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心理 >正文

“我不是网红,没网的时候我就红了!”做二十年的馄饨是一场什么样的体验?

2021-11-06 09:29    

《花样年华》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场景:在巴洛克音乐里,张曼玉每天换一身得体的旗袍,穿过逼仄斑驳的楼梯口,日复一日地打包云吞。显然,这个小吃弄堂是旧上海情节很重的王家卫特意安排的。

馄饨是上海人的心头肉。那么,做二十年的馄饨是一场什么样的体验? 耳光馄饨的大沽路新店11月18号正式开业,给半个娱乐圈煮过馄饨的老潘坐在新店的一角,跟猎宴聊了聊他的故事。

1992年是改革开放的分水岭,上海也经历着变化,正是这一年,潘南云一家子来到上海,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卖馄饨,只是做装潢。

穷则思变对老郭也不例外,做装潢的收入要维持一家的开销有些局促,于是老潘开始了白天打工,晚上经营馄饨摊的日子。说起当年,老潘只是说难,一锅一瓢一碗一摆就开业了,零零散散的几个客人,耳光馄饨就开始在肇周路一夜夜的上演了。

老潘是无锡人,口味与上海相近。“顾客在吃,顾客也在教你。”老潘很重视客人的意见,一千个人吃馄饨,总会有那么几个厨师、老饕、或是精于此道的家庭主妇,偶尔他们会给老潘一些建议:面皮用这个,馅料加点那个,今天的汤还不错……

2000年左右,耳光馄饨的味道基本固定下来,这个味道一做就是十几年,他说现在味道不会改了,再改就不是耳光馄饨了。

一开始耳光馄饨并没有名字,后来渐渐有人用“你打耳光都不肯放的!”这句上海俗语给老潘一家的馄饨店起了名字。老潘起初觉得这名字太怪,后来大家都在说耳光馄饨,他也就挂起了这个牌子。

讲起肇周路黑暗料理一条街,老潘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当时夜市铁三角:阿婆豆浆、耳光馄饨和长脚面馆,阿婆本来只做早餐,后来肇周路夜宵成了气候,她就慢慢开到了晚市。长脚面馆一碗面做到现在,老板脾气比老潘怪一点点,现在老板应该也有70多岁了。后来阿婆去世,由于道路改造,耳光也搬到了黄家阙路。铁三角的故事在这里停了下来。

开了20年的馄饨,老潘也曾有过厌倦,但对于“耳光馄饨”这四个字,他却怎么也丢不下手。一家人合计着继续往前走,把耳光馄饨当成一份自己的事业去做,一定要是自己的。“我自己游,不管别人什么情况,游到对岸就是胜利。”老潘说到激动的时候会拿起他的手机在桌上比划,仍旧有一股狠劲。

于是这一年安远路店开业,老潘忙了几天几夜,那种艰难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创业初期,不过好在能看到的希望,比当时多了不少。

现在老潘就在这三家店转来转去,但待得多的还是安远路店和大沽路店。大沽路店打烊了,他就去安远路店待到凌晨2点左右,早上7点又去大沽路店开始新的一天。

试营业的大沽路店有三五成群的白领出来解决午饭,聊着他们的生活;也有睡眼惺忪的居民,打包了馄饨回去温润一下肠胃;还有不少独自吃饭的食客,解决着自己的温饱和心事。

一位路过的阿姨在店门前停了下来,退后了几步,手腕上挎着包,艰难地抬起手机,拍下了招牌。或许20年前,她也曾是耳光馄饨最早的客人之一,她记得那一碗汤馄饨搭上一碟偏爱的浇头,再来盘炸猪排的滋味。

馄饨皮是上海特色的偏黄面皮,掺着鸡蛋和色拉油,清甜有嚼劲,光是靠面皮里那一股似有若无的味道就会让人吃了又吃。

馄饨馅里有芥菜和小青菜,它们和肥瘦相间的猪夹心肉完美组合,吃起来既有菜的清香,又有食肉的满足感。

外表金黄酥脆的猪排淋上“康泰黄牌”酱油就变得湿漉柔软,咬之前吸上一口,尝到了混着酱油和肉香的滋味之后,就是被打了巴掌,到嘴的肉也不能放。

这是耳光馄饨的编年史,而它要开始新的旅程了。

餐厅信息如下

耳光馄饨

地址:大沽路421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