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武器 >正文

敞篷战机?以色列F-15座舱罩高空脱落 飞行员顶着寒风驾机返回

2020-10-28 14:38    

1月9日报道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1月7日报道称,以色列军方7日说,空军一架F-15战机的座舱罩在3万英尺(约合9100米)高空脱落后,机组人员冒着严寒和大风驾机返回地面。

在1月2日的事故中,可以从驾驶舱录音中听到飞行员在呼啸的狂风和发动机噪音中相互喊叫,军方声明称当时的温度为零下45摄氏度。

导航员问飞行员:“你还好吗?”声明中称飞行员为“Y机长”。他回答说:“是的,我没事。”

飞行员声音平静地通过无线电说:“我们的舱盖没了,准备在最近的基地着陆。”随后,他通知空管员将前往以色列南部的内瓦提姆空军基地。

声明说,着陆没有再发生事故。声明还说,空军参谋长下令立即停止F-15的训练飞行,等待调查。

资料图:以色列的F-15战机。

【延伸阅读】F-15E空战记录:用制导炸弹砸落武直

提起美军F-15E“攻击鹰”战斗轰炸机,人们肯定是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该型机迄今为止唯一的空对空战果是用激光制导炸弹砸中的,本组图就此解读。图为艺术家绘制的F-15E模型封绘。

F-15E“攻击鹰”战斗轰炸机,由原麦道公司(现已并入波音)于20世纪80年代基于F-15重型战机改进而来,1988年投入服役,最大平飞速度2.5马赫,最大作战半径1270千米,最大载弹量10.4吨,是美空军现役主战机型之一。图为F-15E彩色剖面结构图 。

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是F-15E的首次实战,当时有2个中队的F-15E配备了最新的“蓝盾”(LANTIRN)瞄准吊舱,使F-15E具备了在夜间也能精确定位并打击伊拉克军队装甲目标的能力。图为1990年“沙漠盾牌”行动期间,部署在沙伊边境的F-15E机群。

为保存实力,当时伊军将大量坦克隐藏在沙丘掩体中,但由于夜间沙子降温的速度比金属装甲快,配备“蓝盾”吊舱的F-15E战机可轻松发现这些坦克,并用GBU-12激光制导炸弹将其摧毁。据美军战后统计,命中率达到了80%以上。一个F-15E双机编队曾创下在30分钟内投放16枚GBU-12炸弹,摧毁16辆伊军坦克的记录。图为F-15E利用“蓝盾”导航吊舱投射在HUD平显上的夜间地面影像。

F-15E的这次空空战果发生在1991年2月14日,当时2架F-15E正在伊拉克西北部执行“猎杀飞毛腿导弹”任务。途中,他们接到预警机通信称,美军一支特战队遭到伊军米-24武直围攻,急需救援。图为米-24武装直升机资料图。

在利用“蓝盾”吊舱瞄准并锁定一架米-24后,F-15E长机从6千米外投放了一枚908千克GBU-10激光制导炸弹,最初锁定时,这架武直是停放在地面上的。图为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被伊拉克军队遗弃的米-24武直。

图为“铺路II”(另译:“宝石路”II)系列激光制导炸弹,GBU-10是其中尺寸最大的型号。

结果就在F-15E投弹后,机载雷达发现这架米-24开始以每小时185千米的速度开始起飞,但F-15E的后座火控官仍能使用激光束连续照射该机。最后炸弹在米-24升至240米高度时,准确命中目标。美军飞行员通过瞄准吊舱亲眼目睹这架武直瞬间化为一个巨大的火球,向地面坠落,地面特战队得以安全撤离。

值得一提的是,这架唯一取得过空战记录的89-0487号,还于2012年成为了第一架达到1万小时飞行时间的F-15E,颇具传奇色彩,本图摄于2012年1月。

本图可见“1万飞行小时”的纪念标志。

这个绿星战果就是那架倒霉的“雌鹿”。

F-15E地面武器展示资料图。

F-15E编队飞行,其中一架在脱离编队同时释放热焰弹。

F-15E空对空拍摄特写图。

图为F-15E挂载GBU-10激光制导炸弹(红圈)资料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