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廊桥遗梦》:普世价值规范与本能的狭路相逢

2020-10-30 11:55    

导读:这一生值得观赏的好电影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在这里小编要告诉你,有一部电影却是那些期望观赏直指人心的故事情节,那些渴望从光影中感悟人性中最细腻的情感的人们值得一看的佳片。它就是——《廊桥遗梦》。

有人说这部影片就象是一部悲伤的爱情罗曼史,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在经历了四天短暂但却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在道德和责任的社会契约束缚下,不得不分开;也有人说,这部影片就象是一首弥漫着伤感情调的女性画卷,女主人公用她对爱情所持有的炙热的心和内心细腻真挚的情感去质疑了道德以及伦理的社会成规。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责任的故事,它真实、伤感,毫不矫揉造作。整部影片用平实、朴素的叙事手法,深刻地探讨了美国中年人的情感观和伦理价值观;用对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和直指人心的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传达和深化了影片中作为叙事的载体——爱情。虽然整部影片的基调带有一种淡淡的伤感,但是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缺憾美,早已使得整个伤感的结局得到了升华。

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是一个对爱情充满渴望和幻想的女性 ,即便是到了中年,她也从未放弃过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但是现实的生活却是单调而枯燥的,她和她那木讷但却安稳的丈夫以及两个孩子生活在乡间。一次,她的丈夫和孩子外出去了集市参加农业博览会,在这期间,她遇到了从城里路经于此的摄影师——罗伯特。

罗伯特风度翩翩、气度不凡,为她带了外界丰富多彩的奇闻趣事。激情的火种在他们两人之间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于是激情嚣张地劫持了理智,这也让弗朗西斯卡摒弃了责任与道德,与罗伯特堕入了爱河。短短的四天时间,在他们看来却恍若一世,如潮水般的情感令这两个中年人感到似乎找到了彼此灵魂的归宿。

但是,四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和孩子马上就要回到家里,她就不得不在爱情与家庭责任之间进行艰难的选择。

弗朗西斯卡最后仍然选择了家庭。她宁愿让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成为尘封的记忆,宁愿转而继续过犹如一潭死水般平静的生活。是的,当爱情与传统的伦理道德激烈地抵触冲撞时,她到底能够怎么样来选择呢?唯有选择和罗伯特分开,他们才能从背负的道德枷锁中解脱出来。这个拥有细腻情感的渴望爱情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内心充满慈爱的母亲,她对爱情的追求与坚持最终在她作出抉择的那一刻化为了内心中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思念。

最后,汹涌的爱情在责任与道德的桎梏下,变成了涓涓细流,缓缓流进两个人的心灵,交汇成一汪深沉而寂静的情感深潭。

罗伯特在影片中曾经对弗朗西斯卡说道:“这样的情感,一个人一生可能只会经历一次。”弗朗西斯卡听后沉默不语。

仿佛是一个世纪的轮回,她对他的那份爱,也保存了大半生。在她的晚年,她时常回忆起她跟他初次见面的情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开着一辆深灰色的旧吉普车。车在她家的门廊前停了下来,他风尘仆仆的下车来到她面前,问她麦迪逊桥在哪。她还记得他脸上带有的淳厚的笑容、深邃的双眼以及充满渴望的眼神。她也常常翻看他给她拍的照片,照片中的她丰腴、美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于是过去与回忆、遗憾与美丽拼贴在一起,纷纷涌入她的脑海中。

或许正是这种爱情的缺憾,才使得整部影片拥有如此的美感。有谁会保证,当澎湃的激情火种真正的跃入现实生活中,不会被生活中的不可预测和残酷所扑灭;有谁会保证,当美好的爱情真正的融入现实生活中,不会被生活中的种种琐事磨砺得失去光泽。

这是普世价值规范与生物性本能的一次狭路相逢,人们被驯化的思想和观念总是不能摆脱伦理与规范的桎梏,即便是突如其来的波澜壮阔般的爱情,也会在与深思熟虑的礼教钳制的激烈交战后溃不成军。

就如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这段距离也使得相爱的两人彼此遥遥相望。其实短暂的爱情只不过是他们人生迷宫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但却可以永远沉淀于人的生命历程中,永远保存在他们的记忆深处,就好像鲜艳的花朵一般,拒绝凋谢并散发着持久的芬芳。

爱情也许只是一个美丽得令人动容的童话,但却不会随着渐渐逝去的光阴而渐行渐远;相反,它将承载着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的情感旋涡,每个人都有过的对爱情的誓言和坚持;并将尘封于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成为永恒的思念和回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