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今天,一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民兵队伍成立了!

2020-11-21 16:51    

6月30日上午

在马旭老人的家乡

一支以她名字命名的民兵队伍

——木兰县马旭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成立

今后

这支民兵预备役队伍将以马旭精神为榜样

在医疗救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授旗仪式上

马旭亲手将一面印有

“马旭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的红旗交到

民兵连长梅爱华和指导员李新华手中

吴婷代表全体民兵连发言

一定以马旭同志为标尺

勤奋刻苦、深钻细研、努力提高救护本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一定不负马老重托

做一名合格的木兰女兵!

她叫马旭

来自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

是一名空降老兵

她很平凡:

2018年9月13日,湖北省军区第七干休所离休老干部马旭和老伴儿,与另外两名地方同志一起到银行给一个很远的地方捐款。

由于二老年数很高,且捐款数额巨大,银行工作人员一度以为老人遇上了电信诈骗,百般劝阻她,最后甚至叫来了警察,经查证才确认是虚惊一场,马旭夫妇当真是要把全部积蓄1000万,都捐给家乡用于公益事业。

她又很不平凡:

她参军入伍72年,跳伞140多次,创造了3项中国之最:第一批跳伞的女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和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

为减少空降训练伤病和风险,她与老伴从1983年开始,潜心钻研医学科研,在军内外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

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研制的“充气护踝”“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她很富有:

她与老伴一辈子省吃俭用,工资加上著作版权收益和专利等,30余年攒下了千万积蓄。

她又很“拮据”:

老两口无儿无女,离休后放弃了部队安排的住房,居住在郊区的一个极其简陋的小院里,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墙皮剥落,客厅吊灯也年久失修,沙发露出破麻袋和棉絮,二老共用着一部用了十多年的翻盖手机。

马旭自认为最好的一双鞋,是一双仅值15块钱的靴子,老两口从未去商场为自己额外添置一身衣裤,身上穿的从来都是部队配发的衣服。

马旭说:

“有人觉得我们日子过得苦,有人觉得我们自己太抠门了,但我觉得拥有知识就是拥有财富。

买书我舍得,只要有好书我就想办法买了,多少钱我也买。我把我毕生的积蓄都回馈给当年送我参军的故乡。

不为别的,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获得知识的力量。

乡情:最想念的是家乡的水

车过大桥,老人提出下车看看家乡的松花江。不想,她笑着笑着竟痛哭失声:“现在看见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青山绿水,人人都是笑脸。我走的那会儿房倒屋塌,侵华日军留下了大片无人区,这也是我想拿起枪去战斗的原因。”

在马旭的行囊里,有一件红色泳衣。马旭说,她特别想到松花江游游泳。木兰县就坐落在松花江畔,松花江承载着老人太多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她就常想去江里游泳,可妈妈不让,她就总偷着去……

乡亲:最好的都想给亲人们

行囊里还有一个“大件”——四箱橄榄油,这是老人带给乡亲的“礼物”。“捐的钱原来存在银行,因为是大额储蓄客户,银行就送了我这些油,我一直琢磨回到村里,能给大家带点啥礼物,想来想去这四箱油可以带回去。”

乡娃:最高兴的事是看到可爱的孩子们

“少年强,中国才能强。我过得清贫些没关系,吃喝玩乐只是一时欢愉,如果个人的萤火微光能对社会、对他人,尤其是对家乡有一点帮助,就是最有意义的事。现在,我的内心很富足……”

回到家乡,最高兴的事是什么?老人回答:最开心的,是回到木兰县人民小学,看到可爱的孩子们,看到他们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平整的操场上奔跑,真好!马旭老人说,如果翱翔蓝天是她的初心;那帮助家乡,特别是帮助家乡的孩子们,就是她义不容辞的使命!

6月29日,马旭夫妇来到了正在建设中的马旭文博艺术中心,两位老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艺术中心的施工企业和建设者也被感动鼓舞,他们争分夺秒,精心施工,确保用好每一分钱,县住建、教育、电业、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工程推进过程中主动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无论走到哪儿

家乡永远是她的牵挂

少小离家

乡音无改

曾经勇冠巾帼

如今再让世人惊叹

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

灌溉一世的乡愁

你毕生节俭

只为一次奢侈

耐得清贫

守得心灵的高贵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马旭颁奖辞

(中国民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