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武器 >正文

这款战机曾是大国头号主力,如今原产地却宣告停产,正式让位

2020-10-30 18:40    

文/点滴金戈

近日苏霍伊旗下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完成了俄军最后一批10架苏-27SM3单座多用途战斗机订单,这标志着苏-27“侧卫”标准型结束了自1986年投产后在长达33年的生产历史,正式让位于苏-35S和苏-30SM。

图注:苏-27战斗机早期型号

作为冷战后期苏军的最强制空战斗机,苏-27无论出色的性能还是优美彪悍的外观都堪称同时代的翘楚。苏联解体后,这型战机很快成为俄罗斯对外军火外销的拳头产品。东亚某国还引进了生产线,并生产了大量的仿制改进型号。不过80年代时期“侧卫”的技术水平还并不完善,更不可能一直使用30多年不经改进。由于该型战机庞大的机体空间和内部载油量让本体具有巨大的改进升级潜力,实际上相关的改进型号才是90年代后苏-27家族的装备主力。

图注:以机动性出众闻名但因事故坠毁中止研制的苏-37

图注:印度空军的主力装备苏-30MKI

冷战结束时,“侧卫”的主要型号是以制空作战为主的单座型苏-27S及其双座教练型苏-27UB,东亚某国进口和引进生产的也是苏-27S这个型号,称为苏-27SK。不过相比同时期的欧美战机,苏-27S的航程虽大,格斗空战能力虽强,但雷达技术已经落后,超视距空战能力和多用途作战能力弱的短板也已经比较明显,而且机体寿命过短也对使用有很大不利影响。因此苏联/俄罗斯对其发展了一系列改进型,如在苏-27S基础加装前翼的空军型号制空战斗机苏-37(中止)、老版苏-35(中止)、海军型号苏-33(发展缓慢),不加装前翼的单座改进型苏-27SM系列。苏-27 UB基础上则发展了苏-33UB、苏-30MK、苏-30MKK、苏-30MKI、苏-30SM等双座战斗轰炸机,以及苏-34前线轰炸机。

图注:东亚某国的苏-30MK2战机

图注:回归常规布局的新型苏-35战机

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版苏-35(原称苏-35BM)则是“侧卫”的终极型号,虽然外观上看和苏-27SM接近,但由于使用了动力更强的117S发动机、相控阵雷达和数字电传控制系统,已经比苏-27S基本型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俄方对外称其为“4++”代战机,不过总的来说,新型苏-35性能仍相当于三代半(中、美军标)战机水平,与具备4S能力的F-22、歼-20等新一代战机相比仍有代差级的弱点。与俄军型号类似,东亚某国也生产了性能相当于苏-27S的歼-11,随后自行仿制和改进性能类似苏-27SM系列的歼-11B,类似苏-33的歼-15、类似苏-30MKK的歼-16和类似苏-35的歼-11D等型号。

图注:面对F-35等隐形战机扩散的趋势,苏-35已不具备正面对抗能力

一般来说,一型主战武器的列装生命大约在30年上下,经过中间升级和改进可能增加到35-40年左右,随后将彻底被更先进的新一代武器取代。虽然苏-27基本型到目前的苏-35S有很大的进步,但相比具备隐形、超音速巡航等能力的4S标准仍无力正面对抗。而苏-27SM的基础性能更加落后,改进潜力也基本达到了极限。俄方停产该型战机,某种情况来看反而是一个迟到的决定。反观美国同时代的F-16和F-15的生产线已经全部关闭,F-22和F-35已经全面开始替代其三代机阵容,东亚某国虽然还没有关闭三代机生产线(目前类似苏-27SM的歼-11B仍无停产迹象,此外歼-11D、歼-15、歼-16歼-10改进型等还在生产),但四代机生产线也已经全力开工。能否在四代机推广的大环境下紧追趋势不落后,仍然是俄军战机工业的一大严峻考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