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在一种动物的排泄物里,唐朝人却找到了黄金,这种动物今天满地跑

2021-11-05 20:44    

黄金,是地球上的普通化学元素之一。不知从何时起,金子已经被人类作为富有与奢华的代名词,千百年来广受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恐怕没有哪种金属,能够像金子一样,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吸引着人们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关注度。无数人的喜怒哀乐,无数人的命运悲欢,都被绑定在这块闪烁光泽的金属之上。

金子在成为人类财富代言人的发展过程中,曾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不论五湖四海,不论五大洲四大洋,世界各地的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金子作为财产的衡量指标。在古代客商进行的远洋商业活动中,各国的语言、习惯千差万别,但只要黄澄澄的金子现身,一切障碍不复存在,金子作为货物价值衡量标准,真正做到了通行天下。

我国古代应用金子的历史也很悠久。殷商时期文物中,就已出现了金子制成的小型器件。此后,随着人们对金子价值的认可,它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到西汉时达到高峰。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到自然界通过淘取金砂、开采金矿等方法,拓宽金子的来源渠道。在形形色色的采金形式中,唐朝一种采金方式最为奇特。

唐朝《岭表异录》记载了一种妙趣横生的“生物炼金法”。广州某县有个金池,大概是临近有天然金矿的原因,水中泥沙含有金砂。但开始人们并不知道。后来有个人在池边养了一群鸭子。又一次,此人在日光下偶然注意到,鸭子的排泄物中貌似有星星点点的金光闪烁,仔细一看原来是真金的颗粒,名曰“麸金”。

此人大喜过望,急忙扩大养殖规模,每天把大量的鸭粪收集起来,又是淘又是洗,居然每天能得到金子一两或半两。这并非夸张,原文是“日得一两或半两”。当然唐朝度量衡与现在大相径庭,一两仅有13克到14克左右,加之纯度不高,所以是可信的。鸡鸭等禽类天生就有吞食少量砂石的习惯,进入肠胃可以帮助磨碎食物,促进消化。

砂石等很快就被排出体外,而金砂颗粒细微,不易排出,在体内积累到一定大小时才会被排出体外,形成肉眼可见的金砂颗粒。这个唐朝的养鸭户最后还因此致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