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汽车 >正文

外媒:大变天!中国做了西方人做不到的事,中国汽车工业迎头赶上

2021-11-05 06:44    

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很喜欢德系车,在中国人的传统印象里,德系车都是高质量的代表。从桑塔纳到帕萨特,再到奔驰、宝马、奥迪,德系车始终占据着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提起汽车,大家都会觉得中国车的质量差,任何方面都无法与汽车工业强国比肩。但是,近日有欧洲媒体刊文表示:中国人更具有长远的目光,他们跳跃式地跃过了传统汽车领域,在“未来领域”逐步领先了西方汽车强国,当西方依旧靠着老牌技术生存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在新能源领域有了西方人没有的技术,这迫使德国和美国在内的汽车强国,不得不低头向中国采购汽车。

中国成为欧美高端汽车“新故乡”

我们都知道,近些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并且一气呵成地坐在“全球最大最活跃的汽车市场”的顶端,无国能敌。而庞大的中国市场,也以其巨大的魅力,吸引这包括大众、奔驰和宝马在内的德系车涌向中国。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仅2016年一年,德系车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就突破了499万辆,其中,汽车在中国本土生产的销量为451万辆,占中国车市总量的21.7%,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很高调的超过了欧美本土市场,成为了西方汽车品牌的“新大陆”。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西方人(包括德国人)对本土的汽车“相当冷漠”。以我在欧洲的观察发现,欧美人更愿意买的是低廉的普通车型,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喜欢高端,而且对品牌和所谓的性能也不感冒,车能开就可以了。或者简单来说,可以这样理解:西方街头好车比较少,中国街头好车比较多。所以如果你作为欧美汽车品牌负责人,肯定是不会放弃中国这块“蛋糕"的。中国汽车“口碑”在欧美很差

在前些年的一则报道中指出,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对华晨骏捷汽车进行严格的碰撞测试,测试结果让欧洲人大失所望——0分,而结果的报告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西方人“取笑”中国汽车的“铁证”。德国的权威媒体《经理人杂志》公开的文章中指出:当“汽车”和“Made in China”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西方人多半会想到“廉价和劣质”,这也不奇怪,因为在早期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在仿版山寨西方的汽车,而且质量把关没有系统审核,这样的举动让西方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和品质保障问题都产生了巨大的质疑。

中国“跳跃式”赶超,引发欧美媒体恐慌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事情好像开始反转了,随着中国的产业转型和社会工业的进一步升级,再加上中国制造2025的实质性改革的成功推动作用,中国的汽车,也不再是以往的“山寨品”和“低廉品”了。

而前些日子,德国的《汉堡晚报》最近的一篇叫《汉堡人将从中国运来上千辆电动运输车》的文章,让德国这个传统的、世界公认的汽车工业强国“炸开了锅”。

文章中明确指出:“西方人不应该再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因为如今摆在面前的事实是,德国新能源汽车还在沉睡的时候,中国品牌早已先行一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统治了世界”。

文章还着重强调了:“中国的未来汽车,不仅没有嗡嗡声、没有咔嗒声,甚至没有振动声,这样的技术是西方人还没有的,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给人的感觉只有安静和舒适。一旦你开过来自中国的电动车了,就会中毒,并且爱上中国制造。”

而德国的一家Maske汽车长期租赁公司的老板Andreas Maske先生在体验中国上汽大通EV80时早已“中了毒”,直呼“中国汽车是个神话”。他最着迷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加速阶段,她表示:“中国的新型汽车在起步的时候,仅仅在几秒钟之内就加速到了50km/h,把许多的保时捷都甩在了后面,这太不可思议了。”

文章中还反复强调了:这真的不是“德国制造”,而是“中国制造”,而Maske也表示:“中国人赢了,德国汽车工业完全错过了这个级别的商用电动运输车,中国很可能在未来的汽车市场抢夺西方的份额”。

Maske这位来自德国汉堡的汽车“大佬”表示,自己本来对西方的技术和产品的信心很足,但是当他三年前为客户寻找电动运输车时,他特地找了戴姆勒、大众等本土企业,却不料,发现自己处处碰壁。在未来领域,西方几乎属于空白,没有企业会像中国那样去着手发展未来领域,他们似乎还沉浸在传统领域里,所以他们不紧不慢地(戴姆勒和大众)回复我最早在2019年才能提供首批车型,我必须慢慢等待。”

不过,Maske先生和他的公司并没有放弃,他们最终在中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车——上汽大通EV80,而且他们一买就是200辆。中国汽车成为力压“欧美日”品牌的新星

最近几年,欧美的汽车市场异常重视环保出行,但很多欧美本土企业没有相应的技术(或者技术起步晚)和足够的市场灵活度,西方的传统汽车企业在这一场变革中逐步显得“后力不足”,被中国新能源汽车占了上风,在欧洲新能源车市场,与欧系、日系品牌直接竞争的一个佼佼者,叫“中国汽车”。

有德国媒体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德国电动车领域的起搏器,德国必须注意到中国的强势追击。

而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除了家用电动车外,中国的电动公交车也已经席卷世界。在英国伦敦,除了传统的双层巴士外,街头跑的最多的是来自中国的电动公交车,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法国、意大利、美国、奥地利、德国等传统的西方汽车制造业强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坐着中国制造的世界级汽车看世界,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留言

继续奋斗,努力前行,发现不足,做更好的“Super China”!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