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保健 >正文

浅谈《伤寒论》六经辨证在针灸中的运用

2021-11-06 13:26    

在《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病证传变的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疾病的辨证方法,它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十二经辩证是六经辨证产生的依据,十二经是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张仲景将手、足同名经合二为一,概括为三阳经、三阴经,即六经。六经辨证是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疾病演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过程中的病变特点。在这当中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表现为表证、实证、热证的外感疾病,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表现为里证、虚证、寒证的外感疾病,为三阴病证。而《针灸学》是继续沿用十二条经络从不同的方面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

仲景是一位针药结合使用的医家,他认为针、灸、药三合一疗效更明显,在《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即愈”;《金匮要略》中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这些条文都强调了针药合用的重要性。针灸治病的原则,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者实之,满者泄之,宛陈者除之,邪盛者虚之。”《灵枢·经脉》“盛则泄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指出针灸治病的原则:凡邪气盛满时当用泄法,以泄其实邪;正气不足,身体虚弱时,当用补法,以补其不足,使正气充实。因此我们现在在临床中针灸的治疗也可以以《伤寒论》中六经提纲作为基础,利用六经辩证、四诊合参,取穴及确立针法,才能更有效治疗疾病。

01太阳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

病人的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症状,可以看出此为外感疾病的初期,病邪刚刚侵袭人体,正气正处于旺盛的阶段,与邪气抗衡,处于邪正斗争的初期,而此时皮肤的开阖不利,因此针对这些症状,针灸的辩证以解表开郁,调和营卫为原则,可使针刺泄法。由于太阳之舒畅赖肾督阳气之助,督脉统摄诸阳又维系元阳,卫阳被郁常易化热故主要选穴为督脉上的穴位。

02阳明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

病人表现为高热、不恶寒、反恶热、面赤、脉洪大等症状,此时是外感过程中正邪相争激烈,邪热极盛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正气与邪气斗争最剧烈,阳热亢盛邪热弥漫,以致腑气不通而见痞、满、燥、实、坚的里实热证。因此针对这些症状,针灸单用针刺泄法不可使用灸法。因为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为多血多气之经,取穴以足阳明胃经为主要穴位。《伤寒论》原文第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濈然汗则愈”此说明阳明热入血室的证治。此可疏利肝胆泄邪气,使热有所出,汗出则愈。《伤寒论》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条原文说明太阳病如果没有自愈可能会传病其他经,此时针刺足阳明经的腧穴可以使之不传,此处的“足阳明”腧穴的选择后世的医家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周禹载认真针刺足阳明经原穴冲阳可以激发经脉之气,使中气旺盛脾胃功能健运增强抗病能力,防止传变,并可泄邪气,邪散病自愈。

03少阳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

病人表现为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欲呕、头晕目眩、心烦、往来寒热或寒热错杂少阳枢机不利等症状,这是由于太阳病的误治、失治而传变入里,或者由于病人素体虚弱,病邪亢盛直中少阳,此时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在半表半里的中间阶段。少阳,即小阳,表示阳气量少,人体阳气已受到一定的损伤,即将进入阴经脏腑的阶段。因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液上溢则表现为口苦,胆热熏蒸精液则表现为咽干,由于少阳处于半表半里之处,针对这些症状,针灸辩证以解表清里、和解少阳为原则,取穴主要以手足少阳经的穴位为主。

04太阴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

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此时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病位在里,属脾虚寒证,以虚寒病变为主,多由于三阳病失治、误治病邪传变而来,或因病人素体虚弱,寒邪直中也可致病。此时的辩证要点以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舌淡苔白为主。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以里、虚、寒证为主。因脾胃为表里,太阴病常常影响到胃,可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针对这些临床表现针灸治疗多以温中扶阳,运化寒湿为原则,针刺是多以温补可使用灸法,取穴多以足太阴脾经为主,因任脉上的穴位有补的作用,因此也可灸任脉上的穴位。

05少阴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

少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位在里,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临床多以心肾两虚为主,以阳虚为重。针对这些表现针灸的治则以扶阳、育阴、阴阳兼治为主。取穴以保健穴为主。《伤寒论》中第292条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这是说明阴寒吐利导致的脉绝,可以用灸法来回阳救逆作急救,我认为此时可使用隔姜灸。

06厥阴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证的最后阶段也是病邪的最终阶段,此时阴盛阳虚。厥阴为病,肝失条达,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厥阴病提纲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反映了厥阴病的寒热错杂的特点。针对这些临床表现,针灸的治则以疏调气血、泻热降逆、柔肝和胃为主,取穴主要足阳明胃经为主。《伤寒论》中原文第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这也说明了厥阴病阴盛阳虚,可使用灸法来扶阳。此时也可加上一些保健穴来帮助扶助阳气的回升。

我们通常说的六经辨证在教材上可以做一个划分,其中以“病、脉、证、治”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来决定一个病证,把病证划分为几个过程阶段,其中每一个过程阶段的病名、脉象、证型、治法都不相同。但是,这每一个过程既可以相互影响又可以相互联系。综上所述,三阳证多为表证、实证、热症,因此在针灸的治疗上多用泻法,捻转的角度大,频率快,力度大,操作时间长,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例如透天凉的应用。三阴证多为里证、虚证、寒证,因此治疗多用补法,捻转的角度小,频率慢,力度小,操作时间短;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例如烧山火就是运用了这样的理论。虽然《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与针灸学中的十二经络有所不同,但是因为六经辨证是建立在十二经络的基础上的,因此针灸学在临床操作运用上可以根据《伤寒论》的六经辩证指导应用,例如选取穴位,针刺补泻等都可以根据提纲来操作。在疾病的初期,正气不弱的时候,相当于六经当中的太阳、阳明阶段,这时候针刺的力度可以大,手法可以重,迅速达到祛邪的作用。而病久必伤正,可能出现虚证和虚实夹杂的情况,这时候针刺的手法应当轻柔,在驱邪的同时扶正。寓驱邪于扶正之中,这也是《伤寒论》的一大特色。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断学习经典、揣摩经典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进步,领悟到更多关于中医的方法理论,使祖国医学不断变强,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疾病。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