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田径 >正文

【上海体育追梦70年】11年前他掩面哭泣,对于体育他执着而又热爱

2020-11-15 03:47    

“情愿倒在场上,

也不愿意这么黯然失色地离开运动场。”

—— 孙海平

《上海体育追梦70年》——孙海平

在《上海体育追梦70年》的节目中,孙海平说了这一句话。的确,这样的感觉没有人比他来的更为深刻。2008年在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赛后发布会上孙海平掩面痛哭,说刘翔一直在玩命。殊不知,他的弟子们对于体育的这份热爱几乎都来自于孙海平的执着。

时至今日,在这些年的执教生涯中,最让孙海平难忘的事情依旧是刘翔的那一次退赛。回想起来,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而在这最难过的时候,正是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以及对于体育的热爱一直鼓舞着他,令他重新燃起斗志。

开始从事教练岗位同样也源于孙海平对于体育的执着。运动员期间,孙海平每天的训练量很大却一直出不了成绩,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田径队到访中国之后,更是让孙海平看到了差距。此后他便潜心钻研,下决心一定要把运动员的成绩科学地提升上去。

最后他意识到,原来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运动理念,通过大量学习,孙海平将执教方法从苦练改为巧练。作为孙海平的第一批运动员,陈雁浩在他的指导下拿到了亚运会的冠军,而当时训练量只是孙海平运动员时期的一半。而从之前的刘翔,到现在的谢文骏,他们的训练负荷和训练时间相较于陈雁浩时期又减去了一半,成绩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正是在孙海平的不断研究之下,中国田径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拉长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