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袁世凯26岁便在此国当“太上皇”,其能力让日本人都可惊可畏

2020-11-05 10:47    

袁世凯大家都知道,北洋军阀领袖,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最为熟悉的便是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逼迫隆裕和溥仪退位,篡夺了革命果实,当了总统,后又称帝。但是他年轻时在朝鲜当“太上皇”这段历史,便鲜为人知了,今天小曹气就来和大家说说袁世凯在朝鲜做“太上皇”的故事。

(袁世凯戎装照)

在光绪五年1879年的时候呀,袁世凯也是一名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呀,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可惜都名落孙山,于是弃笔从戎了,大家都知道袁世凯这个人野心很大,既然文走不通,就走武,还作诗一首"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此后变加入了军队。崭露头角壬午军乱

1881年袁世凯带着家眷来到山东,投靠了淮军统领吴长庆,吴长庆可谓是袁世凯的伯乐,这里不展开说了。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朝鲜国王李熙的父亲大院君李昰应利用军队发起哗变,成功夺权,国王与王妃闵妃便向宗主国大清请求出兵平乱,袁世凯就随着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平乱,袁世凯便牢牢抓住这次表现的机会,带头在前,奋勇杀敌,这个大院君的水平也真是差,没几天就被清军打败了,自己也被抓到保定关了起来,袁世凯在这次碾压的小战争中立了功,清廷就派他留在朝鲜做一名帮办,训练朝鲜的军队并控制税收,成了一名快乐的小监国,此时袁世凯23岁。

(大院君李昰应)如日中天 甲申政变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驻扎在朝鲜的清军陆续回国抗敌,此时的清朝对比西方列强来说已经落后太多,和英国,法国的战争也接连失败,威望大不如前,朝鲜依附清朝的想法也开始有所动摇,民间有些思想开化人士便开始策划一些政变,一名叫做金玉均的人真是诡计多端,搞了好些阴谋诡计,利用炸药爆炸,让李高宗对清军心生猜疑,居然去请求日本出兵救援,日军来到景佑宫后,假传圣旨,将守旧官员和将领传至皇宫,一网打尽,成功发动“甲申政变”,当天夜里清廷就收到了消息,正在他们考虑是否需要征得上级同意才出兵之时,袁世凯便决定先斩后奏,整合手下的部队,向朝鲜皇宫进发,成功击退了日军,在北关庙截住金玉均,救回了李高宗,至此仅维持了三日的甲申政变便宣告失败,袁世凯在这次行动中,不仅因他在事中的勇气,也与事后处理局面的表现息息相关。

“袁世凯当日之谋,实有令人可惊可畏者。”日本记者佐藤铁治郎评论,“真令我日军无从措手。”在袁世凯建议下,李熙先在清军军营里接见各国使节,痛斥开化党屠戮大臣、劫持国王,为清军行动赢得合法性;继而派遣使节前往日本斡旋,还将藏匿在汉城的日本商人、散兵二十多人送到仁川登船回国,不给日方以进一步行动的口实。

袁世凯靠自己的本事维护了清廷对朝鲜的宗主权,粉碎了日本妄图染指朝鲜的阴谋,1885年,年仅26岁的袁世凯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俨然已经成为朝鲜的“太上皇”。

直到1894年,发生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袁世凯见形势不好,才秘密潜回中国,在朝鲜一共驻扎了12年之久,这期间,袁世凯还娶了3房朝鲜姨太太,凭借自己的铁血手腕,牢牢控制住了朝鲜,不止一次粉碎日本和俄国染指朝鲜的阴谋,可谓意义重大。凭借在朝鲜积累的战功和口碑,回国后的袁世凯开始崭露头角,渐渐成为清政府政治舞台上的核心人物之一。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