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武器 >正文

军情锐评:高超音速武器竞赛开启 美媒关注中国动向

2020-10-28 08:55    

1月4日报道 2018年12月26日,俄罗斯“先锋”高超音速导弹成功完成了入役前的最后一次测试,普京全程观看了这款“无懈可击”导弹的试射,并将其称为送给俄罗斯的“绝妙新年礼物”。

鉴于俄罗斯此前在高新技术武器项目上的日常“夸口”,其高超音速导弹的进展也一直被“小看”。而这次试射也超越了此前最乐观的预期,无疑将大大刺激各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竞争,以及在新型防御系统上的研发和投入。

美国与苏联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几乎是同时起步,但是随着苏联解体,这种烧钱的武器项目也随之被“打入冷宫”,直到近些年俄罗斯才加快在该领域的研发工作。

资料图片:俄总统普京观摩试射“先锋”高超音速导弹。

而美国大名鼎鼎的X-51A“驭波者”自2010年就开始试验,但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披露,其成功率只有2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DF-ZF据悉在多次试射中成功率超过80%。所以相对于俄罗斯,西方媒体对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进展一直更为关注。

美媒报道称,中国的DF-ZF已经完成7次测试,预计可能在2020年进入现役。另据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报道,中国的超燃冲压发动机自2000年开始研发,已进行过多次成功的飞行测试。

资料图片:网上流传的DF-ZF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新闻视频截图。(央视新闻)

资料图片:搭载有中国国产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星空”-2火箭。(美国雅虎新闻网站)

而在2018年,中国先是测试了飞行速度5.5至6马赫的“星空”-2火箭。而后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3个缩小版“宽域飞行器”模型进行了测试,这是中国首次测试可调节速度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西方军事专家认为,此举标志着中国正致力于高超音速武器精确打击方面的研究,这对于设想中利用高超音速武器穿透多层防御系统执行战略打击任务以及反航母作战等极为关键。

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尽管起步最早,但发展一直不紧不慢,2019年为高超音速武器研究提供的经费比前一年增加了136%,但也仅有2.57亿美元。2018年,美国空军将多款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合同授予洛马,原本预计从2020年开始,美军将逐步接装数款初级高超音速武器,而高超音速无人机预计在2030年前后诞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面对高超音速武器,当今最先进的导弹防御体统也几乎毫无胜算。如今随着俄军“先锋”导弹在2019年服役,中国以及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也有望提速。2019年,世界上极有可能出现多款高超音速武器。那么这种武器真的就无法防御了吗?

资料图片:美军未来高超音速武器设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各大国都看重高超音速武器在突破多重导弹防御系统上的潜力,但是也都在研究打造“最强之盾”来防御这种导弹。以无人智能蜂群为核心打造空基拦截系统就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反高超音速武器的作战概念。

与陆基和舰载反导系统相比,空基反导系统具备部署灵活、反应时间短、拦截弹初速快以及目标在巡航阶段机动能力相对较弱等优势,特别适合应对突发状况。但是相对应的,如果要达成设想,对于无人机的载荷、留空时间、速度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也将非常高。

在这样一个无人智能蜂群中,首先必备的是大载荷长航时无人机,其长时间处于巡航状态,搭载大型的监视探测设备配合预警卫星,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探测-跟踪-预测目标精准位置等任务。另外也需要一种大载荷、高速度的无人机,用于搭载数量可观的拦截弹并能快速机动到有利的拦截位置。

当然该作战系统对无人集群技术的要求也颇高,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的关键之一就是“抢时间”,作战环节人类介入越少越好(智能化程度越高越好),无人集群的智能化编组、自主化任务协同以及智能化决策等必不可少。

资料图片:中国测试了三个“宽域飞行器”模型。(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目前各大国在无人装备研发以及智能化技术领域的竞赛已经是如火如荼,中国作为“后起之秀”,近些年在无人装备研发领域成绩亮眼。尤其是无人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几乎压倒性的优势。而在智能化技术探索以及作战应用上,中国也贡献了诸多首发式的技术和创意。

高超音速武器竞赛的“起跑哨”已经吹响,众多“运动员”已经下场,而反高超音速武器作战也将成为这场竞赛的核心部分。中国在这场竞赛中拥有诸多优势,当然也有很多需要追赶和突破的技术。俄专家将“先锋”导弹视作可能将美国拖入军备竞赛“陷阱”的诱饵,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盼望给苏联“报仇”。而中国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更灵活稳妥地应对这一变化,还需要更多的理性与智慧。(文/董磊)

【延伸阅读】军情锐评:轰炸美国仅需15分钟!俄试射“先锋”导弹或打破美俄平衡

12月31日报道 据俄罗斯《观点报》12月26日发表文章称,俄军当天从位于俄乌拉尔南部奥伦堡州的杜巴罗夫斯基导弹基地,试射一枚“先锋”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在飞行6200公里后,导弹成功命中了位于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的假想目标,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位于莫斯科的国防指挥中心观摩了试射全过程,并宣称:“‘先锋’系统将战无不胜,2019年将正式投入战斗值班,此次试射则是献给俄罗斯最好的新年礼物。”那么“先锋”导弹是否真的能成为打破美俄军力平衡的“破局者”呢?本文就此为您简析。

 “先锋”HGV洲际战略打击系统的系统构成示意图,由助推段和载荷段两部分组成。

速度20马赫 命中6200公里外目标

据俄罗斯《观点报》12月26日发表的题为《美国能否追上俄罗斯“先锋”》的文章称,此次试射任务由位于俄乌拉尔南部、奥伦堡州的杜巴罗夫斯基导弹基地(另译为“杜巴罗夫斯基导弹师”)负责执行,发射载具使用UR-100N洲际导弹(北约绰号:SS-19“三棱匕首”,最大射程1万公里)作为助推段,在将搭载“先锋”系统(内置3枚导弹)的载荷段送至距地面10万米高空的大气边缘后,“先锋”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下文简称HGV)启动冲压发动机,将滑翔导弹进一步加速。

在进入加速滑翔段后,“先锋”导弹的最高飞行速度可达20马赫(20倍音速),同时在飞抵目标区之前可进行多次非常规变轨规避飞行(纵向或横向机动),最终导弹成功命中位于6200公里外的、远东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的假想目标。若按20马赫飞行速度计算,“先锋”导弹从俄境内发射,飞抵美国首都华盛顿(并投放常规弹头或核弹头)仅需15分钟,比现役洲际导弹的飞行时间缩短至少一半,将大幅缩短美军现役反导系统预警雷达的反应时间。

此次俄军试射“先锋”HGV弹道示意图,从位于奥伦堡州的导弹基地发射,成功命中勘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目标,射程达到6200公里(实际最大射程还将扩展)。

凭借非常规机动能力及20马赫的高超音速突防速度,“先锋”导弹可成功规避美军现役反导系统侦察及拦截。突防时,可分别由3枚“先锋”导弹,从不同方向(弹道),同时攻击同一(或不同)目标,突防能力要强于目前只依靠末端弹道投放诱饵假目标,或变轨机动等单一手段突防的传统“分导式核弹头”(MIRV)。俄总统普京还特别强调即将于2019年服役的“先锋”具备搭载核弹头能力,这意味着俄军又拥有了一种具备“洲际核打击”能力的新型战略武器。

图为俄军“先锋”HGV导弹利用非常规机动规避美军反导预警卫星及“宙斯盾”舰探测示意图。

“先锋”HGV导弹再入大气层CG动画效果图,弹体表面耐热材料可承受1600-2000摄氏度的高温摩擦,在该状态下,“先锋”还能进行非常规规避机动。

非常规机动 或令美反导系统成虚设

值得一提的是,“先锋”HGV在大气边缘进行非常规规避机动时,弹体表面材料可承受高达1600至2000摄氏度的高温摩擦,只有特殊材料(弹头边缘冷却技术)才能承受这样的摩擦升温,俄罗斯已掌握相关技术,而美国短期内还未研发出相关技术。

目前,美国只在高超音速弹头运载工具的测试方面获得了成功,而俄罗斯已在相关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在普京今年3月1日发表国情咨文首次公开“先锋”HGV的存在后,美国国防部人士迫不及待地安抚本国民众,称“先锋”导弹实际尚未成型,俄领导层是在危言耸听。对此,俄军先后于今年7月和12月26日成功进行了2次试射,无疑是对美方的安抚行动起到了“打脸”效果。

图为美军现役反导体系示意图,其中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地基中段拦截弹”(GMD)、“萨德”及“爱国者”PAC3导弹是本土反导主力。

由于“先锋”HGV的飞行弹道不同于常规洲际弹道导弹(飞行弹道相对固定,易于预测和拦截),可在大气上层多次非常规变轨机动,而美军现役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地基中段拦截弹”(GMD)系统、本土的“萨德”高空战区拦截系统以及“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尚无法防御俄军“先锋”这类HGV的攻击。

能令美军耗费巨资及多年建立的先进反导体系成为“虚设”,可见俄军“先锋”HGV这种“剑走偏锋”的新型战略武器的发展策略值得借鉴。俄总统普京宣称:“‘先锋’导弹系统领先于潜在对手的防空导弹系统,在未来将战无不胜,装备该系统的首个战斗团(配备2套发射系统,发射载具或更换为更新型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将于2019年投入战斗值班任务,这将在未来几十年内保障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当然可以预见的是,此次试射或将刺激美军加大在同类武器和研发HGV方面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未来鹿死谁手,仍需人们拭目以待。(文/黄晋一)

【延伸阅读】15分钟轰炸美国!俄先锋导弹20马赫灭敌

12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到位于莫斯科的国防指挥中心观摩试射“先锋”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简称HGV)系统,这是该“先锋”系统在2019年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次公开试射。图为俄总统普京观摩试射“先锋”高超音速导弹。

俄军UR-100N洲际导弹搭载“先锋”HGV发射动态图。

此次试射任务由位于俄乌拉尔南部、奥伦堡地区的杜巴罗夫斯基导弹基地负责执行,发射载具使用UR-100N洲际导弹(北约绰号:SS-19“三棱匕首”,最大射程1万公里)作为助推段,在将“先锋”系统(内置3枚导弹)送抵距地面10万米高空的大气边缘后,“先锋”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启动冲压发动机,将滑翔导弹进一步加速。

搭载“先锋”HGV的载荷段与助推段分离CG效果图。

在进入加速滑翔段后,“先锋”导弹的最高飞行速度可达20马赫(20倍音速),同时在飞抵目标区之前可进行多次非常规变轨规避飞行(纵向或横向机动)。俄媒称,按20马赫飞行速度计算,“先锋”导弹从俄境内发射,飞抵美国首都华盛顿(并投放常规弹头或核弹头)仅需15分钟,比现役洲际导弹的飞行时间缩短至少一半,将大幅缩短美军反导系统预警雷达的反应时间。

按俄媒报道,凭借非常规机动能力及20马赫的高超音速突防速度,“先锋”导弹可成功规避美军现役反导系统侦察及拦截。突防时,可分别由3枚“先锋”弹头,从不同方向攻击同一(或不同)目标。俄总统普京还特别强调,“先锋”具备搭载核弹头能力。图为俄军“先锋”导弹规避美军反导预警卫星及“宙斯盾”舰探测示意图。

“先锋”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再入大气层CG动画效果图,弹体表面耐热材料可承受1600-2000摄氏度的高温摩擦,在该状态下,“先锋”还能进行非常规规避机动。

“先锋”HGV在大气上层非常规机动,并在飞抵目标区前分离,分别突防动态图。

图为在飞抵目标区之前,载荷段同时释放3枚“先锋HGV,分别从不同弹道(方向)突防,增大敌军反导系统拦截难度。

由于飞行弹道不同于常规洲际弹道导弹(飞行弹道相对固定,易于预测和拦截),美军现役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地基中段拦截弹”(GMD)系统及本土的“萨德”高空战区拦截系统,尚无法防御俄军“先锋”这类的HGV武器。图为美军现役反导体系示意图,其中GMD和“萨德”是本土反导主力。

俄总统普京宣称:“‘先锋’导弹系统领先于潜在对手的防空导弹系统,在未来将战无不胜,装备该系统的首个战斗团(配备2套发射系统)将于2019年投入战斗值班任务。此次试射是献给俄罗斯的最好新年礼物。”

图为俄军目前已公开的六大新型战略武器示意图(最后一种战略激光武器未列出),其中“先锋”HGV将是第二种列装俄军的新型战略武器,第一种为“匕首”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已正式列装。

【延伸阅读】外媒:俄试射高超音速导弹“打脸”美国 可克服美反导系统

12月28日报道 据俄罗斯《观点报》网站12月26日发布的题为《美国能否追上俄罗斯“先锋”》的文章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成为高超音速导弹“先锋”试射的见证者。12月26日,“先锋”高超音速导弹接受了测试。俄官方公布的材料显示,它自奥伦堡州的栋巴罗夫斯基靶场发射,命中了位于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的目标。普京来到莫斯科的国防指挥中心,亲自下达了向既定目标发射导弹的指令。

数小时后,普京在会见政府成员时,宣布了试射成功的消息。他表示,俄已成为全球首个拥有新式战略武器的国家。

文章称,“先锋”高超音速导弹系统的基本理念非常简单,但要变成现实殊为不易:在保持高超音速飞行状态下,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理应在击中目标前的最末阶段完成机动性制导,从而避免被敌方拥有的现代化反导系统所击落。

这一新式武器在2019年便可列装驻扎于奥伦堡州的俄战略火箭兵栋巴罗夫斯基师,将会出现拥有两套发射装置的导弹团。

图为高超音速武器概念图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日前表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将在2019年1月22日启动高超音速材料结构及特性研发计划,以解决这种武器研发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弹头边缘的冷却。文章称,除美国外,中国也在从事相关研发。

所有以高超音速前进的物体都不可避免会与空气产生最剧烈的摩擦。更何况有些高超音速飞行器还要进行机动飞行。只有特殊材料才能承受这样的摩擦升温。俄罗斯已掌握了相关技术,美国暂时不具备。

目前,美国人只在高超音速弹头运载工具的测试方面获得了成功。值得指出的是,在普京今年3月1日发表国情咨文后,美国国防部人士迫不及待地安抚本国民众,称导弹事实上并未成型,俄领导层是在危言耸听。

俄军事科学院院士安德烈·科什金告诉《观点报》:“那些对普京今年3月向联邦会议所做国情咨文心存怀疑者被打脸了——还不到1年便进行了试射。”

他指出,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依旧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那里需要重大改革,或许正因如此,才会让由帕特里克·沙纳汉在明年1月出任防长,后者将推动导弹制造领域的发展。”

科什金注意到,沙纳汉来自军工行业,这与职业军人出身的马蒂斯不同。科什金认为,“特朗普甚至通过国防部换帅来强调军工行业存在的严重失败,应当修正”。

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2月26日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先锋”高超音速导弹的成功试射是“给国家的一份绝妙、完美的新年礼物”。这种飞行器能够携带核弹头、飞行速度为音速20倍。

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说,普京下达了发射命令,这凸显了核武力威慑对于克里姆林宫向国内外受众将俄罗斯描绘成全球超级大国的努力是多么重要。

俄媒认为,这种新型武器是五角大楼一直致力于研制,也十分担忧的武器。随着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开始进行军备竞赛,各方均在研制机动性强、飞行速度远超音速的导弹。

普京在今年3月发表演讲时说,这种武器速度快且灵活,能在未来数年避开导弹防御系统。美国也在研制高超音速导弹。不过近几个月美国官员警告说,美国在这方面落后于潜在对手。

俄罗斯将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作为研制可携带核武器的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导弹的理由。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对该系统可能削弱其核威慑力的前景感到不安。传统的洲际弹道导弹以预先确定的弧线飞行,不实施机动,因此更容易被导弹拦截系统击落。

对普京来说,展示可怕的新武器,是让怀念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俄罗斯人兴奋起来的一种方式,也是让美国回到谈判桌前的一种尝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