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贵州民警姚水长:姚水长的青春与“苗寨”共鸣

2018-04-18 01:07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26日电 题:贵州民警姚水长:姚水长的青春与“苗寨”共鸣

通讯员 郑旭军 记者 张伟

苗山侗水行,警民一家亲----

儿时的梦境仿佛就在昨天,那些萦绕心际的画面总是历历在目。姚水长做了一个很长的梦,长大了一定要当警察。圆梦的时光总是带着甜蜜的笑,2011年春,姚水长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面对日趋繁重的公安工作,姚水长用青春细细丈量着交通警察的深动缩影,用足迹烙印着田间地头的点点滴滴,面对工作他总是百倍付出,面对家人他却是低头不语。父母生病,他在岗位。孩子出生,他在它乡……

2017年3月,姚水长被派驻旁海镇水寨村第一书记。背上行囊开始了姚水长的驻村之路,临行前,同在农村生活的父母千叮咛万嘱咐,要像对待姚水长们自己亲人般的热情和责任去解决村民的问题,而坐在旁边的妻子却茫然愁措,因为孩子刚满月,姚水长却扔下她们母子俩常住农村。自古“忠孝难两全”,不是男儿不落泪,只是躲起来心碎。

初到水寨村,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但由于地势偏僻,信息闭塞,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对贫困的现状似乎已成习惯。面对压力,姚水长开始了思考,扶贫以扶智当先,让村民彻底改变观念,在国家大好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同心打赢脱贫这场硬仗。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姚水长跟村民拉近了距离。在走村串寨过程中,姚水长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在贵州农村道路监管云平台上,录入了全村驾驶人及车辆信息700余条,通过排查,发现有部分农用车和摩托车出现保险过期和无牌无证,通过宣传教育,进行了及时查处和纠正,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有效预防了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转眼间,驻村工作一个月过去了,想念刚出生的儿子和家人成了姚水长的心病,视频对话的一端总是心酸的历程!但面对扶贫之路姚水长却一愁莫展……

深入苗寨,姚水长开始了逐户调研,了解致贫原因。走访中,得知大埔村民李正文患有精神智障,生活不能自理,母亲89岁的高龄,为了保证家中的安全,村委会一直不敢给其接通电源,家境一贫如洗。每到晚上,其家中漆黑一片,此情此景,触动着姚水长的灵魂,所以每到夜晚,姚水长便打着姚水长的警用电筒到他家中,陪他们聊天拉家常,用手电筒的一束光明陪伴他们度过漫长的夜晚,同时姚水长积极协调镇政府为他们争取相关补助。

龙塘组王世兰,其儿子去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丈夫因受不了打击同年病逝,祸不单行的家庭,儿媳离家出走,孤苦伶仃的老人带着两个孙孙相依为命,在得知他想卖掉家中的两头猪准备换钱时,姚水长便主动联系村民上门帮其宰杀,并向局党委汇报,全部销往凯里市公安局食堂。

暖暖春风化细雨,甘甜润物细无声,看似小小的举动,却温暖着民心;水寨村屯习组王安石家,房屋年久失修,每逢雨季“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其父亲70岁,且本人超生育有7个子女,最小的才两岁,夫妻二人身无一技之长,仅靠种地和短期务工来维系家庭开支,生活压力常常使得正值当年的夫妻二人常吁短叹,看到这样的家庭,姚水长真的犯愁了,主动找到王安石商量如何改建危房事宜,在联系镇相关部门后,其危房改造项目得以报批,目前新房正在改建中。

要想富、先修路,姚水长积极向凯里市市公安局党委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帮助解决了40吨水泥,修建了通组公路和娱乐广场,修建期间,姚水长和村民一起上阵,齐心协力,完成了群众多年来的心愿,他们亲切的叫姚水长“姚水长们的好书记”!听到这样的称为,姚水长想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