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科技 >正文

这位工程院院士:攻克世界难题,填补国内空白,拒绝美国合作邀请

2020-11-05 19:40    

他,勤学苦练,从江西农村走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心怀感恩,荣归故里,出钱出力帮助家乡发展建设;他,寄情石油,放弃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机会深入油田一线,填补国内空白。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杰出校友,孙金声。

孙金声,我国水基钻井液成膜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抗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6年获西南石油大学油田应用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一级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以及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孙越崎"能源大奖"等奖项。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刻苦求学,结缘石油

1965年,孙金声出生在江西省于都县的一个小村落里。虽然家贫,父母却一直鼓励孙金声多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孙金声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无论刮风下雨,从未旷过一节课。

1980年,孙金声所就读的教学点撤销,他转入邻乡中学就读。囿于乡村师资力量薄弱,孙金声第一次高考失利,并于次年转入县城中学就读。经过不懈努力,他从初入学校的倒数第二,一路跃升至全班第一,并以超出录取线40分的成绩升入大学,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

孙金声夫妇与父母在一起

为了让孙金声顺利入学,家里人四处借钱,终于让孙金声踏上了求学之路。后来,他又考上了研究生,乡里人敲锣打鼓地到孙金声家里,专门奖励了200块给他,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让孙金声感念至今,事业成功之余不忘出钱出力帮助家乡发展。

1988年,孙金声研究生毕业,考虑到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留学的高昂费用,他选择了先工作,而这一选择,也使他与石油结下了近30年的不解之缘。刻苦钻研,科技强国

鉴于工作期间的突出表现,孙金声陆续收到剑桥大学、麦吉尔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可就在此时,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在新疆塔里木打响了,孙金声选择放弃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求学,远赴新疆,参加油田会战。

然而,油田现场远比想象中的艰苦得多。很快,孙金声就发现油田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的模拟演算差距非常大,"理论上这口井我们能打,但在现场无论我们怎么尝试也打不出来。"有一次,我国和美国同时在墨西哥的同一区块同样钻井条件下打井,但钻井速度上却不及美国人的1/3。"为什么美国人的井就比我们的打得快呢?"孙金声发现美国人将一种特殊的材料加入到钻井液中,能够在钻头表面形成油膜,有效防止钻屑吸附钻头,极大地提高了钻井速度。

当他们向专利权方——美国某大学提出合作开发这项技术时,对方却开出了200万美元合作研究的天价经费。在强烈的爱国、强国情怀的提醒和激励下,孙金声和他的团队在五年后终于研制出应用效果远超过前者的技术。美国公司闻讯后,又反过来想与中国合作深入研究,孙金声断然拒绝。

"我们要有怀疑精神,努力探求真理。要知道,在未知的科学领域,即使名声在外的专家也不见得全对,科研攻关最重要的还是靠团队协作去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孙金声在工作实践中找到了科技带给生产无限动力的秘诀,也强化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报国的强烈情怀。

迎难而上,填补空白

2004年,中国石油集团准备钻我国当时陆上最深的一口风险探井,莫深1井——该井所在地区深部地层预测压力系数为2.12,预测井底温度为204℃,抗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成为超深井钻探成败的关键。然而,与此对应的是我国油基钻井液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落后,处理剂材料品种不全,难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孙金声迎难而上。十几年来,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工作,经过艰苦攻关,最终揭示了钻井液抗超高温机理,发明了抗温达240℃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确保了莫深1井于2016年8月按期开钻。同时为国内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提升了我国深井钻井技术水平及我国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勘探目标向高温高压深部复杂地层快速拓展,复杂结构井成为21世纪高效开发低渗透、非常规及海洋复杂油气的新型钻井方式和主要技术发展方向,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和储层损害成为亟待解决的两大世界性难题。

过去,国内外传统解决方法是采用沥青和超细固体颗粒进行物理封堵,并配合化学抑制技术。而孙金声则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创立水基钻井液成膜理论。他在国际上首次研发成功化学成膜固壁与保护储层钻井液技术,开辟了通过化学成膜稳定井壁与保护储层的研究方向,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深井井壁坍塌、漏失和储层损害重大技术难题。稳定井壁、储层保护方法从有选择的物理封堵升级为非选择的化学成膜封堵,行业核心技术因此实现了升级换代。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这句话却并不适合科研。在孙金声看来,做科研是"自古华山一条道",只有不停地去尝试,一直走到最后,才能成功。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孙金声一样,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为我国发展辛劳付出的科研工作者,才让我国始终处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创下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而他的精神,也将激励西南石油大学的广大学子奋勇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中国工程院官网、凤凰网、西南石油大学校友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