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航空 >正文

沦为低效“组装工厂”!印度就战机研发向俄施压

2017-12-07 15:59    

俄罗斯《独立报》7月4日发表尤里·尤里耶夫的文章《新德里在战机研发方面对俄施压》称,印度国防部发言人宣布,近年内将在果阿邦的汉萨海军航空基地,为"超日王"号航母的米格-29K舰载机建造维修及养护工厂。主要维护对象是战机的RD-33MK发动机。

《印度时报》援引总监察及审计员的报告称,自2010年起接收并列装的米格-29K舰载机中,有62%的发动机存在严重结构缺陷。此外,现有战机的战备率仅为21.3%至47.14%。印度从俄购买了两批次共45架米格-29K,总价22亿美元。

印度总理莫迪一直呼吁国民支持他有关实现现代化、高科技含量武器装备生产本地化的理念。一言以蔽之,他是"印度制造"的拥趸。因此,有媒体报道说,在与俄围绕第五代战机项目开展合作时,印度将提出必须全面转让所有技术的条件。

印国防部消息人士称,这一决定是在最高层作出的,希望不要重蹈与俄苏霍伊飞机军事工业集团交易的覆辙,印度花了85亿多美元,但对于本国战机的研发毫无显著帮助。从俄购买的272架(已列装240架)苏霍伊战机中,虽然绝大部分是在印度斯坦飞机公司组装的,但所有零件皆从俄进口,本土公司并不能独立生产。非但如此,在本地组装一架战机,比直接从俄整机进口要多花1500万美元。

虽然莫斯科一直在向新德里施压,要求尽快签署第五代战机联合研发及生产的最终文件,但印度并不着急。因为有前车之鉴,它希望弄清自己究竟能从这份250亿美元的合同中得到什么。除性价比指标外,新德里还提出了两大要求:首先是俄方必须全面移交技术,包括"源代码",以便印度未来能独立升级战机并配备新式武器;其二是合作项目应当直接促进印度自身的第五代战机研发项目(即先进中型战斗机项目),后者的先期工程已拉开帷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