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房产 >正文

四个方面看今年的万科,看看强者都忙了些什么

2021-11-07 00:52    

进入2017年,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剧,强者恒强趋势愈加明显。碧桂园、万科、恒大便是主要的例子,让我们一起从四个方面看看今年的万科,到底有多强。

业绩稳定增长

收入与利润:2017年上半年,集团营收698.1亿元,同比下降6.7%;股东应占净利润为73亿元,同比增长36.5%。

销售业绩:2017年1-9月,实现销售业绩3961亿元,同比增长50.9%;销售面积266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1%。

新业务稳步推进

伴随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万科坚持落实“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战略定位,积极拓展业务版图,商业、物流地产、滑雪度假、长租公寓、教育、养老等新业务布局初现雏形。

四大核心布局,积极拓展海外版图

万科始终聚焦城市经济圈,深耕现有城市,形成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以及中西部中心城市为核心四大区域布局,同时积极拓展海外版图。

从业绩表现来看,销售仍依赖于四大区域,海外版图销售额占比相对较低。

顺周期合作方式拿地

万科顺周期拿地特点较明显,2014年拿地意愿下降,同比减少66%;2015年市场转好,同比增长107%;2016年继续增长100%;2017年上半年通过公开市场拿地仅390.2万平方米。

连续自持拿地,向“持有运营”转型

自2016年12月开始,万科先后在北京、广州、佛山三地拿下5宗自持地块,共斥资约170亿元。万科认为,地方出让自持型宅地,一定程度上是响应“租售并举”居住制度的举措,鼓励机构运营住宅租赁。

自持宅地是万科试水的多个物业运营的一部分,符合其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的理念,同时也可与长租公寓品牌“泊寓“相结合,2016年万科获取的长租公寓资源已超过5万间,2017年预计进一步增加至10万间。

转向并购模式,扩充土储,完善业务布局

在地价高企的背景下,万科积极关注土地存量市场的合作机会,转向并购模式,以较低成本获取充足、优质的土地储备。

在行业转型,地产企业单一经营模式亟待转变的背景下,通过并购,万科得以快速完善商业、物流等业务领域的布局,同样以低成本实现“弯道超车”。

股权之争结束,迎来“轨道+物业“新机遇

2017年上半年,万科股权之争结束,深圳地铁成为重要股东,为双方共同探索TOD模式奠定良好基础。万科也表示,在核心城市土地供应日益紧缺,国内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高峰到来的背景下,公司将积极探索以“轨道+物业”为代表的联动开发模式,突破增长瓶颈,实现持续发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