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古代中国人,不同地域同朝为官的人,如何在朝廷上进行语言交流?

2020-11-03 15:16    

当今的中国人,假如你不会普通话是无法行天下,更不要说在他乡与人谈心了。所以,普通话在全国推行,也是作为一个国家政治、文化最基本政策。也有朋友一定会问,古代的人出行的各地,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语言对白,来自五湖四海同朝为官的人,又是如何在朝廷上语言沟通?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秦代以后,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官方肯定也规定了大家都能听懂的国家通用语言,而这种官话一定就与雅言有关。所以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雅言因王朝、国都的变化而变化。

最早时期的雅言,是西周立国之初的西岐方言,被作为雅言,也就是国家通用语言。东周时期,洛阳官话又是当时的雅言。而秦朝时期,关中方言里的宝鸡方言和咸阳方言又是雅言,不一而论。

在春秋战国,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到过很多国家,但最终没有被当时的诸侯所任用。那么孔子又是用什么方法到了那么多国家进行语言沟通,没有语言上的障碍。孔子很可能就是运用的雅言,用周朝之时的国家通用语言走遍六国都不存在语言的障碍。

以我的理解,雅言大概就是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上古“文言”,而孔子又是学者,他说的话应该是标准的“雅言”。其实,在中国很早就流通一种“雅言”,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期地方语言为基础,周朝的国都西岐的语言为为国家通用语言。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周朝以前汉语的具体形式已无可考。据传中国的汉语的标准语是周朝时期的前身,一般认为就是《诗经》的语言,即洛阳雅言。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周代文字学的是商朝殷商文字,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学习的。古代的雅言就是夏言。相传夏朝建都在河南洛阳及周边地区,商朝建都地点也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所以,古代实用的“雅言”其音系为上古音系,至今已无方言可完整对应。而洛阳雅言就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其音系为上古音系

中国历史进入汉晋唐宋的王朝中,各朝统治者都是北方人,建都基本在北方洛阳、开封等地,属于黄河流域范围,其语言发音大同小异。直到明朝,尽管做皇帝的是南方人,但来自淮河岸边的朱元璋说的是江淮官话,也属于北方方言的范畴。

汉朝的国语为“洛语”,洛语是为承袭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雅言。东汉之后,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相继建都于洛阳,承继汉代音韵,以洛阳雅言为国语。东晋迁都建康后,洛语与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那时的南京话就成为了国家通用语言。

隋朝统一中国后以洛阳雅音和金陵雅音为基础,隋唐定都洛阳,此时中原雅音在与各民族交融后有所演变。而北宋之后,大宋都城南迁杭州,南宋时代的刘渊又基于《广韵》著作《平水韵》。元朝统治者法定蒙古语为国语,后以蒙汉结合的元大都语音的北京话为标准音。

明朝以中原雅音为正音,官话遂以南京音为基础,南京话为当时汉语标准语。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从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约40万占北京城人口一半,南京音还是成为当时北京音的基础,而南京话则通行于整个明朝。清朝早期,南京官话仍为官方主流标准语,直到雍正八年,清设正音馆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的文化与民风,对其方言也特别的尊重。能打造一种“雅言”来建立一种通用的国家通用语言,达到官方交流的需要,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所在。这种“雅言”就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在古代士大夫的仕途的道路上,要要进入朝廷做官,不懂得雅言是不行的。而且,能进入科考的人可还是一般的人,他们基本都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按官方的要求说官话。

因此,尽管朝廷里的官员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都能用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交流,这种语言也是皇帝能够听懂的语言,就算有个别词语用点差别,还可以用笔试的方法说明问题。从这些方法来看,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唯一没有断层的民族,这些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以北京市、河北承德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向全国推广。2000年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