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吉普赛人去哪儿了?

2021-11-06 09:31    

吉普赛人天生就是流浪者。

提到吉普赛人,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印度电影《大篷车》中的场景,主题曲《拉兹之歌》更是耳熟能详。

2010年7月28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召开内阁会议讨论法国治安问题,决定在3个月内拆除法国境内非法修建的600多个吉普赛人营地中的一大半,并将“非法滞留”的吉普赛人遣返。

这一决议受到国际社会一片口诛笔伐,人们对吉普赛人的命运再次给予同情。

1.民族起源

吉普赛人英文为Gypsy,字源为“埃及”(Egypt)。他们称自己为罗姆(Rom),原意是“人”。

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弗拉明戈人,俄罗斯人称他们为茨冈人,阿尔巴尼亚人称他们为埃弗吉特人,伊朗人称他们为罗里人。

希腊人称吉普赛人为“阿金加诺人”(Atsinganoi),是“贱民”的意思。

根据这些线索,学术界通行的看法是,吉普赛人最早生活在印度西北部、血统属雅利安人。

5-7世纪之间,他们出现在伊朗;10-11世纪,他们经过中东到达巴尔干半岛;15-16世纪,吉普赛人已散布于全欧洲。

吉普赛人从未建立过自己的国家,他们恪守其民族传统,刻意与主流社会保持距离,因此在任何地方都被看作是“二等公民”。

2.被歧视的吉普赛人

15世纪末,德国驱逐境内的吉普赛人,违者格杀勿论。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采取同样的驱逐政策。反吉普赛的理由大致是:传染黑死病、鼠疫、霍乱,偷窃,行巫术,他们甚至被认为替土耳其人当间谍,还被当作犹太人的亲戚,凡此种种,都是敌视他们的罪名。

从此,吉普赛人就不断地从一地迁往另一地,栖息的地方总是在隐蔽的荒乡僻野。

最大的悲剧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吉普赛人的迫害。

希特勒的目标之一是建立“纯雅利安人”的国家,其他民族都是劣等民族。从1936年起,德国的“种族法”已涉及对吉普赛人的排斥,全面性的迫害则是从1942年12月16日开始的。

这一天,纳粹德国内政部长赫姆勒斯亲自签署了一份全面逮捕吉普赛人、混血吉普赛人、非德国的吉普赛人亲戚的命令书,它下达给当时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

吉普赛人因而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他们大部分被关进集中营并死于非命。据估计,战争期间,死于纳粹政府种族法之下的吉普赛人可能在50万左右。

二战后,吉普赛人依旧受社会歧视,每当经济不景气时,最先被裁员的总是吉普赛人,因此失业的吉普赛人非常多。

3.“卡门”哀歌

《卡门》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创作的短篇小说,它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普赛女郎卡门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和其中的爱情故事。

小说中的卡门先与唐何赛相爱、后又倾心于斗牛士,被描绘成一个任意与人结合的放荡女子。

法国剧作家乔治·比才把《卡门》搬上歌剧舞台。比才赋予了卡门悲剧命运:当两个没有交集的族群互动时,最后的冲突势在必然。这不仅是卡门的,也仿佛是整个吉普赛民族的悲剧宿命。

4.民族特性

卡门代表了吉普赛这个民族的一些特性: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

吉普赛人以部落为单位,实行族内婚,不与外族通婚,保持严格的民族界限。他们靠算命、弹奏、占卜、乞讨等独特的职业为生,以滚滚大篷车为家,妻儿老小浪迹天涯。

由于生活不安定,他们的生计经常受到威胁,于是有的吉普赛人也干起盗窃抢劫的勾当,这正是他们备受歧视与冷遇的原因。

吉普赛人终年流浪、不愿受拘于任何法律,练就了剽悍、刚强的民族性格,一千多年来也未打破这一“陈规”。

时至今日,虽有95%的吉普赛人定居在石砌的房子里,但依然谨守祖先的传统,他们共同而紧密地生活在以地毡装饰的狭小空间,就如同在过去的敞篷马车里一样。

5.生存现状

东欧是今天吉普赛人居住的主要地方,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吉普赛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他们已在那里“定居”了几百年,但大部分仍生活贫困,并遭受歧视,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东欧国家相继加入欧盟后,吉普赛人更多地前往西欧,寻找他们的幸福生活。

现代的吉普赛人靠什么为生?这一点甚至连他们的“邻居”欧洲人也说不清楚。尤其是吉普赛男子,有人说他们做小生意,给人修锅补盘,在树林里采集草药到市场上卖;也有人猜测他们在流浪过程中从事走私贸易,或是做二手汽车买卖等等。

不过关于吉普赛女子的谋生说法倒相对一致,都说她们会给人“预卜未来”,亦即中国人所说的“算命”、“看相”,于是,水晶球、塔罗牌等占卜工具成了吉普赛人的“名片”。

在吉普赛人的日常习俗里,有两种重要的概念——纯净与不洁。例如,一个女人的裙角不小心扫过一个男人的碗,那么这碗食物势必要倒掉。在他们终年流浪的敞篷车里,永远备有三桶水,其一为濯洗食物之用,其二为洗脸用,其三为洗脚用。如果有人不小心搞错,就会受到惩罚。被定为“不洁”的严重的罪犯,将会被排逐于部族之外。

6.艺术形象

除了《卡门》,艺术家们从吉普赛人无拘无束、独具魅力的性格中汲取了无数灵感,在世界艺术长廊中塑造了许多熠熠闪光的形象,《巴黎圣母院》中美丽善良、命运凄惨的艾丝梅拉达,《叶塞尼亚》中能歌善舞、聪明勇敢的叶塞尼亚,《大篷车》里的“拉兹之歌”,《只爱陌生人》里的“肚皮舞”……

在这些文艺作品中,成为了主角的吉普赛人被艺术化地渲染,更大程度上缔造了这个民族的神秘和传奇。但这些艺术家眼中的奇葩,在更多普通人看来,却是异端、威胁和永远的“配角”。吉普赛人那种不受管理,四处游荡,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就被所过之处的国家和民族所厌恶,不断被隔离、驱逐、排斥。

7.吉普赛人在中国

吉普赛人在波斯被称作“罗哩”,他们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元代。

蒙古人多次西征,俘虏了大批当地居民,这些人被带回中原以后,被称为“罗哩回回”。

罗哩回回被元代统治者列入色目人阶层,作为西域流户之一,比汉人南人享有更多的特权。他们人数不多,仍以部落为单位,保持着歌舞流浪、抢夺的传统,从西北到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域,均留下他们的足迹。

直至明代,罗哩回回侵扰民众、杀人抢劫的事件仍屡屡发生。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秋,罗哩回回抢掠秦州地区清水乡(今甘肃天水地区),典史乔学中率民众抗击,中流箭身亡。

万历及崇祯年间,历史上也有罗哩贼掠清水乡的记载。

清代以后,罗哩回回不见于文献,或作为回族,或作为汉族,被中华文明所同化,均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