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记者再走长征路|一座承载着长征记忆的红军桥​

2020-11-24 17:38    

记者再走长征路|一座承载着长征记忆的红军桥​

■中国军网记者杨凡凡

一份深情,缘起一座木桥铭刻过往、经年不变;一次远征,因一场会议迎来转折、看到曙光;一份寄托,植一种情怀代代承传、化为信仰。

侗乡之都,红色黎平,一个个长征故事、一段段红色传奇在这片热土传诵、颂扬……

黎平会议纪念馆。中国军网记者杨凡凡摄

黎平县,位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汇处,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它是红军进入贵州的“第一城”,也是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黎平会议”的地方,又称“曙光之城 ”。

黎平会议纪念馆。中国军网记者杨凡凡摄

7月8日,中国军网记者跟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来到这里,追寻前辈足迹,感悟那段如火如歌的峥嵘岁月。

一座桥铭记一段历史,一座桥传承一种精神。

贵州黎平少寨的红军桥就是这样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桥。当年,这是红军冲破了敌人层层封锁线后、进入贵州后走过的第一桥。“我从五六岁起就开始听前辈们讲这座桥的故事了”,少寨村45岁的村民石远昌指着不远处的红军桥告诉记者。85年前从湖南播阳出发的红军,就是经过此桥进入黎平境内的。

红军桥。中国军网记者杨凡凡摄

1934年12月,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拦红军进入贵州,提前把桥拆毁。当时正值隆冬,红军先头部队到达八舟河岸时,因水流太过湍急,一时被挡住了去路。

为寻找材料修桥渡河,同时也为了让侗乡群众真正了解红军,部队决定暂时驻扎下来,一边开展群众工作,一边进行休整,筹集木料架桥过河。由于前期国民党的造谣宣传,当地老百姓对红军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年轻壮劳力跑进山里躲避,只留下少数老人守寨。面对这种情况,红军战士主动找来寨子里的留守老人耐心讲解党和红军政策,并打开地主的粮仓,给贫苦村民分发粮食。

一名叫吴之焕的村民看到红军队伍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便自发跑到山上向乡亲们做解释动员工作,劝他们回家迎接红军。后来,吴之焕又找来村中众人,商量帮红军修桥的事情。他说:“红军是我遇见的天底下最好的队伍,红军来到我们寨子上,不但不拿我们的东西,还把地主的财物分给我们。我们要记住红军的这份恩情,一定要想办法帮红军把桥架好,让红军顺利过河。”

经过一番动员,群众纷纷扛着自家的门板,拿着架桥工具来到河边,同红军指战员一起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修桥。

“红军人多,他们把石头放进大筐里,塞满后就沉入河里,高出河面后就在上面铺上木板,搭成便桥过河。”村民告诉记者,当时搭桥过程中,木板不够了,村里的老百姓就背上背篓,上山砍树。就这样,一箩一筐,一石一木……几天后,侗家儿女和红军携手,建起了这座木桥。

雨后的红军桥。中国军网记者杨凡凡摄

红军走后,当地村民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和军民鱼水情谊,就把木桥称作“红军桥”。

红军走后留下的木桥,成了百姓们每天过河的必经之路。来往之间,85年时光穿梭,经过岁月洗礼和风雨冲刷,“红军桥”并没有变得那么脆弱,这背后自然离不开这群常年维修与保护这座桥的人民群众。

“修桥的传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因为老一辈人始终忘不了这一支不一样的军队!”村民石远昌告诉记者,黎平这里夏季多雨,一到汛期,河里的水暴涨,“红军桥”常被冲毁。“最多的一次我们一年修了四回”。

这些年,只要是“红军桥”损坏了,村民们就自发组织起来,一次次将桥修补好。84根木条、24根桥墩,村民们也数不清楚到底更换了多少次、修了多少回。但不为其他,只为珍藏那段珍贵的记忆。一座桥,铭刻着一代代侗家儿女对红军将士深深的怀念。

新修建的红军桥。中国军网记者杨凡凡摄

“桥通了,我们的日子更好了!”

历时一年零4个月的建设,2019年7月8日,“新红军桥”竣工了。新旧两座红军桥相距不远,隔水相望,它的建成,连起了村民们走出大山、告别贫困的希望。老桥行人走路,新桥通车跑运输。当下,村民们依旧坚守着护桥修桥的初心,同时更在努力奋斗着、追求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刘秋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