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细胞》子刊:帕金森病三十年来新突破!导致运动障碍的罪魁祸首或不是消失的多巴胺

2018-04-13 05:07    

【《细胞》子刊:帕金森病三十年来新突破!导致运动障碍的罪魁祸首或不是消失的多巴胺】200年前,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描述了一种会不由自主地颤抖的疾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帕金森病。治疗它的治疗药物有六大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是以直接增加脑内多巴胺的水平、或延缓多巴胺的代谢分解为中心来实现治疗目的的。毕竟在大家的认知中,帕金森病的一个主要病理特征就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多巴胺分泌减少。这导致基底神经节的抑制信号减少,丘脑兴奋的状态就是病因所在。但是!近期发表在《细胞》子刊《神经元》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可能要颠覆这一传统认知了。来自韩国科学技术高级研究所(KAIST)和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增加基底神经节的抑制信号,竟然会让丘脑更加兴奋,从而增加肌肉活动乃至震颤[1]!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患者吃了可以增加多巴胺水平的左旋多巴,反倒抖得更加厉害了。棕色为丘脑,紫色为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发出的信号在丘脑汇总,丘脑将运动信号投射到大脑皮层,引起肢体活动大家知道,我们的大脑工作起来是非常复杂的,这个“司令塔”要分成好多个部门。简单来说,“参谋部”基底神经节发出信号,到了“情报中心”丘脑引起神经元的响应,“通信员”大脑皮层得到了动作指令,相应的“执行部队”也就是我们的肢体才能行动。为了保证准确完成任务,基底神经节会发送两种信号,一种给丘脑鼓劲儿,一种让丘脑冷静。两股力量互相制衡,丘脑发出不偏不倚的动作信息,你就能做出想要的动作了。我们大脑中的多巴胺有助于“抑制信号”的发送,所以它的水平降低会减少抑制信号,“大胆谨慎”只剩大胆,丘脑兴奋过头一个劲儿发令前进,这个观点从1980年开始就成为了一种共识。所以临床上以增加多巴胺水平为起点,增加基底神经节的抑制信号、降低丘脑兴奋劲儿,缓解运动障碍这个思路看起来真的没毛病。可如今,科学家发现,“参谋部”基底神经节固然有变,但最大的问题竟然是出在了“情报中心”丘脑身上。以前的时候,想说明这个问题还是挺难的,因为丘脑同时要听多个脑部区域的命令[2],很难单独研究基底神经节对它的话语权有多大。现在,我们有了光遗传技术。研究者们改造了小鼠的大脑,使神经对光敏感,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控制脑部区域是否参与工作,这就能看清它们分别都管啥了。利用这种神奇的技术,研究者们终于找到了主管的负责“人”——“参谋部”基底神经节负责抑制信号的苍白球(GPm)和“情报中心”丘脑负责增强信号的丘脑腹外侧核(VL)。从GPm到VL的信号传递通路就是“抖啊抖”现象的关键。 在实际实验中,对GPm施加光刺激让它“工作”,光频率达到20Hz以上,就能够观察到明显的肌肉震颤,肌肉收缩的幅度随光刺激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变化。蓝色方块表示光刺激,绿色箭头表示肌肉活动,红箭头表示肌肉震颤同时监测VL神经元的活动情况,研究者发现,在对GPm施加光刺激以后,虽然VL神经元一时间被“打蔫儿了”,但是马上又会变得异常的活跃。就好像你用手向下拍皮球,皮球触地之后反而会弹得更高。研究者把这种现象叫做“回返式放电(rebound firing)”。巧合的是,这种现象与之前其他研究中发现的“回返式爆发放电(rebound burst firing)”有相似之处,于是研究者大胆猜测,在回返式爆发放电中起关键作用的T型-钙离子通道[3]应该在回返式放电中也有参与。研究者敲除了相关的编码基因,使T型-钙离子通道失去功能。果不其然,对缺陷小鼠施加光刺激,和正常小鼠相比,虽然也观察到了VL神经元被抑制,但是却并不会随之出现异常活跃状态,回返式放电也显著减少了,肌肉震颤现象则完全没有发生。全文阅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