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巧夺天工清朝的首饰上都有哪些精美的式样

2020-10-28 20:51    

饰品、折扇、补子……这些小物现在看来也许只是一种艺术趣味,但对于清人而言,或许就是如同我们现在的手机、网络一样,这些不仅是对其本身的喜爱,更是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全部寄托。虽然并不起眼,却是填满了世界上最丰盛的角落。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清朝佳人长发如墨,发饰华光艳艳,行动中摇曳生姿,顾盼生辉。

清朝女子发饰多样,最常见的便是笄、簪、钗、步摇、华盛、扁方、梳篦等。这些发饰或是点翠,或是镶珠裹金,除了做工精致外,造型也极为别致。

发端小景,生机盎然

清朝开始流行一种描绘荷塘小景的题材,在瓷器、雕刻上十分常见,而在首饰上则常常体现以荷叶为托的造型设计,配以龟、蛙等小动物。如金蛙玛瑙叶掩鬓簪、金满池娇荷叶簪、点翠珊瑚螃蟹金簪。

清朝螃蟹究竟有个什么寓意,却众说纷纭。有人说蟹同谐,寓意夫妻和谐,也有说蟹有甲,甲有头名的意思,是为了高中状元。而螃蟹其实又有特定的季节意义,也可能纯粹是为了应景吧!

清人重农,自然喜爱物产丰富,为了讨几分吉利,梳妆盒中少不了鱼的身影。鱼与余谐音,无论是手镯、发钗、步摇还是扁方,工匠最爱在上面做出鱼的纹样。

有时鱼还常与莲叶、荷花一起出现,寓意连年有余,清朝最流行的大概就是莲花双鱼纹簪。逢年过节的集市上,时常见小贩推着独轮车叫卖,这些簪子或用金、银、铜打磨而成,或是各样玛瑙玉石精心雕刻,上面有鱼、荷花、莲叶、蜻蜓、蜘蛛等纹样。

除此之外,那些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如蝈蝈、蟋蟀、蚱蜢等也都被搬上了发簪,做成兰花蝈蝈簪、蟋蟀银簪。

在这样吉庆而热闹的时节,无论家中是穷困潦倒还是金玉如山,都要买上一二,讨几分吉利。

清朝女性佩戴首饰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会与许多其他饰物搭配,然后在身上形成一幅自然小景。如插一支银镀金点翠花蝶纹簪,戴一朵蝴蝶金头花,远望就像蝴蝶于百花从中翩翩飞舞一般。

春风乍起,一声雷动惊起多少昆虫,我国自古就是以农耕为立国之本,在这个原因之下,清人对一年四季节气变化极为敏感。为了更深刻感受到气候变化,清朝的工匠们把四季微观事件里发生的一切都刻画在首饰上,原本只是首饰也仿佛有了生命力。这些小物中,但凡取材自然的首饰,往往会顺应自然的季节变化而改变,这一有趣的现象,在清朝女子的发饰上有所体现。

见微知著,虫类虽小,却也从另一个视觉折射了中国人千百年生活的审美与价值体现。那些微缩世界里的小动物虽然不起眼却是填满了世界最丰盛的角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