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古代攻城,不完全堵死,是因为这个道理

2020-11-03 14:48    

人类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一个人没有退路的时候,就会孤注一掷,往往更容易走出困境。而当一个人有多条退路的时候,往往会三心两意,容易迷失其中。

了解了这个现象,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与此相关。

比如在古代,攻城的时候,有围而不堵的说法,意思就是把城池围起来,但是不要堵死,切忌用密密麻麻的军队,把城池堵个里十层外十层,否则城里的守军看到了没有退路,反而会激起了他们拼死抵抗的决心。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留一面不围,或者兵力稀疏,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放水的,守军会认为,即使守不住还可以逃出去,于是就没有了死守的决心,反而更容易被击破。

历史上著名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军队没有了煮饭的家伙,没有了逃生的工具,没有了退路,那只能往前走了,所以胜利把握更大。

在大自然界中,这个现象不仅体现在人的身上,在其他物种身上也同样适用,比如在生物进化中,有种说法叫“选择压”,即是指物种能生存下来的优势。

选择压大,也就是优势明显,种群的适应性就狭窄,因为所有种群都往一个方向发展。

选择压小,也就是优势不明显,分散去了多个方面,种群的适应性就多,因为没有集中往一个方向去发展,而是分散去多个方向了。

体现在用药方面,我们知道,同一种药,用多了,会产生抗药性。滥用抗生素就是最好的一个案例,抗生素用多了,病菌也会随着环境而进化,不被抗生素消灭的病菌会得以生存。

如是,抗生素越用越多,但是效果也越来越弱,即使这种药曾经有过巨大的贡献,救了无数人类的生命,但也陷入如今这样的困境。

针对选择压的调整,是否有应对方法呢?

有种说法是这样的,在对抗虫害方面,有种抗虫转基因植物,在植物里添加抗虫基因,可以达到抗某一种害虫的作用。但长久以来,这种害虫也会进化,变得不怕这种基因植物。

而应对的方法是这样的,在种植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同时,也种植一些传统的植物,目的是让害虫有进化的选择,而不是集中往抗基因植物方向发展,相当于是人为降低了选择压。害虫至少不是全部都进化了,不是全部都变成不怕抗虫转基因植物的了。

世界万物,自有其发展的规律,从古代攻城的围而必阙,到现在的抗虫转基因植物,有其内在的共同性。这些不变的特性,让事物之间保持着某种神奇的联系。

本篇为原创整理文章,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