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绿皮书》:伤痕犹在,温暖难盖

2020-10-30 11:07    

《绿皮书》是一个让人看后感觉到暖意和舒适的电影,它讲述的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而不是歧视者与被歧视者之间的故事,所以,它带着温度,带着情感,带着人类的缺陷与怜悯。

黑与白这两种颜色不再地鲜明对立,最终是基于人心的融化与慈悲,《绿皮书》呈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不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树大招风,目前出现的争议一是黑人钢琴家原型的亲属觉得其中的情节不符合现实;二是一些黑人观众们觉得影片中白人男主角的风头压过黑人。这两点其实与电影的精彩程度都没有太大关系。

除去“私人别史”引发的恩恩怨怨的和美国当下盛行的“政治正确”。只是从影片来说,观赏性是很高的,影片将歧视者与被歧视者之间的难以说清的复杂故事,“微缩”成一个意大利裔的白人老炮儿和一个优雅的黑人钢琴家之间的磕磕碰碰,呈现的是两个普通人的情感在长途旅行中悄然发生的变化,其间有打斗和被捕的刺激,也有幽默细节的填充,这种“在路上”的设置让美国大陆的种族状况了然于观众眼前,也喻示着两个人“心路”的波折与释然。

歧视的现象在当今普遍存在,不仅在美国,也不仅是黑人和少数裔族群的遭遇。只要有人类存在,对立面就可以无穷尽地树立起来。一个人的性别、容貌、身高、肤色、工作背景、出生地都有可能被贴上一个标签,然后被打到社会的冷宫之中。

歧视源于无知和狭隘,是一颗残忍的钢钉,钉死同类,让自己得到虚幻的安全感。而化解这种残忍的方式,仅仅靠制度是不够的,而是要通过心灵的了解和感知去化解隔阂。

《绿皮书》的白人男主角在金钱的吸引力下,与黑人钢琴家一同踏上未知的路程,白人作为一个旁观者,亲眼目睹了无辜的黑人受到的所有伤害。那些空洞的、毫无意义的规则在撕毁着人的尊严,纵然是一位在白宫演奏过的黑人钢琴家也不能幸免,那些主办方一边对钢琴家极尽溢美之词,一边却不准他用白人的卫生间,驱逐他到院子里的“茅厕”解决内急,让他在拥挤的杂物间化妆,举止的优雅和灵魂的高贵在这个荒诞而虚伪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用处,无论你用拳头还是笑容化解这些尴尬,那种耻辱都永远地烙在了生命之中。就连影片中的白人,也因为美国警察对意大利人的“歧视”而无法自控,他也由此尝到了“被歧视”真正的滋味。所以,歧视是源于人类社会的愚蠢,这笔账最终会算在每个人的头上。

《绿皮书》让观众看到的是人心转变的可能、是善意、是友谊,是两个迥异的灵魂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钢琴家用纤细的兰花指吃炸鸡,帮助白人司机把勒索信一样的家书修改得浓情蜜意,这些“萌萌”的情节都让观众会心一笑。其实,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生活在点点滴滴中都藏匿着欢乐,而人类却要将目光封死在因差异而起的不同上。

《绿皮书》这本黑人生活指南,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伤痕还在,任何试图去抚平它的行为,都会引发另一种痛感和不适,这也是《绿皮书》目前遭遇的舆论困境——影片中的温暖和和解让现实中深受苦难的黑人兄弟难以去相信,他们觉得那是白人在美化自己,但是,隔岸观“影”的我,真的在这部电影中感觉到了忏悔与善意,至少,这个故事已经在自己的范围内尽其所能地表达了真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