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正文

证明自己是太祖皇帝嫡系子孙的最好办法,北伐

2020-10-29 13:18    

宋高宗皇帝一辈子过得窝窝囊囊,他自己也在女真人的追杀中落下了不能生育的病根,所以他只能挑选皇族中的近亲继承皇位。可是宋太宗一脉早就在靖康之变中被屠戮殆尽,现在只剩下宋太祖一脉供宋高宗选择。于是历史跟赵匡义开了个玩笑,宋高宗只得将皇位交到宋太祖一脉的宋孝宗手上,赵匡胤就这样收回了属于自己血脉的皇位。而宋孝宗准备用行动证明自己是太祖皇帝的嫡系子孙,他要北伐。

谁是大将

宋孝宗面对的第一个选择就是谁来当大将他把目光对准了声名显赫的主战派领袖张浚。张浚在南宋历史上是著名的主战派。在宋孝宗时代,因为以前的人才老死,张浚无论是战略上的眼光与战役上的能力都是无可辩驳的主帅之人。更不要说在当时能统领整个前线进退的只有张浚一人了,张浚的资历与威望使得没有人可以拒绝他的命令,哪怕是有川陕土皇帝之称的吴氏家族也甘心听命。

看上去宋孝宗选了一个极好的军事统帅,但张浚的问题极大。作为文臣,他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但却自视甚高、刚愎自用。在富平之战中,张浚就固执己见,又无法解决北宋边军之间的矛盾。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张浚把西北边军的精神领袖曲端关押,结果富平之战惨败,宋朝失去了最强的军事集团。宋朝第一次北伐取得重大战果后,他就要将畏战不前的刘光世撤职,意图集中兵权以便北伐。就如同上一次的富平之战一样,他的行为带来了连锁型后果,刘光世手下驻守淮西要地的将领不服,领兵反叛。这次反叛致使淮西重镇再无兵马防御金兵,绍兴议和的部分屈辱与他的这次行为有着直接关系,宋高宗也因此将他罢免。

事实上我们可以判断出张浚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他的定位更像是一名高级参谋,这种人与高级将领一样难得,可是却无法团结手下进行作战,参谋总有好主意,可是在执行上不能靠他们。

金帝国的诞生

同南方锐意北伐的宋孝宗一样,金国的新皇帝金世宗此时也是十分忙碌。他即位之初就命令大兵南下压缩宋朝的生存空间,几次战斗下来宋朝好不容易在抵御海陵王战役中夺下的土地又被金兵夺回去了。

在树立军事威信后他就开始了对内部叛乱的讨伐,事实上金朝此前一直都是一个奴隶制与封建制相结合的政权。金帝国的快速崛起使得帝国内部的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一同存在着,暴虐的奴隶制度根本不适应中原的土地,这也就是几十年来中原地区反对金王朝起义不断的主要原因。

海陵王时代的混乱给了金世宗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契丹人这些被统治的民族又开始了反叛,历尽艰辛金世宗终于叛乱平息,接下来就要准备接过海陵王的旗帜继续进行改革。他学习海陵王所创下的制度体制,又将金人逐步南迁到中原地区农耕,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力量,事实上后来满清的旗人制度就大量借鉴了金国的成功经验。金国的奴隶制度在他的努力之下被扫进了垃圾堆里,适应了中原统治的金人终于有了一个可靠完善的帝国样式,金世宗也被历史学家誉为小尧舜。

远在南方的宋朝根本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同宋朝一样的中央帝国,宋朝上下还以为他们即将面对的仍旧是昔日半劫掠式的金人。而现在的金人既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又有集中的政治权力,宋朝的失败在意料之中。

张浚在北伐之前就劝说宋孝宗迁都南京,原先定都所在的杭州实在太过偏安一隅,只有学习历史上的南方割据势力定都南京,宋朝才能有北伐的可能。临近长江的南京是控制长江的关键节点,利用这个中枢位置进行统一调度是南方政权防御北方与进攻北方的关键所在。重要的是迁都南京会给北伐将士们一个信号,那就是这不是闹着玩,这是要真的北伐。

可是张浚的这个建议被宋孝宗拒绝了。赵昚的庙号是孝宗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不可能让自己“父亲”冒着风险离开杭州,而作为太上皇的宋高宗也不敢去南京,只有临近大海随时可以上船跑路的杭州才是他安心的居住地。

张浚虽然是主战派领袖,但并不是战略大师。他的北伐计划把主攻方向放在淮西的要地泗州上,而湖北和西北方向进行牵制进攻。可是张浚并没有审时度势,西北方向的吴磷刚刚因为朝廷的命令被迫将陕西多地交给金军,结果吴磷率领部队在后撤途中遭到金军突袭损失惨重。实际上根本无力出兵牵制。而主攻方向淮西,张浚又兵分两路。一路由李显忠率领取灵璧,一路由邵宏渊指挥攻取虹县。宋军虽然号称20万,其实就8万,兵力本来就不足,还分两个拳头打人,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李显忠和邵宏渊互不统御,没有统一的指挥,这可是日后失败的关键。于是北伐就在这种稀里糊涂与决心不足中开始了。

果然,出兵的一开始,宋军连续取得小胜,但是两次胜利的原因都是李显忠。他先顺利攻克灵璧,而邵宏渊却久攻虹县不下,于是李显忠派出灵璧的金军降卒前去喊话,虹县的金军因此投降。可这样一来,引起了没有丝毫战功的邵宏渊的嫉妒。在随后攻打宿州的战斗,邵宏渊据不参战,可没想到李显忠再次获胜。

宋孝宗和张浚根本没意识到前线将领之间的矛盾,只是机械的论功行赏,命邵宏渊为李显忠副手。邵宏渊这个小人直接跟张浚说绝不接受李显忠指挥。张浚缺乏统率能力的毛病再次显现,他答应了邵宏渊的要求。指挥权不一,这是打仗最要命的毛病。

可是宋军之前的胜利却是建立在金军对战场与天气的不熟悉之上,加上南方大雨使得金军依仗的弓箭失效才让李显忠得胜。另一个原因就是金军主力并没完成集结,李显忠击败的都是金军小部队。完成中央集权的金朝以极快的速度调拨了大量不惧雨水的弓箭送往前线,金军很快在新武器的加持之下主力纷纷南下。

结果等到金军主力南下,宋军李显忠部陷入苦战时,邵宏渊又一次按兵不动,还大说风凉话。在金军攻势猛烈时他手下亲信还大传特传谣言,于是宋军自己崩溃,史称符离之败。张浚也被贬职。

金军随即南下继续进攻,其实金人的意图是以战迫和,可是漫天要价让宋孝宗大为不满。面对威胁宋孝宗又召回了张浚,并说自己即将率兵亲征为大军增加士气。在宋孝宗的鼓舞之下,宋军开始加强防御准备抵御金军南下。可是经历了符离之败的宋孝宗其实成了惊弓之鸟,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经过几次试探,金人看明白了宋孝宗的意思,那就是金人要价太高,有损皇帝威严。

金世宗决定这点面子还是要给一国之君的,于是降低了要价。南宋不再向金朝称臣,改为叔侄之国,“岁贡”也改为“岁币”。

面子得到部分满足的宋孝宗同意了议和,这场轰轰烈烈而又虎头蛇尾的战争就在宋孝宗的懊恼中结束了,换回了一个屈辱的“隆兴和议”。这是一个满足了宋孝宗个人脸面,但金朝实际利益全部得到的和议。金世宗确实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拿到实惠就行,打人不打脸,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充分给对方面子。得到面子的宋朝此后只得继续偏安一隅的宿命。

有史料称太上皇宋高宗给了宋孝宗很大压力,迫使其议和。其实这种说法只是在替宋孝宗转嫁责任,毕竟在世人眼里,宋高宗是个投降皇帝,宋孝宗是个主战皇帝。其实细细考察“隆兴和议”的经过很容易发现,宋孝宗早已失去斗志,他的摇摆不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赶紧议和吧,但面子必须给我。

本文作者:屯垦西路,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