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如何有效调节不良情绪?

2020-10-28 15:58    

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对人们的身心各个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是人生命中的维生素,生活中的催化剂,使世界美好,生命充满活力。消极的情绪如同腐蚀剂,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注意情绪的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

正常的情绪反应,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它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而且这些原因能为当事者本人所认识。如高兴必有可喜之物,悲哀必有伤心之事,惧怕必有危险之因,愤怒必有挫折与干扰的情境等。

(2)情绪反应的强度是适当的,与刺激原因相匹配。过于极端的反应(过强烈或过冷漠)都不是正常的反应。

(3)正常情绪反应的时间,是随客观情境转移的。引起情绪反应的因素消失之后,情绪反应也逐渐平静。

正常的情绪反应,又分为积极的(愉快的)与消极的(不愉快的)两种。两者都有助于个体行为的适应,而前者有更强的动力作用。

(1)愉快而平稳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保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使得食欲正常,睡眠安稳、精力旺盛充沛,能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大大提高人的工作与学习的效率和耐久力。

(2)愉快的情绪还能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许多研究表明,精神愉快、思想开朗、乐观豁达、家庭和睦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3)乐观愉快的情绪使人充满朝气、生气勃勃、思想开阔、豁达大度,使别人更喜欢接近自己,从而增强自己的处世和交际能力;乐观情绪能抵御不良情绪的袭扰,帮助人们心平气和,较理智的处理问题,不会因生活中的琐事而争吵,从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情绪和情感也是洞察人内心世界的窗口。愉快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操,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和性格开朗。它是高尚品德和良好个性的重要结构成分,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

(5)焦虑、忧愁、恐惧、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只要适当也是正常有益的。忧愁也并非完全是消极情绪。过分惧怕或什么都不怕未必是正常的情绪,适度惧怕才能使人谨慎小心,避免危险,预防失败。愤怒情绪同样也有消极与积极之分,对敌人义愤,对坏人坏事敢怒、敢言,也是斗志高昂的表现。否则,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其危害更大。

不良的情绪与情感体验有如下几种情形:

(1)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

人的情绪虽然主要受大脑皮层下中枢的下丘脑部分支配,但是当这一部分活动过于强烈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如推理、辨别等将受到抑制,使认识范围缩小,意识变狭窄,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及后果,自制力降低,常发生“不合理”“不适宜”的行为,从而大大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大脑皮层高级中枢部位,对皮层下部分的控制减弱,结果强烈的情绪会愈演愈烈,会造成某些失去理智的破坏行为。

研究发现,强烈的情绪不仅造成行为紊乱,而且也会妨碍身心的健康。在盛怒之下引起心脏病猝发而突然死亡的事例,在临床上也时有发生。“乐极生悲”,心肌梗死患者大笑容易发生意外,重度高血压患者过度兴奋可能诱发脑溢血。

(2)持久性的消极情绪

当情绪状态发生时,会表现一连串的生理反应;情绪反应终了,生理又恢复平静;通常此类变化较短暂,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但若长期延续下去,就会通过神经机制和化学机制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种身体疾病。例如,当人们的血压高于一般正常的范围,心脏长期加重负担而损伤,胃酸过多而引起肠和胃的溃疡,因消化功能失调而引起腹泻或其他肠胃病,因神经紧张而引起偏头疼、关节炎等均系情绪作用引起的身体疾病,医学上称心身疾病。

持久性的消极情绪还会使人无精打采、委靡不振,心理紧张,惶惶不可终日,生活抑郁沉闷暗淡无光,大大降低工作与学习效率,妨碍人际交往,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

(3)不健康的情感体验

不健康的情感体验包括正常状态和不正常状态的情感反应。这两类情感体验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心理品质、个性特征及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心理正常者的不健康情感主要表现在缺乏高尚的道德、审美和理智情操,而具有某些低级情趣。如有的人情感冷漠、冷酷,缺乏同志感、友谊感、同情感和爱的情感;有的情感迟钝与钝化,缺乏稳定而深厚的情感;有的哥儿们义气太重,缺乏正义感、是非感、善恶感;有的虚荣心、嫉妒心太重,缺乏荣誉感;有的性情孤僻,缺乏集体主义情感等。

心理不正常者的不健康情感主要表现在如下情感障碍方面。情感低落,即情绪低沉、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甚至悲观绝望,觉得“生不如死”。

情感高涨,即对一切都自负自信、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洋洋自得。

情感脆弱,即情感容易在微刺激下而波动,或伤心流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

情感爆发,是一种突然发作,爆发性的情感障碍。常表现为哭笑无常、叫喊吵骂、打人毁物、捶胸顿足,极为粗暴。

易激惹,是一种剧烈而短暂的情感障碍,患者易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与人争吵不休。

情感迟钝,即情感平淡,细微情感丧失,患者对亲人不体贴、对同志不关心、对工作不认真、情感反应不鲜明不生动。继续发展则成为情感淡漠。

情感淡漠,即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即使生离死别也泰然处之,无动于衷,冷漠呆板。

情感倒错,指认识过程和情感活动之间丧失协调,悲伤事件却表现愉快。

表情倒错,指情感与表情之间的不协调,外表痛哭流涕,内心却很高兴。

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不良情绪的困扰。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应能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排遣、宣泄、控制和调适不良的情绪,做自我调节情绪的主人。通常有如下调节方法:

(1)合理排遣与宣泄。对不良情绪的排遣与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种好方法。不过分迁怒于人,找替罪羊,往他人(丈夫、妻子、孩子、顾客、同事)身上发火、出气,或摔壶摔碗,把气撒在东西身上,或发牢骚、讲怪话,甩手不干,往工作上出气等,都是不可取的。合理的宣泄方法有:心中有委屈、愤怒、不平的事,可向领导、同事、亲人倾诉;矛盾双方开诚布公、交换意见、解开疙瘩、消除误会;大哭一场,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肌体的平衡;用强运动或干体力活的方法,累得满头大汗,精疲力竭也是一种能量的释放。

(2)理智消解法。用理智消解法可以控制个人的情绪。例如,当受批评而不服气的时候,如果冷静地检讨反省,可以减轻心理紧张;与人发生争执时,理智地站在对方立场上设想,会变得心平气和;当受他人的干扰、欺负而感到委屈时,若理智地谦让,不与对方一般见识,可以缓解矛盾。总之,在矛盾激化起来时,能够“三思而后行”,可起降温的作用。

(3)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的原理是在大脑皮层产生一个新的兴奋中心,通过相互诱导、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兴奋中心(即原来的不良情绪中心)。例如当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当悲伤、忧愁情绪发生时,先避开某种对象,不去想或遗忘掉,可以消忧解愁;在余怒未消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散步等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

(4)艺术与创作升华法。将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消极情绪,导向比较崇高的有利于建设与创造的行为叫升华。这是较高级水平的宣泄。例如,歌德年轻时,曾因失恋而绝望,后来抑制了这种轻率行为,把自己的爱情遭遇作为素材,写出了世界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艺术升华的典型。当亲人或师长去世时,产生悲哀情绪是人之常情,但是过于悲痛容易伤身并使人精神不振;化悲痛为力量,用工作与事业的成就来寄托人们对亡者的哀思,也是一种升华。

(5)自我安慰的方法。当碰到某种不顺心的事件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与痛苦,人们常找某种“理由”来安慰自己。主要的自慰法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这是用某种理由来冲淡内心不安与痛苦的方法。偶尔使用有缓解情绪的作用,但经常采用,可能成为某种病态。

(6)调息法。当人们碰到不安情绪袭来时,常为解脱紧张而深深叹一口气,或者突然大吐一口气等。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方法之一。运动员为了缓冲不安的情绪常用“调息法”;平时发生冲突,受压抑而憋气的时候,也常用这种方法释放紧张感。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烦恼和疑惑,欢迎一起学习讨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