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狗眼看人心》坐在引擎盖上哭?这位读书人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2020-11-02 19:14    

​“这是狗咬狗的事儿?这不是狗咬狗的事儿!”

电影跟想象中的不一样,最开始以为宠物片,海报风格明亮,黄磊、闫妮这些比较亲民的演员,再加上片名《狗眼看人心》,听上去也类似《一条狗的使命》那种,但其实则不然。

一起因狗而且的纠纷事件,有点类似路学长导演、葛优主演那部《卡拉是条狗》,本质上二者类似,但内容和角度都不一样。平心而论,《狗眼看人心》的故事很简单,邻里之间的,用沙溢扮演的那位警察的话来说,就是“狗咬狗的是事儿”。

但从这个简单故事中,其实能发散到现实,联系起当下一些事件,从电影内外,聚焦人类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终究而言“这并不是狗咬狗的事儿”。

说白了就是电影背后的隐喻:狗生不易,人生更不易。

这就是现实题材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涉及到了一些无法触碰、甚至无解的话题,这在内地相对比较少见。

只有真实,才是存在。

中产阶级

《狗眼看人心》与《卡拉是条狗》,片名听起来似乎只是以狗为中心,但其实故事与狗无关,二者的共同点就是通过狗的命运来表现普通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人性,或者说人的尊严。

而两部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视角。

《卡拉是条狗》中的葛优饰演的老二,一个对外对内都软弱的男人,过着平常却并不如意的生活,养了一只狗,却被警察抓走了,必须交5000块钱办个狗证,才能继续养狗。卡拉对于老二来说,它是主人生活的慰藉,能够填补生活中的孤独,所以这个老实人不顾一切想把卡拉要回来,其实也是在寻回自己最后的尊严,整个事件,普通又耐人寻味的事件。

《狗眼看人心》,黄磊饰演余峰与老二完全不同,最起码体现在阶层之上。

余峰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而且家庭条件不错,虽然住在郊区,但一家老小起码有房有车,有司机有保姆,典型的有钱也有闲,这样的阶层,在如今的有个词形容他们很贴切:小康家庭,中产阶级。

至此,该片的视角就变了,虽然小狗妮蔻为了救主人,属于“义犬救主”,但归根结底是一个大狗咬小狗的事件,更像是邻里纠纷。余峰家里肯定不缺钱的,如果是他遭遇《卡拉》中老二的事件,这位八成会二话不说就掏钱。

但这次他们面对的不是政策,而是事件。类似当下很多“遛狗不栓绳啊”、“不文明养犬”的社会现象跟电影的时间很像,直接可以上《1818黄金眼》的那种。

《卡拉是条狗》的视角非常犀利,描述的就是小人物被压榨,渺小的个体面对权力机构的无力,突出边缘人士在这个社会中毫无安全感的处境。

但《狗眼看人心》的故事到了后面,你就会发现,中产阶级也没有什么安全感。整部电影,其实就是在描述今日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现状。

倒是让人想起了这几天沸沸扬扬的奔驰车维权事件,当事人也是奔驰车主,典型的中产阶级。最终这件事搞得全国皆知,您就知道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现实问题了。

大狗咬小狗,流氓威胁知识分子,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

​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余峰和两口子,在这样的事件中,狗狗也没有死,赔点医药费和误工费,要得其实就是一个道歉。老百姓的话叫做“不蒸馒头,争口气”。

但问题出来了,对方貌似是我们口中的“权势阶层”。

余峰家,首先遭遇了对方司机的挑衅,威胁、恐吓、变相勒索等流氓行径层出不穷,冯嘉怡演流氓真是深得人心。而余峰的应对措施,就是寻求“文明、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闫妮与汤唯那场戏,也就说明了问题,经过了与老太太儿子顺利的交涉之后,赔偿金额从3万美元,自己主动降到了3万人民币,而在得知对方无故克扣的1万变成了2万人民币的时候,也忍了。但真正让她动怒的汤唯在合约中那些字眼,并不是一个致歉说明,反而是为了要回肇事狗,向受害者索取的一个保证书。

闫妮撂下一句话,“去你妈的理性” 。

这叫“两头堵”,野蛮和文明都无法解决问题,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随着故事的最后,你就会发现,故事最终还是落回到了琐事层面上。因为之前口口声声说得那位老太太,对方的权势和背景,是不存在的。

出事之后丁嘉丽在闫妮面前旁敲侧击,说“我们是有办法的,但也不能欺负人”,其实就是忽悠。冯嘉怡就是流氓一个,也是虚张声势。老太太途径余家门口时,没有下车,是因为真的不行了(癌症)。

老太太他们家也是中产阶级,也是“被讹怕了”。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冒充“权贵,为的就是把被羁押的肇事狗要回来。

果靖霖饰演的那个制片人一语道破:“狗屁权贵,权贵住TM六环外!”人家才是真权贵。

而且有个很典型的特征,余峰家和老太太家的家庭构成是非常像的。

余峰与老太太的儿子都是知识分子,用冯嘉怡的话来形容是“读书读傻了”。两家都有一个喜欢夸大其词的老妈子(崔新琴和丁嘉丽),也有一个痞子气十足的司机(桑平和冯嘉怡),再加上闫妮与汤唯,妮蔻与老太太的结局,这样的对账明显有意为之,为的就是这俩家都是同一阶层,谁也别吓唬谁。

所以《狗眼看人心》并不是一部讽刺社会的电影,而是反映现实。但即便如此,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然没有改变,这跟你所处的阶层没有关系,大家都是同样的身份,甭吹牛逼,谁最后横,谁就吃定谁。

这也应该是导演最开始的出发点。

理想知识分子的尊严

余峰这个角色,在外人看来,应该算是成功人士了,但遇到这样的事情也是束手无策。因为这种纠纷,过多的人为因素在各个环节施加影响,固然使事情的执行变得复杂。同一个问题,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却有无数种新异的解决之道,尤其是在这个家庭之中,这个现实世界里。

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认为,权威的分享和排斥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主要矛盾,说白了,就是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狗眼看人心》中余峰一家,跟《卡拉是条狗》的老二,在事件之后的共同点,男主角处理事件的方法,都是到处找人。先找朋友帮忙,朋友再找朋友帮忙,如此转了四五层关系,但这些关系还是没能解决本身的问题,因为他们都是跟事件本身没有直接关联的人。

尤其是两口子为了应对“权贵”,也找了一帮到“认识”的人,在手机里挑选,但最终也没有解决任何事情,看似荒谬吗?实际让人心酸。

办什么事都得靠关系,这就是现实的写照。

更为现实的是,实际上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最终并不是选那个最符合原则性的解决方法,而是选择一个当时当刻最合适的方式。

电影里,余峰是一个编剧,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的执念,在他的观念中,就是要一个道歉,而且非常理想化。

这个特色,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他跟制片人掰扯的剧本中书生,就是自己的映射。这跟《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别无二致。

制片人让他改戏,让书生最后“独闯大帅府,大战袁世凯”,这是作者无法接受的。然而到了最后,他在“过多复杂的人为因素”中,最终向着现实妥协,变成了“独闯大帅府”的书生,上演了一出非常荒诞的戏码。

所以该片让人联想起了奔驰车事件,都是不能和平解决的事情,只能把文化人给逼成了"泼妇",坐在引擎盖上控诉。

但黄磊这个角色,连哭得地方都没有,他只能硬撑着,因为他是一家之主,全家所有的希望,而理想主义者与现实和人际的冲突在后半段的矛盾尤为突出,他只能放下尊严。

当然《狗眼看人心》跟现实事件不一样,该片就是诉说了一起纠纷事件,没有过多的升级到维权方面的问题(可能考虑到审查原因删了点东西),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荒诞。事件平息,问题得以解决,但终究跟最初的诉求有一定差距,但这一切,都是把书生逼成刺客之后换来的。

《狗眼看人心》中虽然有着一定喜剧元素。但电影却不是喜剧,甚至会让人感到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悲哀。不管你是否养狗,是不是爱狗人士,都无法从这样的故事中抽离出来。因为这样的纠纷事件,大家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会遇见。因为你处于这个世界中,难以割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矛盾、纠葛。

想起了一则故事,羊在旷野中,牧羊人对羊说,来,到我的笼子里,把你的自由交给我,我给你安全,在这个笼子里,你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会有狼来吃你。从此,羊的自由仅仅是笼子内的自由,羊的安全只是某种比旷野中几率更大的安全。从此,羊羔们忘记了旷野的生活,只记得争辩笼子的好坏。

然而,这个辩证的矛盾的关系,只有真实,只有存在,却没有胜利的一方。它只是现象,像沙漏的一端向着另一端,没有褒贬,没有解决之道。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