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视 >正文

年代剧专业质感太好看!但老套感情戏太拖后腿!

2020-10-30 06:02    

《芝麻胡同》上线,何冰等一众戏骨亮相,品相就稳了。

嘎嘣脆的老北京年代感话术,严丝合缝特别成体系,又让观众很有新鲜感。

分分钟让人像打开新世界:卖酱菜这么神奇?

来,我们从头说起。

神仙级别戏骨阵容

《芝麻胡同》的题材其实很不容易拍,“近代商业传奇”的年代感并不好拿捏,在如今的“全民都是批评家”模式下,随时会有冷门专业人员带着放大镜跳出来:这里这里和这里都不对;而写“专业故事”的行业剧更容易出一部扑街一部,沦为真.专业人员的笑柄。

更何况《芝麻胡同》挑了个“腌咸菜的”行业,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格局很小。

这是误会了大家对“老干妈”的热情,所以要来一出“老干爹”商海沉浮记吗?

但偏偏,《芝麻胡同》把所有短板,都硬生生掰成了长处。

漂亮。

当然首先是因为演员们都太出色。

何冰是什么级别的神仙演技?

“三千,少了不聊”这么简单的台词,他都说出了花。

自然:老朋友谈生意,口语很日常。

散漫:一半是为了压价、生意手段;另一半是因为他心思在旁边的王鸥那里、心不在焉。

“不聊”还带着京腔京韵京戏的节奏感,大写加粗的好。

走路撞了人、被碰瓷这样简单的桥段,他一套一套掰扯起来“这位爷,您这是怎么说话呢,您说这地滑的和溜冰场似的,谁碰谁一下这怎么说呢”

很普通的一个小意外,但就是能见出人物性格,何冰还能让你觉得他说什么都对、都有里有面有进有退。

还有剧中的俞家老爹,毕彦君。

这位老臣终于不在《风起长林》里给刘昊然捣乱了,在《芝麻胡同》里拿起了又轴又萌的剧本。

开篇练摊卖艺的质感,很有几分像《断魂枪》里写的老师父:落魄也自带一股傲气。

自己一人在家给院子洒水,这个步伐都是练过的,很入戏。

隔壁刘蓓,也是扎实的大青衣,就连她身边的侍女,都是麦兆辉庄文强《无双》里的女二号秀清,冯文娟。

虽然没有传说中的“流量”,但这个阵容里人人扎实会演戏,一看品相就错不了。

专业话术模板

最最重要的,是《芝麻胡同》建立起了一套完整、自洽、有魅力的话术。

你以为“一口浓郁北京味”就叫好吗?没那么简单。

首先,《芝麻胡同》的话术完美融入了三层质感,行业术语,年代距离,方言质地。

严振声(何冰饰)的角色遇上“神仙级”的专业人员,对方蒙冤被驱、沦落街头成了要饭的,地位低贱心气儿却仍旧高。两个人的一番话,乍听像“黑话”。

仔细一听,全是好戏。

好的专业感要什么?要一半懂、一半不懂。

什么意思?

一半不懂,是保持门槛和神秘感、新鲜感,一部戏从头到尾说“一加一等于二”的事情,很难撑起“专业质感”。

比如《芝麻胡同》里的“踩黄子”“伏天开耙”这些专业概念,普通观众就不懂。

但同时,一定要有另一半“能懂”,否则从头到尾云山雾罩,观众完全不知道看了个什么鬼。《芝麻胡同》里也是这个道理,虽然“丰润马驹桥的豆子”和“华中丘坡黄”的豆子哪个更好,这么菜市场的事情我真搞不清楚,但“好原料才能做出好产品”的道理谁都懂。

所以说,专业名词概念可以是“不懂的”,但背后的贵贱、难易道理,一定要是观众能看懂的、和生活中普通规律一致的。

这样才能既有专业门槛,又不妨碍追剧观众愉快看热闹。

此外,还要有仪式感,何冰一声“灭火封坛”,泠然有金石之声,风轻云淡间又杀伐决断得很。

你纵使对腌酱菜一无所知,也明白这是对一家企业生死攸关的巨大决定。

戏里演员们里里外外地道的北京话,颇具年代感的服饰和称呼,更是瞬间就把人拉回了那个时代。

讲道理,追剧时舒心酱好几次对编剧充满好奇,莫名有种看老舍先生话剧改编的错觉。

其次,《芝麻胡同》的话术达成了三层功效:专业感、新鲜感、心血感。

“四九城的干炸酱,汉子们的血一腔;丰润的大豆香,”这几声第一次出现,是彰显专业感。

也让对做酱菜一无所知的我们,觉得很好奇。

但后来何冰冒险去交战区买豆子,路遇参军被夺粮食,哥哥横死山中之后,老父亲捧起这一把黄豆子,潸然泪下“我儿的血一腔”,这个时候这几句原本无意义的歌词、就成了浓厚的情感寄托。

这就是所谓厚重感:我卖的不仅仅是酱黄瓜,而是一个家族传承几百年的悲欢传奇、热血精魂。

儒商式追求,与市井温度

老字号的商业传奇故事里,多少都带着几丝儒商的信念感:重视和客户的交情,重视商品的口碑,重视家国大义。

《芝麻胡同》虽然把落点放得比较低,写的不是豪商大贾的故事,但依然在写“商”的同时也出了“道”。

虽然目前只播了两集、内容并不多,但这个架势和格局已然非常明显。

第一,重“商”,更重“手艺”、重“道”。

何冰缺钱进豆子,要典当祖上传下来的御赐花翎,店里的帮手黑子瞎出主意:点心铺的黄家、筐铺的周家、药店的齐家,咱们把腊月前的账催回来,这窟窿就填上啦。

被何冰一顿打:那以后他们还吃不吃咱们的酱菜啊?

你看,和气、良性的人际关系,比真金白银还重要。

何冰对伙计们的要求也很“古怪”:嘴要刁!

嘴都不刁,怎么能做好呢?

要卖镇店之宝“御赐物品时”,想得也清楚:咱们卖的东西靠的是好吃,硬碰硬的口碑。(御赐其实就是虚名)

你看,这是真正重视口碑。

与其说他是琢磨怎么做生意,不如说他是研究如何精进手艺:酱菜虽小,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匠心出品。

而商业往来之道,都在浓郁的市井人情味里。

第二,大时代浮沉难料,小街坊人情味冷暖。

编剧显然是把握人情世故的老手,人物形象立得很饱满,夫妻、兄弟、父子、雇佣等各种人物关系,都写得很有味道。

比如刘蓓饰演的何冰老婆,夫人戏份并不多,但这两口子之间的“此消彼长”很有意思。

既是夫妻一体、彼此连心、互相体谅的,又是要“耍小心眼有些事不能明说的”,比如老爷子来要一千块钱帮“师兄”,何冰向刘蓓要钱,两口子揣着明白装糊涂说话。

夫妻情深与芥蒂,面面俱到、针针到位。

问题是,这部剧显然不会写恋爱,王鸥那条感情线完全像硬加进来的, 水平严重掉线、严重拖后腿。

其实这也很正常,有的编剧擅长写人情世故、商海传奇,格局开阔、纵横捭阖,又落点细腻、掷地有声;但未必就能写好恋爱里萌动、生脆的微妙质感。

隔壁金恩淑编剧(《太阳的后裔》《鬼怪》《继承者们》)很擅长把平平无奇的老梗,写成少女心爆棚的甜苏瞬间。动人和“老套、油腻、羞耻”其实只是一线之隔,很微妙。可惜《芝麻胡同》方方面面都是黄金级别,唯独这条感情线是青铜。

情感线槽点

神仙级别的演员阵容,如此扎实的“酱菜”专业线,偏偏就来了这么一条老套的感情线。

首先,类型老套,先是美救英雄:王鸥救了何冰;又是英雄救美,何冰救王鸥。9012年了啊,还写这么老套的桥段,写得这么敷衍?你们能不能清醒一点啊?!

其次,巧合老套,无论是饭店里喝醉酒的要为难何冰,还是王鸥的追求者恰好是何冰的儿媳妇的弟弟,很多老套桥段都属于“过分巧合”,偶然性太强、缺乏必然性,会严重削弱剧情的扎实可信程度。

再次,逻辑牵强。剧中何冰的爹一定要为他再娶一个媳妇,延续香火。但这个“老理”舒心酱是真看不明白,同样是这么一个从俞家过继到严家的儿子,和现任太太再生孩子、就不能算他俞家人,多娶一个新太太、再生孩子就算俞家的孩子了?

这是什么清新脱俗的屁老礼啊?

此外,剧中未来的老公公去帮儿子提亲,被未来儿媳妇误会“这糟老头要娶自己”!这是什么恶趣味的伦理梗?真不好笑、非常尴尬。

剧中王鸥的表演本身虽然没有问题,但作为广西人她的“一口京腔”,听起来压根没有何冰老师地道,而这部剧魅力最直呈的方式基本是靠着台词口条出来的。

铿锵婉转的声音节奏打了折扣,整体就很难出彩。

当然了,虽然这条感情线非常鸡肋,这部剧其他的部分还是非常能打的,从目前的两集来看很值得追。

舒心结语

旧时代百年老店传奇,既要有传奇的起伏跌拓与波澜壮阔,这样才能“奇”;又要有家长里短的市井温度,这样才能“实”,才立得住。

《芝麻胡同》都做到了,隐隐有当年看《大宅门》《大染坊》的感觉。

但和“大”不同,芝麻胡同显然更着力在“小胡同”,试图在恢弘质感里增添一些街坊里巷的人情味,大约是会别有一番风味。

这几年总有人骂“为什么我们没有好看的专业剧”,其实不是,我们有,你看,这就是。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