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日本的教科书审查制度究竟是怎样的?

2021-11-05 09:38    

作者: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担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赵亚夫老师)

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第三次改革。1984年,临时教育审议会根据少子化、逃学和校园暴力、学力下降和学习无力症、考试中心主义、缺少个性和创造性等现状,要求适应国家由“贸易立国”到“科技立国”的政策调整,学校教育也必须由学历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由“知识中心主义”转变为“人本主义”,强调更新知识、重视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这次改革对社会科而言,最大的变化有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的综合程度提高,初中的课时趋减。比如,1978年历史是140课时/年、地理是140课时/年、公民是105课时/年,到1998年减到105、105、85;2008年仅调整了公民科,课时增加到140/年,历史和地理不变。二是1989年“解体”高中社会科,分设“地理历史科”和“公民科”。前者由世界历史A、世界历史B、日本史A、日本史B、地理A、地理B组成;后者由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组成。其中,从“世界历史AB” 中必修一门,从“日本史AB”、“地理AB”中必修一门;必修“现代社会”一门或者是“伦理”与“政治·经济”二门,其余为选修。这样,历史学科得到加强,特别是世界历史成为必修,反映出日本政府对国民的全球视野有了标准。关于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三是在强调爱国心的同时,将“日之丸”和“君之代”纳入义务教育,在历史内容中增加了东乡平八郎这个敏感人物。

调整以后,历史教育的视野被拓宽。义务教育强调对文化圈的理解,历史学习既不是传统的系统接受,也不是零碎的片段的记忆,而是以地域文化圈为主线,要求把握地域文化特色。高中历史则更加专门化、弹性化。历史A为近现代史,实际突出日本历史的位置和学习价值,“我是日本人”的意识得到加强;历史B为通史,使“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的观念有了具体的历史意识支撑。

概括地说,从1978年到2006年,历史教科书基本风格大致成型,特点越来越鲜明。一方面日本国民历史意识的基础越来越宽广,看历史的视角越来越多样,另一方面在宽广和多样的同时,也容易使自己应承担的战争责任显得无足轻重了。

所以,政坛的保守派和民间右翼势力,利用历史教科书转变所谓“自虐史”的企图格外扎眼。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清醒,不能简单地把“教科书问题”和政治混为一谈。因为本来日本就不存在什么“自虐史”,能够正视自身战争错误的教科书很少,而且也只是部分提到侵略而已。“自虐史”夸大了日本教科书保持“客观叙述”的传统,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加入日本传统的价值观的东西。其中,不乏颠倒黑白和居心叵测。问题是,我们需要慎重分辨诸如战争内容处理这类敏感问题,与复杂的学术背景和国民教育通则之间的关系,否则,就容易失去批评的立脚点。

教科书审查制度 1945年11月,日本文部省设立公民教育革新委员会,着手新的公民教育。1946年8月,内阁设立教育革新委员会,宣告教育改革正式开始。1947年3月,日本政府公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1947年5月,《日本国宪法》实施。据此,1949年2月,文部省颁布《教科书审定标准》,国家的教科书制度实行审定制。

到目前为此,世界上实施四种教科书制度:任选制最为自由,选择权在学校甚至教师个人,如英国;认定制也相当自由,由地方推荐或认定(州),选定权在学校和教师个人,西欧、北欧、美国多是采用这个制度;审定制是由出版社组织编写教科书,政府主管部门认定通过后,地方只能选用政府审定通过的教科书;国定制则完全由国家控制,没有任何自由度。显然,日本采用教科书审定制是历史性进步。

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出台,遵循严格的审定程序。首先,由民间出版社组织编写,编写者一般由知名的大学教授牵头,成员既有大学的专门研究者,也有中学历史教师。然后,出版者向政府提出审查申请,政府指定教科书调查官(几十人)做文字、印刷等方面的初步审议,并做成报告书提交给“教学用书审议会”;该审议会将报告书首先提交给学科调查员(数百人)审查;学科审议委员在此基础上进行终审。期间,学科调查员、学科审议委员要分别听取教科书调查官的答辩。如果需要修改,由政府向出版社下发通知,直至审定合格。最后,政府批准使用。

实施审定制的目的:一是避免教科书成为政治工具以及受到权力者的利用,二是排黜划一的内容,顾及教育的实际效果。

当然,政府聘用的教科书调查官与民间的教学用书审议会之间,需要保持平衡。政府不可能一意孤行,民间也不可能完全置政府的意见于不顾。所以,双方都强调教科书要依法编写,质量上也不能粗制滥造。

六十多年来,历史教科书逐渐确定在8、9套(初、高中各有不同版本)的范围,并形成了稳定的使用区域。比如,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著名出版社有东京书籍、教育出版、清水书院、帝国书院、日本文教、自由社;高中历史教科书除上述出版社外,还三省堂、山川出版、第一学習社、桐原书店、明成社等。

总体看,日本通过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重回资本主义阵营以后,自由主义势头就慢慢减弱。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历史教科书问题逐渐增多。比如,

1965年,东京教育大学教授、高中《日本历史》教科书执笔者家永三郎状告政府“教科书审定”违宪,揭开了长达32年的“家永三郎教科书诉讼案”的序幕(民间形成声援运动)。其诉讼要点:政府妨碍学术自由,修改侵略史实。家永的诉讼前后三次,状告的对象分别为国家、文部大臣、国家。1997年8月29日,日本东京最高法院最后判定家永三郎教授部分胜诉。

1986年6-9月,文部省在审定高中《世界历史》和《日本历史》时,又将日本对其他国家的侵略写成“进出”。尽管在日语中,“进出”也有侵入的意思,但是与“侵略”一词相比,毕竟是有意含糊战争的性质。其后,一些政府官员接连出言不逊,用“进出”试图将侵略战争及海外殖民地合法化的意图已昭然若揭。

1996年12月,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成立,其宗旨便是纠正战后的“自虐史”。2000年,扶桑社出版了编纂会的《新日本史》;2006年,扶桑社又出版了编纂会的普及本《新历史教科书》。两部教科书在审定过程中,都打回修改,但最终还是通过了政府的审订。使用该教科书的初中生,由最初的200余人上升到现在的1000余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