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郑板桥最著名的诗,描写了他最擅长的竹子,表达了自己的气节

2020-11-03 15:26    

大家好,欢迎来到草夕寸品文史。糊涂是一门学问,这是大彻大悟的哲学,凡事没必要都认真,世间真的东西很少,任何一个“圈子”都有规则与潜规则,学会八面玲珑,通融圆滑,拍马迎笑,媚上捧场,糊涂处之,才会如鱼得水。郑板桥当年写下这“难得糊涂”,是对时俗的一种憎恨,对官场恶习的一种厌恶,也是他最终看破官场险恶,辞官归隐的原因。诗以言志,正是这样的性格,郑板桥写了一首非常能够体现自己性格的诗。

竹石

清 ·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可见郑板桥对于竹子的喜爱。

郑板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

做人要有信念有原则,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的原则,无论外界无论他人给你什么样的压力,都不应该妥协,因为只有自己最初的梦想才是应该坚持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底线,有的人迫于外部的环境,不断突破自己的底线,到最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人的样子,难道那时才要后悔吗?

做人还要有根基,也就是要有扎实的才干。想要立足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的。修竹浓密,风吹雨打都不能摧毁它,原因就是竹子有自己的根系。人没有真才实学就如同植物没有根系一样,无论是风雨还是其他外力,只要轻轻一推恐怕就要地动山摇。

做人应当是有原则的,即使再困难再艰苦,人总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特别是应该像生长在岩石上的竹子那样,坚定执着绝不认输,绝不动摇,紧紧的抓住地面,让自己的根系扎得深深地,牢牢的固定住,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永远不随风摇曳,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凭东西南北风,都能屹立不倒。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