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房产 >正文

来美国购房,还能套用中国买房的思路吗?

2021-11-06 08:43    

近年来许多大陆的“地主”在美国购房,他(她)们在中国大陆可能有不止一栋房子,是有买房经验的国人,来美国购房,还能套用中国买房的思路吗?1. 买卖频率

在中国:买房,买了基本上没有亏的,房价翻个地涨!买完房,养房没有什么开销。买了房,就想祖祖辈辈的传下去,一般都不打算卖。

在美国:买房,不见得不赔,买完房,地税,管理费开销不小。美国人买卖房的频率很高,谁都不敢保证在一个房子里住一辈子,流动是必然的。所以每买一次房,总是有必要考虑一下这房今后是不是好出手。我已经很习惯在每次帮人挑房时,总是考虑到这房子将来出手会不会有问题?因为如果卖不掉?可能要赔钱卖房了。当然买房子的地段更是重要!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2. 产权与产权保险

在中国:没有产权保险的一说,产权政府也只给70多年使用权,70年以后怎样?反正大家都看不见!那么多人都有房,大家都在心存侥幸,猜想到时候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在美国:买下来如果是拥有产权的房产,你得到的产权就是永久的,只要你不卖。不管是新房还是旧房,既然有产权了,是不是每个产权权益都有保障?因为每份地产在美国建国几百年内,不管是地,还有在地上盖的建筑物(房子,等),经手一定无数次,不敢保证其中没有出过差错,所以就有了产权保险的这个行当。

什么是“产权保险” (Title Insurance)?

用中文通俗的说法就是在房屋的过户时,买一份产权保险,一次费用,保从过户的那天以前的历时阶段,如果有产权的纠纷,保险公司会出钱请律师,提供所有产权问题解决过程的费用。保期对屋主是永远的,直到换主人,保额上线一般是买房的房价数额。对于贷款公司,保的是贷款额度。

3. 在美国购房要避开这些误区

标签

购房是人生大事,在期待成为屋主的兴奋情绪之下,也很容易让漂亮的花园、光滑的地板、整洁的厨房遮蔽了判断能力。因此,购房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下面这五种错误。

过度消费:在找寻房产之前就要确定自己能承受的价格。很多网络计算工具也只是初步估算,应以此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判断,以目前的住房租金为参考,衡量是否有能力支付房贷。也可以先获得“房贷预先审核书”,看看银行愿意提供多少贷款。

期望太高:在计算房贷时,只能以目前的收入为基础,也就是以夫妻两人稳定收入为准。例如刚刚从法学院毕业,不要预期在一两年内立即获得高额收入。即使马上会获得升职加薪,也不要以预期收入作为计算依据。

忽略额外开支:租房时大多只有租金一项开支, 最多加上租户保险。然而屋主便要考虑过户成本、地税、住宅保险、维修保养等开支,还有可能需要支付小区的屋主委员会费用。

未使用房贷意外条款和房屋检验:验房,就是请专业人士来找出那些前屋主不会主动坦承,自己也无法发觉的住宅问题。意外条款,就是遭遇失业、无法获准房贷或者是评估价格不及购买价格时,可以索取事先支付的保证金。

太过天真或过度担心:很多首次购房者过于乐观,认为自己可以修复很多的住宅现有问题,或是忽略了周边环境影响。另一种极端状况就是凡事担心,他们可能并不信任房产仲介,不相信市场参考价格真实性,往往出价很低,多次遭拒后又变得非常不安。

而一旦绕过了买房子的误区,好处还是很多的。不同于租户月月交租,屋主终有还清贷款的一天,房屋可能升值,而且可以得到一些抵税优惠。这么想起来,买房的确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外居乐是由李开复博士的创新工场投资,最懂华人的美国置业服务平台,买房、贷款、托管一站式服务。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