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腹泻可能是这十一种疾病典型症状,甚至要提防癌症的可能

2020-11-04 01:33    

一般健康的成人正常情况下每日应大便1~2次,或2日1次。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

以下十一种疾病均有腹泻症状出现:

一、痉挛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亦称结肠激惹综合征。情绪紧张时出现腹痛、腹泻和便秘,排气或排便后症状可缓解。大便呈粥样或水样,有时又坚硬如羊粪,并常附有黏液。患此病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精神紧张。

二、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

三、胃部疾病,很多胃癌、萎缩性胃炎以及胃部手术后的病人,都会出现慢性腹泻,这是由于胃酸分泌不足或食物过快进入肠道引起的。如胃肠炎:腹泻并伴有呕吐,可能是胃肠炎引起的。胃肠炎是胃肠黏膜发生的急性病变,其主要表现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常伴有失水、发热等。发病时间一般为9月至第二年 3月,潜伏期为 18~54小时,常发病较急。预防此病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

四、细菌性痢疾:急性者多在夏、秋两季发病,由痢疾杆菌引起,起病急,常有发热、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症状。常由不洁净的饮食引起。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肠结核,慢性血吸虫,菌群失调及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肠道真菌病等。

五、霍乱和副霍乱:有剧烈腹泻、呕吐,但并无腹痛和发热,病人消瘦。潜伏期l~3天,起病较急。发病季节多在夏季。

七、肠道疾病是导致慢性腹泻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该病起病缓慢,病情顽固,症状会持续存在。腹泻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严重患者可每日达10次以上,便中带有血、脓和黏液。发作期应适当休息,避免精神紧张。 炎症性肠病(克隆病和溃疡性肠病),放射性肠病,尿毒症性肠炎,胶原性肠炎。结肠癌,中年以上者如果突然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腹泻或便秘,或是二者交替出现;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胀气,不明原因的便血或大便带血,不明原因的贫血或体重减轻。

八、血吸虫病:症状是腹泻、腹痛、肝脏肿大,有压痛感,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发病多在夏季。

九、全身疾病:甲亢、糖尿病、药物过敏等全身性疾病也是造成慢性腹泻的原因。

十、另外,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因异常激素的分泌而导致腹泻。肠道分泌主要是肠黏膜隐窝细胞的功能,吸收则靠肠绒毛腔上皮细胞的作用,癌症可使分泌量超过吸收能力,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十一、食物中毒:最初症状是胃部不舒服、想吐,且愈来愈严重,经过很久,就会开始呕吐。腹泻伴有恶心、呕吐、发热,且大便频度达每天6次以上,则有可能是发生了食物中毒。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