禄吗?何况这本就是秦国既定国策的允许的,能说是白起一人的好恶吗?实际上,杀敌斩首立功升官晋爵,早已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你杀,我杀,大家杀,大家一起三国杀,能都扣到白起身上吗?这不可能是白起的临时起意。实际上,白起十分注重庙算,作战思想也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为目的,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故而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战前,白起及其幕僚在庙算中没有考虑对这些已经饿得自相残食的战俘的处理吗?杀其俘,放其弱者归其国报之,能起到一种很大的震慑作用,这点对赵国和列国的打击,绝对会让赵国不少人对过国家前途失去希望。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赵国四十五万降卒的死,大家在骂白起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就是因为白起的凶狠、残暴吗?狼吃了羊,那就是羊可怜无辜,狼凶狠残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陷入了清军的包围,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个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部下的前景,于是令自己五位王妃自裁于大渡河边,自己亲自带着五岁的儿子赴清营,遭凌迟处死,而仅仅哀求清朝善待自己的部下。反观整个赵国,被白起包抄围歼超过四十天,整个部队悲惨到相残而食的程度,却没有认真考虑这支部队的出路。至少,身为主帅,这个时候应该有备用方案,不求打胜,至少再经营内围防线,采取其他措施。长平之战,廉颇最初也失利,损失也巨大,但却没有一败涂地,仍然相持两年,秦国进攻没有进展,而且粮草供应吃紧,于是从外交入手,从反间入手,多从谋划,继而取胜。

    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仗不是说不能败,但是不能败的一塌糊涂,无法翻身。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赵括的父亲虽然说不过他,但是曾这样评价他,“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什么意思呢,战争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而赵括谈论起来简简单单轻轻松松,赵国不让赵括为将还好,如果真的让他担任将领,葬送赵国军队的,一定是他。实际上,从他当上主帅这一刻起,这支部队的在战场上的命运,大半就握在他的手上,就像一个孩子生下来,父母就有直接的责任,没有教育和引导好,无论如何都不能全怪他人。赵括这种打法,就像在赌场上输了点钱,就红了双眼,一定得把本扳回来,为此,房子,老婆,孩子输掉都不当一回事。若决战,你有一个有把握赢的方针,现在输只是小输,你接着去打,打一回输一回,又不检讨不改进,部队打一点少一点,还一次又一次去送死,就没有必要再打了。战争不是靠运气,以至于自己在冲杀中被秦军射杀,整个赵国军队竟然陷入了群龙无首,军队茫茫然不知道要干什么的境地,这不能不说,将之罪也。

    曾剃头在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之后,还大肆屠城呢,然而,为何咱们依然将他当作圣人?

    时代之暴非人之过,用今天的种种标准来审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像拿一架高倍显微镜去看一位美女的脸,那你看到的只会是一堆细菌觉得恶心。时代、社会在进步,战争也一样,现代战争一样强调消弱对方战争潜力,只是现代战争潜力的要素已经不再是人,尤其是平民,你看看,现代战争,是不是重点摧毁对方港口,机场,码头,大坝,电厂,交通,通讯,指挥中心等,这一样是削弱对方战争潜力,而且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所以,兵者,死生之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仁义只能在庙算中考虑。所以,白起就是白起,一代战神白起,无可替代。

本文作者:萧玉南,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