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科技 >正文

国务院参事: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孩子必须这样培养!不然落后就挨打

2020-11-04 16:16    

哪个家长不盼着孩子成龙成凤?辛辛苦苦供他读书,自己用差的孩子用好的,不就是投资他的未来?

但根据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的演讲,人工智能可能会让孩子的优势荡然无存。

大家都知道,我们马上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如果你去到发达一点的沿海城市,就能发现很多工作都已经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比如说京东快递被放到中转站后,都是机器人自动分拣到不同城市,再运输的;还有外国生产的机器人,与人类下围棋从没输过。

京东的无人分拣中心

如果你觉得这与你无关,那么熊爸告诉你,你用的华为手机里,就有人工智能的芯片!在世界级著作《未来简史》里,作者总结了人类的发展,最后这样说道,“下个世纪,是人工智能的时代”。

根据新技术发展理论,人工智能正在沉淀期,影响不到我们这代人。但目前4-12岁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碰到人工智能的爆发!

他们将会成为最尴尬的一代,长大的时候没有人工智能,长大以后,却要和人工智能竞争!知识量比不过,技能比不过,效率比不过,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培养出自己的竞争力,或者一门独特的技能,那么,他们将成为新时代的乞丐!

但是,如果提前为孩子准备好了知识,他反而会快人一步,在人工智能时代如鱼得水,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呢?人工智能是什么

说到底,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自己学习,而仿照人类大量地记忆知识,然后模仿人的动作。

这样,它的知识量和反应能力,会大大超过那些死记硬背的孩子。拥有了钢铁的力量,和人类的知识,机器自然是无敌的了。

但有这么一个故事。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到美国访问,记者问他,“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没想到,爱因斯坦拒绝回答,他说:“你可以在物理书中查到答案。”接着,他又说了特别有名的话:“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死记硬背,而是训练大脑思考。”

看来,人和机器的区别,除了能够掌握知识,还有思考。

国务院参事钱颖一也这么说过,“教育必须超越知识。对于创新人才,有3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

知识是我们和人工智能都拥有的,好奇心是人类特有的,那么,想象力呢?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对于现代人,知识只是基本是门槛,哪怕没有知识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掌握。所以,没法抱佛脚的想象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我们举一个例子。大清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有一次和朋友看藏品。大家拿出来一幅王国维的古董画。溥仪只看了一眼,就说这是假的。要知道,这幅画可是专家都认定的!

溥仪简单说了一句,“我也不清楚你们怎么鉴定的,我只不过觉得跟我家里的不太一样”。

除了震惊溥仪家里的古董收藏之多,我们还发现,知识很多时候,都抵不过“感觉”。

这幅画是人工智能做的,卖了几百万人民币

正是这种感觉,让国务院参事钱颖一说,“我强烈地感受到,创造性思维的来源之一是好奇心和想象力。”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

想象力是艺术的源泉,但很多人都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想象力。

一位外国艺术家有句名言:“艺术只能诱导,不能命令。”在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千个哈姆雷特。欣赏,就是想象。所以,要首先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比如说兵马俑。虽然这些勇士都已经经历沧桑,但我们依然驻足在其面前,久久不愿离去。难道我们看的是兵马俑吗?不,我们是在想象那个逝去的王朝。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对于训练方法,马云说得很好:琴棋书画,琴是气韵、棋是格局、书是定力,画是想象力。孩子学画画比的不是谁画得像,而是谁敢于想象。画的像只是培养一个匠人,而孩子的想象力是极其关键的”。

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无论是在动手操作还是情感表达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体现想象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绘画。

就像很多大师的美术作品,他们成为大师后,反而画得更像孩子的涂鸦。这就是因为他们保留了孩子的想象力!

通过绘画锻炼想象力,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你明白了吗?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