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高层次音乐表演人才深造有门了,我音填补表演学科博士层次培养空白

2021-11-06 20:33    

廖昌永、俞丽拿分别领衔2018年两个博士点研究方向

◆ ◆ ◆ ◆ ◆

我音最近公布了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有心人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生多了“声乐表演艺术研究(美声)”和“弦乐表演艺术研究(小提琴)”两个报考方向。

这是怎么回事?容小音慢慢道来——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一流学科是基础。而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培养,是衡量一个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在国内,表演学科还只有硕士学位,博士培养层次缺失,这是中国音乐高等教育体系的一块明显短板,也是国内各大专业音乐学院的集体之痛。

如何以改革求突破,

以创新破瓶颈?

上音作为国家队,必须有责任担当,必须有所作为。

年初以来,上音在前期充分酝酿、周密筹备的基础上,决定参考欧美两种不同的模式,分别进行闯关突围。

一条路是探索设立表演专业博士研究方向,包含指挥艺术、声乐表演、弦乐演奏、钢琴演奏、民族器乐表演、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等方向,2018年将率先在弦乐(小提琴)表演艺术研究和声乐(美声)表演艺术研究两个方向进行招生。

另一条路,是与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表演大学(HfMT)达成协议,双方联合培养高级演奏家,并颁发质量标准与HfMT现有标准完全一致的证书,相当于行业内的博士学位。

6月,上音与汉堡方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表演专业博士(DFA)研究方向

+

国际合作培养高级演奏家,

独具上音特色的顶尖人才培养路径,

让我音又一次走到时代发展的前沿。

学术严谨,

博士点论证遵循学科建设规律

始建于1927年的上海音乐学院,最早确立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建制与学科体系,同时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教学、科研体系的音乐院校。

最早的一批博士包括桑桐、江明惇等,成为上音发展史上的灵魂和领军人物。

老院长桑桐在老校门前(资料图)

围绕博士点建设的发展目标,学科发展可以更好地凝练学科方向、打造高层次学术人才和团队、狠抓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培育浓厚的科研氛围等。

上音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教授介绍说——

上音历来学术严谨,在做这样(两个博士研究方向)的论证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科建设的规律和艺术发展规律。

一般而言,学科建设的内涵可包括特色方向、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学术成果、平台环境等六个方面。只有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有学科发展引领的基础,才具备设立博士点的资质。

据悉,上音秉承学术严谨的传统,在表演专业博士研究方向论证上经过多方讨论,率先确立下声乐(美声)表演艺术研究和弦乐(小提琴)表演艺术研究两个方向,以期树立起学科建设的标准和标杆。

9月,贺绿汀中国音研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以上音副院长、著名男中音廖昌永教授领衔的声乐(美声)表演方向,历经多年的学科积累和发展,是上音传统优势学科。7月,廖昌永负责的《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项目获批上海市人文社科重大项目。

在周小燕先生主持下,上音在上世纪末成立《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集歌剧教学、表演、科研为一体;传承上音声乐学科优势的同时,又紧紧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联。

得知设美声博士点的消息后,廖昌永教授感慨“如果周先生在就好了”。

同样,俞丽拿教授领衔的弦乐(小提琴)表演艺术研究方向也是在学科具备绝对引领条件下确立的。

上音在创校初期即设立管弦乐表演艺术专业学科,奠定了中国管弦乐教育的根基,确立了中国交响乐人才培养的开始。

俞丽拿教授不仅是院学科带头人,还是“全国高校名师”、“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获得者。

在近五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她逐步建立了一套符合小提琴教学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学生屡屡在国内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殊荣。

俞丽拿教授为“上海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授课

高瞻远瞩,

国际合作培养高级演奏家

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张巍教授目前正在承担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课题,即“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研究”。

在充分了解并调研国内高校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及需求的同时,也大量研究了国外艺术院校博士学位的设置情况。

我院代表赴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交流访问

在美国,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叫DMA(Doctor of Musical Arts),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独立学术功底研究能力的音乐演奏家和高校教师,一般需要撰写论文;而在欧洲,音乐艺术博士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学术研究型,即PhD(Philosophy Doctor),有学位证书;二是职业专家型,即高级演奏家文凭,是受行业认可的专业水准,相当于博士级别。

面向世界音乐的发展态势,面向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和需求,上音始终保持着高度敏锐和深度思考,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日前,上海音乐学院与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HfMT)签署协议,将联合培养高级演奏家,并为达到标准的学习者颁发高级演奏家证书,证书的质量标准与HfMT现有标准完全一致。

据悉,项目学制为两年。第一年在上音,第二年在HfMT。第一阶段合作学科主要是在钢琴与弦乐领域,由上音为主体颁发经双方认定签署的高级演奏家证书。

中方专家成员包含李坚、唐哲(钢琴学科);俞丽拿、李继武、盛利(弦乐学科)。德方也分别派出各三名专家教授参与教学。

上音-汉堡联合演奏家培养项目每年3月份开始报名,报考学生首先要获得相关表演专业硕士学位,以及具有流畅的英文或德语书写及口语表达能力,在经过资格初审和在德国进行的专业复试后,放可能入围。

学生毕业的标准要求与HfMT“Konzertexamen”证书的适用标准完全一致,其中包含:

1、在上海召开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曲目由学生与中方导师共同选定;

2、在汉堡召开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曲目由学生与德方导师共同选定;

3、在汉堡音乐厅与汉堡交响乐团合作完成一场协奏曲音乐会,曲目由学生与乐队指挥共同选定。

“高级演奏家文凭,

能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将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相结合,

更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

上海音乐学院近年来致力于拓展各项国际合作平台,构筑开放的国际化办学模式,包括上音-英皇联合学院、上音-伯克利现代音乐院以及中欧三校(上音-李斯特-肖邦音乐学院)联盟等,通过与世界一流音乐院校开展的校际合作,聚合全球精英,培养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拔尖音乐人才与创新型领军人才。

责任编辑:彭畅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