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亲密育儿的必要性

2020-10-28 10:53    

拆书阅读《当我看见一个人》3

儿子小的时候,我读《斯波克育儿经》,非常清楚的记得斯波克博士说过,婴儿期的前9个月,要满足婴儿的所有需要。而在另外一本育儿书中,好像是《希尔斯亲密育儿》里说的是,婴儿头一年内要完全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是的,你没有看错,是所有。李雪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要亲密育儿。

一、亲密育儿

在婴儿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婴儿感觉自己和世界是一体的,没有所谓的母亲。婴儿笑,母亲也发自内心的对婴儿笑,婴儿哭,母亲立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给予最及时的关注和回应,这种亲密育儿的方式,使得婴儿的心灵被爱浇灌满。不过对于和世界一体的婴儿来说,认为这是自己的力量,即全能自恋。

当婴儿的这份“全能自恋”得到充分的满足,心智会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世界分离开来,有自己,也有了别人。分离后的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最基本的信任,他的内心是有安全感的。

二、破坏亲密育儿带来的坏处

母亲在婴儿的生命之初,总是无法及时回应婴儿,甚至使用诸如“哭声控制法”、“行为主义婴儿训练”等破坏亲密育儿的方法,婴儿的内在会感到绝望,不能形成安全感,信任感,而且会积累巨大的恐惧和愤怒。

到了儿童期,要么爆发对父母的愤怒,要么退缩,无法面对危险事物。未来,他要么很乖,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要;要么成为一个予取予求,毫无界限的索取者。

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来说说看亲密育儿的重要性。

我就是那个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求的乖好人。现在的我也是开始学习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开始学习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想起我的奶奶跟我说过,我出生后到10个月,除了吃拉,基本的生活照料外,基本上都是在躺在床上,我很乖,不哭也不闹。

二十几岁的我第一次听到这样有关我的故事,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那时候我还没有学习心理学,我只是想,这个孩子得多可怜,多孤独,她的心得多绝望啊。

后来生孩子后,做月子期间,我问妈妈,我是不是这样一直在床上躺了10个月,妈妈逃避了我的话题,她说那时候,农事很忙,根本就来不及照顾人。我从妈妈的逃避中,确认了这一点。

直到现在,当我真正面对面试图对别人发出一个需求的时候,我的内心都会有撕裂般的疼痛,那种害怕被拒绝的绝望犹如生命的紧箍咒桎梏着我,套牢着我。

李雪说:“特别宅的人,很可能是因为曾经的欲求不被看到,从而削弱自己的生命能量,弱到再无法和人产生交集和共振,成为一个不惹麻烦、一切都自己搞定的”好人“,在人群中犹如一座孤岛,这是多么深的悲凉啊!”

为什么我会认同李雪说的,因为我就活生生的印证了这一点。三十多年来,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在是一个如此孤僻的人,我自己带孩子,搞定孩子的一切,丧偶式育儿,不给别人惹麻烦,不知道也不懂如何要求别人帮忙。

而对于自己,把自己的生命能量维持在仅仅是活着的程度。我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没有任何人可以交心,内在孤僻的几乎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连接。

如果生命不是太过痛苦和孤独,怎么会走上向内探索,自我成长的路呢?因为已经到了别无选择的余地了。

李雪也是从孤岛中走出来的,所以才要告诉后来的父母,亲密育儿的重要性。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