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评论 >正文

韦森:哈耶克到底与凯恩斯论战了什么?

2017-12-07 15:37    

在上一篇专栏文章中,我们粗略地介绍了哈耶克与弗里德曼在货币理论上的分歧。如果说哈耶克对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的商榷还是学理上的和比较友善的话,他与凯恩斯的论战,尤其是在通胀问题上的论战,就多少有点情绪化了。当然这样说并不否认他与凯恩斯的论战,主要还是学理和政策主张导向上的。

从源头上来看,最早哈耶克在1929年撰写了"储蓄的'悖论'"一文,英文稿在发表在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人》杂志1931年的五月号上。在这篇文章中,哈耶克并没有提到凯恩斯的名字,但它的观点却被罗宾斯认为可能是针对凯恩斯正在形成理论进行反击的最有力武器。凯恩斯曾认为,过度的储蓄是商业周期的根源,照他看来,英国当时的问题就是储蓄太多,而消费不足,导致英国经济多年萧条。哈耶克在"储蓄的悖论"一文中则提出,商业周期的根源在于资本的过度投资拉长了生产的周期,而不是储蓄过多。这一观点深为罗宾斯所折服,从而邀他去伦敦经济学院开设了一系列讲座,并随后说服学院给了哈耶克一个讲座教授的教职。

从凯恩斯的思想渊源来看,他的货币理论和米塞斯和哈耶克一样,都曾受过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影响,因而开始他对米塞斯和哈耶克的观点还是蛮欣赏的。譬如,在1926年出版的《货币论》中,凯恩斯就曾两次提到哈耶克,说"在德国和奥地利正在形成一个思想流派,这个学派可以被称作为魏克塞尔学派。他们提出的银行利率对储蓄与投资之间均衡的关系,以及这种均衡对信用周期的重要性,和本书的理论相当近似"。在一个注脚中,凯恩斯还友善地说:"可惜,当这些学者(指米塞斯和哈耶克--韦森注)的着作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已经写完这本书要去付印了。如果这些学者的书能够在我思想发展的较早时期到我手中,同时如果我的德文不是如此差,我会更多地参考这些学者的研究"。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