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旅游 >正文

郑州这个红石村落因有华夏第一圣人名扬天下

2021-11-05 10:35    

文/李海霞 傅海明 雲涛摄影/杨正华

“中国传统村落”——石洞沟村位于荥阳市高山镇境内,距河南省省会郑州约50公里,东距荥阳市区约25公里,西接巩义市,是一个“天人合一,世外桃源”的自然山水村落。石洞沟村属于豫中典型的古村落,虽处群山之中,但却紧邻东西交通要道,周边有大块良田,又有溪水流经,远离城市,有世外桃源韵味,几百年前农耕时期,便有先民居住此地。石洞沟所处之山为大伾山。村中有溪,又作田鄤溪澄古川。鄤溪北流,注入汜河,北流入于黄河。村落选址讲究、环境优美,格局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灵魂,明清传统建筑空间丰富,序列感强,优美壮观,生活气息浓厚。走在村落中给人一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其环境之美,是择地而居的上好场所,适合人们安居乐业。

依山傍水,“龟地”格局。石洞沟位于豫中地区黄土台塬地,由三河岭及部分平原组成。东西南三岭环抱全村,中央为平原,村落四面环山,一面临水。村子周边地势较高,形成“龟地”的风水格局。

石洞沟村古民居有记载的大多是明朝洪武四年以后建造的,距今六百五十年左右,石洞沟村群山环拱,村民依傍贯穿村东部澄古川河岸建宅院,中为盆地,利用河中鹅卵红石建房,四周利用土山打窑洞,利用鹅卵红石裱砌山面或者窑洞居住,清一色的红色鹅卵石砌的房子掩映在绿树丛中,堪称中原民居一绝。

愚公桥

石洞沟村名的来历有个传说,古时候,“圣母”骑马曾到过这里,看到这里风景秀美,正迷恋此处,一不小心骑马走到了河溪之中,潺潺的溪水被马蹄这么一踩,水花四溅,打湿了“圣母”的马镫。这个地方因此得名湿镫沟,这条河溪也因此得名镫川河。后来,这里的居民就近取材,取河中的石头垒砌房屋,为书写方便改名为石洞沟村。

如今的石洞沟村,尚有大量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依附案山建有河东明清古民居群,依附蝎子山建有南街明清古民居群,依附蜘蛛山建有林门明清古民居群,三个连片明清古民居群超过180户之多。2016年12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7部门联合发文,公布第四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石洞沟村成功入列。

古巷幽幽

众多古建筑里,保存最具完整的就属商相祠了。它坐落在村子之北偏东,因为村中75%为傅姓,村民称之为傅氏祠堂,祠堂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家庙”。里面供奉着傅氏先祖商代丞相傅說。祠堂坐北朝南,面积约八亩,高约九丈,整个祠堂利用土丘以砖石砌成。通往祠庙大门的是二十四级台阶,寓意为二十四孝。据传当地县令来到商相祠拜谒,均是一步叩头,拾阶而上。在祠堂门下方,台阶两侧,各有小庙两孔,据说,台阶西侧供奉的是郊禖,是帝王求子祭拜的神灵,台阶东侧供奉的也是一方神灵洪山。登上二十四级台阶来到门前,抬头便看到一块“良弼家风”的匾额。据说此匾是商二十二代皇帝武丁为褒奖傅說贤良、忠诚、厚道所赐。据傅氏祖传:在商相祠外经过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对“良弼家风”匾额顶礼膜拜。大门对联书:“德比唐虞前诏百王道统,泽流孔孟后开万代儒宗。横额:文官之祖”。另双对联,靠外第二幅:“說命三篇乾坤定,版筑甲骨青铜铭”。

焕文阁

据介绍傅說是比孔子大约早800年的商朝武丁王时期的宰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奉的“圣人”。明嘉靖手抄孤本汜水县志载:傅說,商名贤,汜水人也。城西傅岩涧,涧水坏道,创版筑术筑路。傅說版筑处,城西十里傅岩孙村。清乾隆三年,汜水县令许勉燉著“傅岩里商相祠堂记”曰:予初莅汜水,观邑志所载,城西傅岩里,旧有商相祠,久废。清嘉庆二十二年,商相祠修葺,时任广东茂名知县后任顺德知县、开化州知府王勋臣撰文“重修商相祠堂记”。此碑刻2012年出土,现存商相祠碑廊。傅說,曾在傅岩山一带和许多奴隶一起劳动,在征服洪水泛滥时因发明“版筑术”而闻名遐迩。商朝经过两代君王传位给高宗武丁,武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确切记载的君王,是商朝第22代国王,是一位很有抱负的贤君。他继承王位后,一心想复兴商朝,做一个像先王成汤那样的国君。他想,商先王成汤能灭夏桀,是因为有一个好帮手伊尹,自己要复兴商朝,也要物色一个像伊尹那样的帮手。于是,他在登上王位后,对朝政上的一切事情暂不发表政见,全托给前朝的老臣甘盘等去处理。自己则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访贤求才,积极寻找将来能辅佐他的人。当他得知傅說有贤名时很想马上把他召到朝中,可傅說出身低贱,迅速提升必然引起贵族的极大不满,因此武丁王便假托“天命”,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說…… 举以为相”。并赐姓为傅,傅說为相后极力辅佐武丁王59年,遂使“殷国大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中兴名相。傅說与武丁的对话被称为《說命三篇》,是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宝典。为孔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教义源泉。中国社科院把傅說定性为:中华第一圣人。

商相祠鸟瞰图

进入祠堂院内,通向大殿的主道两侧对称地立着数块石碑,都是近年来新立的,但是新碑旧文,右侧是“圣人傅說”碑,该碑后面无字,是有山西省社科院傅說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幻石撰的文;左侧是“崇俭约”碑,该碑背面刻 写有碑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崇俭约也成为了傅家的家训。

商王祖庚敕封商相祠

靠近大殿的前方两侧还相对立着两块石碑,右侧是《谱记序》碑,上面刻写着清朝康熙三十年间记述的,石洞沟傅氏先民因避隋唐战乱而渡河迁徙山西平阳,至明永乐中州荡平,重回故土发展的历史。可见村子的历史悠久。而左侧则是《傅岩里商相祠堂记》碑,其背面刻写的是《傅岩里商相祠堂记》作者许勉燉的生平事迹。

清代举人祖宅

以前祠堂里石碑很多,因为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后来发展工业建厂需要用石子,就把石碑直接砸碎了拉去用, “文革”破四旧又损毁不少。至今遗留下来的极少,都成了珍贵物件。现在,紧靠西院墙用青石材搭建了一座石碑亭, 在由十六根正方形石柱支撑的长亭里,陈列着近年来在村里重新收集来的一些古代石碑、碑头及残片等。

红石院墙

院内正面建筑就是傅氏祠堂,先祖傅說就供奉在堂内,每逢清明、寒食、春节,便会有数千傅氏族人来此祭拜,以追念先祖贤良、忠诚、厚道之德,继而传为后人,非常壮观。

古道童趣

来到祠堂后可顺着台阶上二楼,二楼有一庙,名为“焕文阁”,庙内供奉着“文昌帝君”,凡是有孩子参加考试的村民,都会前来祭拜,以保自家的孩子榜上有名。此阁建筑风格,明代遗风,清代建筑,砖木结构设计,混砖结构建筑 ,此建筑形式,目前河南省仅存两座”。商相祠地势略高,加上“焕文阁”位于二楼,站在“焕文阁”前登高望远,村中美景尽收眼底,大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之感! 商相祠年代久远,傅氏族谱记载截止目前修葺十次,最早的记载明代县志,再往前宋、唐,汜水县志断代,已无考证。

红石情结

石洞沟村古建筑最为奇特的地方是房墙和院墙都采用圆形的红石头垒砌,冬暖夏凉,结实耐用。有着650年记载的古镇传统建筑的最大特色是:红色鹅卵石建造的房子,垒砌装裱的窑洞和千年不损的院墙与红石筑起的地堑,给人一种原始、古老、厚重 、神秘的感觉,使人留连忘返。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