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曹魏政权的兴衰:天道轮回,以禅让开始,也以禅让结束

2020-10-28 21:31    

之前我们讲商朝的兴替,在传说中,商汤灭夏兴商和周武王伐纣建周的经过简直像是一个故事。不过毕竟时间久远,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尚存争议,但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王朝,用一个方式开始,又被别人用同样的方式终结。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将三国争霸的发展推向顶端;公元266年,司马篡魏,魏元帝将帝位交给司马炎,三国纷争开始走向终结。曹操入仕的时候没想过要问鼎天下,当他架空皇权的时候也没想到,曹氏的基业有一天也会如东汉一般被他人掌控,而那个人还是他费尽心机拉进来的。

​司马懿年少得名,曹操听说之后有心召他入幕,他却嫌曹操是阉官的后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太监曹腾的养子),称病不出。曹操是惜才之人,但人才不能为他所用时,也不能流落他处。第二次召司马懿时想着他若不从便将他逮捕,司马懿听闻消息,深知曹操的为人和手段,不得不从。

图:曹丕像

对三国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司马懿能力非常强,​称得上是诸葛亮的劲敌。当时曹操在将来立嗣的问题上犹疑不决,司马懿见众子中曹丕堪当大任,便非常积极地支持曹丕。曹操惜才,看人却多疑谨慎,一旦有对他不利的人,决不心慈手软。他其实有想过,未来如果曹丕接管曹氏大业,司马懿会不会对后世的政权产生不利影响,但以他的能力来看,确实是辅国良臣,加上曹丕对他处处维护,便解除了对司马懿的提防。

其实那个时候的司马懿​就算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量,曹操死后,曹丕称帝,司马懿作为他的智囊,自然也得到了重用。可惜曹丕在位不久就去世了,魏明帝曹叡即位,在曹丕和曹叡执政期间,司马懿当真是鞠躬尽瘁,辅佐他们治理国家,带领军队征战沙场,对抗孙刘联盟。曹叡驾崩时,含泪托孤,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领诏受命,共同辅佐年仅八岁的养子曹芳。

​此时司马懿仍忠心魏国,但这曹爽却是狼子野心,不久便将太后软禁,独断专权。司马懿见大权旁落,便装病不出,暗中安排。他趁曹爽随帝祭祀魏明帝时上奏郭太后,请求罢免曹爽兄弟,分释军权,率兵迎帝。

图:司马懿像

曹爽听闻消息,将曹芳扣押,与司马懿隔江而望。司马懿一边数落曹爽的罪行,一边扬言只是罢免官职,让他以侯还第,仍享荣华。曹爽一方面惧怕司马懿的实力,又信了他的话,于是不听门下人劝阻,随帝回京请辞。但是司马懿怎么会对他那么客气?曹爽最终亲信尽覆,诛夷三族。接着,司马懿用同样的方法铲除了其他敌对势力。年迈的司马懿同时培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这样,北魏政权彻底落入司马一族手中。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党羽,在曹魏的朝廷中组建了一支司马的团队。

身为皇帝的曹芳当然不能坐视不管,想要密谋除掉司马师,不料风声走漏,司马师胁郭太后下诏废曹芳为齐王,立曹髦为帝。皇帝的废立已经能被大臣掌控,可见曹魏政权基本已经名存实亡。此后司马氏在朝廷中更是呼风唤雨。好景不长,过了不久司马师便病重而死,其弟司马昭接替了他的位置,没错,就是那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

司马昭掌权时,司马氏在曹魏的地位已经比较稳定了,曹髦不甘做一个傀儡皇帝,召集左右想要前去讨伐司马昭,不料被司马昭的人杀死于相府门前。

图:司马炎像

弑君是大罪,司马昭找了个理由给自己开脱,处死了动手之人,此事便不了了之,拥立曹奂为帝。

随后,司马昭挥军灭蜀,立下大功,司马昭被拜相国,封晋王,加九锡,风光无限。可惜,他也过了没多久病重而死,传位司马炎。

到了司马炎这一辈,司马家篡位的野心真的没有必要再掩饰了,一方面曹魏政权的实质已经是司马家族掌控了,而且司马氏此时也有了相当的地位。另一方面蜀汉已灭,天下将平,这个时候再不取,等到三国统一再夺皇位就更不合理了。

司马炎袭位数月后,便逼迫魏元帝曹奂将皇位禅让,几番推脱后,“勉为其难”的接过政权,建都洛阳,国号晋,改元泰始,上演了了一出和曹丕篡汉一样的闹剧。至此,历五帝四十六年的曹魏政权宣告灭亡。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