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乒乓球 >正文

小球大乾坤|王励勤:乒坛“常青树”的成功秘诀

2020-11-20 22:21    

王励勤家的柜子里,珍藏着一块白海绵,上面标记着生产日期、批号以及他的名字。现在这款白海绵,早已绝迹。那是王励勤反手第一次改技术时,红双喜为他量身定做的。

无论是红双喜的白海绵,还是红双喜“狂飚王”底板,记录着王励勤30年乒乓生涯中,一次次遭遇低谷后爬起,重新上路的过程。

图说:王励勤 红双喜供图

王励勤的球风,是干脆利落、力大无比的,他对待乒乓的态度,是坚决的、执着的,但他的心思,又有着上海男人独特的细腻和缜密。

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他能成为中国乒坛“常青树”的原因。

冠军 不那么简单

6岁打球,13岁进上海队,15岁进国家队,王励勤的父母,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原本要被送去学钢琴的儿子,会培养成乒乓世界冠军。

1996年第一届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年终总决赛,王励勤一鸣惊人。他和阎森这对“菜鸟”组合,摘取男双金牌,当时,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双冠军孔令辉、刘国梁,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双冠军王涛、吕林先后出局。

不过,王励勤在国乒的第一阶段职业生涯,起起伏伏,波动较大。在当时国乒阵中,他是被球迷既坚信过、又质疑过的选手,也曾被主教练蔡振华劈头盖脑当众批评过。如今回忆起来,王励勤承认,自己当初也是“年少轻狂”,“年轻时的我,既在意外界的看法,又特别固执己见。不太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有点排斥。”

图说:王励勤(右)和闫森 资料图

2000年,王励勤22岁,他开始学会调节自己,也愿意跟教练敞开心扉。王励勤说,悉尼奥运会男双冠军,是他整个职业生涯记忆最深的时刻。“当时我和阎森战胜了刘国梁和孔令辉,难度可想而知,这个奥运冠军,让我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更有信心了。”夺冠后,这个1.85米的小伙子站在场边泪流满面,酣畅淋漓地宣泄着自己的情绪。的确,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冠军,2001年大阪世乒赛,王励勤终于夺得了梦寐以求的男单冠军。

图说:2001年,王励勤首次捧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奖杯 新华社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