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保健 >正文

摩腹,用手和肚子说会儿悄悄话

2021-11-07 01:06    

摩腹,用手和肚子说会儿悄悄话

a:我母亲每晚睡觉前,就在肚子上揉36圈,也不懂什么任脉督脉,就这么摩,身体一直都很好。

b:摩腹当然有用了,这也是鼓动腹部这儿的气血的方法,我这边有一套“舒腹养神操”,它由两套手法组成,作用在腹部的先天经络和后天经络上。一套是“摩腹”,以促进八廓层五脏的气血运行为主,能量循环通畅了,身体自然健康。另一套偏向于作用在传统经络这个层面上,以疏通身体的经络为主。

【摩腹】仰卧平躺,两掌相对,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置于脐下关元穴的位置,轻轻地,顺时针摩腹36下,逆时针摩腹24下T。每天睡前、睡醒各做一套,气血在八廓层汇集,脏腑得到了气血的灌溉,生机勃勃。因为手法简单,更要坚持。

这种摩腹的方法不是我发明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达摩祖师,他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留下了《易筋经》和《洗髓经》,这摩腹就是《易筋经》里边的一套功法。

少林寺的和尚入少林第一年,最先练习的其中一项功夫就是摩腹,天天摩,一天摩八个小时,就像我们大家上班、做功课一样。摩上一年的时间,腹实了,才开始练习马步、站桩。摩腹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a:为什么要顺时针摩腹36下,逆时针24下?这方向和圈数有什么讲究?

b:顺时针,就是五行相生的方向,也是人在娘胎里边五脏生成的方向,从肾开始,到肝、心、脾、肺,最后回到肾,你顺着这个方向摩腹,给了五脏的能量流动一个推动力,能量流动顺畅了,你的身体也自然顺畅。

用摩腹的方法把能量推了起来,五脏能量流动顺畅了,还得稍稍给它刹一下车,所以要反方向给它一个力,这个力不能过,多少合适?古人做过不知多少次的重复试验,发现呢,顺时针36下,气血达到一个相对流畅的状态,再逆时针24下,刹车刹得恰到好处。这就像什么呢?0.618,黄金分割比例,当事物以近似2:3的比例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你能感受到一种美,一种舒服的感觉。顺时针36,逆时针24,腹部气的运动也到达一种舒适的状态。

摩腹的时候关键需要注意几点:

★手法轻

和入静三部曲的按摩手法相同,轻轻的。

入静三部曲中是轻轻地拍,这里是轻轻地摩。轻轻地拍,刺激的是传统经络的络脉,使其恢复生机。而这里轻轻地摩,可以起到刺激神龟这一层的作用。

神龟层有什么作用?和全身各个部位有一种对应关系。比如说,同样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昏脑涨,你可以在后天经络这个层面上解决,拍肩、浴面、干梳头,做完之后,气血平衡了,这是为什么呢?局部气血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你拍一拍,络脉通了,气血引过去了,自然这些症状就没有了。通过摩腹,刺激神龟这一层,同样也能起到调整局部气血的作用。你可以试试,比方说,忙碌了一天,临睡了,头晕晕地睡不着,你可以躺下,男的松一松皮带,你就这样摩,顺时针36下,逆时针24下,闭上眼睛,把意念微微放在手掌下,随着手移动。很快,这种头晕头痛的症状就会消失,摩腹摩得好的,摩着摩着就睡看了。

★引气血浇灌五脏

二要注意我刚才说的意念的问题。

摩腹刺激神龟层还算是其次,它更多的是顺着或逆着五脏相生的方向,促进五脏的能量流动。你轻轻地摩,形成了能量流动的一个方向,你的意念必须轻轻放在手掌下的腹内,那儿的气血会慢慢聚集。中国古代有句话叫“意到气血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气血在八廓层汇集了,顺着摩腹的方向缓缓地流着,所到之处,脏腑得到了气血的灌溉,自然生机勃勃。

★壮内而非强外

三要注意意念放在手下的腹上,而不是放在手上,这点非常重要。

你的意念放在腹部,气血是在腹部八廓上聚集,如果你的意念放在了手上,那是你的手心在发热。这是两个概念,要严格分开。

这就好像什么呢?你浇花,浇到根上,还是把水浇到了叶子上,这是不同的。你把水浇到了叶子上,叶子可能只是暂时解了一下渴,但是你把水浇到了根上,它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力,这是一种生命力,从根到茎、到叶,向上、向外伸展。腹部也一样,气血在腹部运转开来,就好像发动机上了油,发动机运转开了,能量源源不断地通过经络向体表、向四肢运输出去。

也许有人会说,那我按得重一些,不也能刺激到八廓层么,其实不然。摩得太重,一是皮肤受不住,会出血,会发出斑来。二是深层的肌肉受不了,会发热,会肿起来。只有轻轻地摩,用意念使气血汇聚,顺着手摩的势让气血循环起来。这就像什么呢?月亮轻柔地牵引着海水,海水一涨一落,抚摩着沙滩,而不是来个地震,卷起个海啸,也不是一个大浪过来,将沙滩、礁石上的虾蟹打落回海里。

“上热下寒”的人,你一摸他的下腹,凉得像冰块,你顺着摩到上腹部,这里却闷闷地发热。按照八廓层的“地图”,腹部下边是坎卦,属水,上边是离卦,属火。下边的水要被上边的火吸引,水火才能既济。如果水上不去,上边的火下不来,就会出现这种上热下寒的症状。所以,摩腹还要注意一点,起始点,放在下腹部关元穴的位置,这也是五脏的起始点,先天肾水的位置,你的意念也起于这个地方,气血在下腹部汇聚,像是在水中点了一把火,它会形成水气,你顺时针将这种水气向上引,引到离卦火的位置,水火既济。就好像雨下了下来,腹部的冷热平衡了,上热下寒的症状便缓解了。

※小病先伤络脉,经脉别乱动

a:您一再强调,按摩的时候,手法都是轻的,轻轻地拍、轻轻地摩。我感觉,这是腹针疗法的其中一个灵魂。

b:所谓的“轻”,就是顺其自然。比方说,在掸腹和拍打肩膀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就这么轻轻地,善用手自然落下的这个力量。其实这个“自然落下”的力量和节奏,也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节奏,是气血流动的一个节奏。包括我扎针的时候,中医叫“得气”啊,我这双手,是能感觉到气血的流动的,其实扎针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手法,在气血瘀堵不通的地方,我这么轻轻一扎,或者一拨,通了,就好了。

有些人可能一开始就是经络有一点不适,轻轻地拍一拍,就能起到作用。障碍本来没多严重,如果狠狠给它一个打击,反倒容易损伤。

a:但是有些时候,比如说足疗,大家都觉得辛苦了、累了,就去做做足疗,有些人非常怕疼,轻轻一按脚,他就说疼得厉害,但有些人,按很重才觉得疼,这是不是说明有些人病得比较浅,疼就在表面,有些人病得比较深,要用很大力气按才能起到作用?

b:首先,足底全息图和耳穴全息图不太一样,你用耳穴可以辅助诊断,同时又可以治疗一些急性病。但是足底全息图,确切来说,它有辅助诊断的作用,但靠刺激这些反应点,到底有多好的治疗作用,目前还说不清。

另外一方面,现在做足底按摩的,大部分人没有学过医,手下的分寸掌握得不是很一致,大家去做足底按摩,一般都是有些累了,去放松一下,如果真的得病了,还是应该找大夫看病。去做足底按摩的人群,大多属于正常人群,即便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内脏本身也还没有发生器质性的病变,都是外周的一些小问题,如果用一些个过重的手法,反而会让内脏受到损伤。

a:亚健康状态,通常来说,内脏是没有大问题的,只是外在的经络气血这一层面的问题?

b:对。经络系统是这样的,它有三级分系统:

第一级系统是内脏。内脏连着经脉,内脏化生气血以后输入到经脉中,经脉是第二级系统。

如果内脏没有问题,大的经脉系统一般不会发生大的问题。一旦内脏发生了问题,病就比较典型了,症状都出来了。像心脏病,就是很典型的脏腑的病变,那已经到了医院解决的范畴。像腿疼、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坐骨神经痛这些疼痛得比较重的疾病,就属于经络主干的问题。

经脉主干之外,有筋经、有经剥,再往外表,就到了络脉、皮部了,这些构成了第三级系统,一般小病都是这一层出了问题。

a:先天经络在外边是神龟层,在里边是八廓层,一个呼应全身体表,一个呼应脏腑,中间夹着传统经络层,可以理解为它们是从里往外分布的吗?

b:对,但疾病一般由外而内地传递。

络脉比较浅表,一般的小病发病的时候,首先损伤的是络脉而不是经脉。你看我们拔火罐,其实也是在解决络脉的问题,刮痧也是,我们按摩时“轻轻地拍”,还是在解决络脉的问题。在临床上,我们会用一些医疗的方法,比如针刺络脉,也是在刺激末梢,促进络脉的气血循环。

那些亚健康的状态,像头晕、肌肉酸痛、眼花这些个疾病,一般都是络脉出现了问题,你调节络脉,络脉通畅了,经脉自然也就畅通了。

※轻轻地拍,让络脉恢复生机

a:您常说的“轻轻地拍、同时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b:要注意拍的快慢和运动的幅度。

深呼吸,一呼大约5秒,拍10下左右,一吸大约5秒,也是拍10下左右,平均下来,1秒钟大约拍2下。不需要太快,用这样的频率去唤醒络脉,拍的力道虽然轻,但这种力会自然而然向里渗透。

幅度,也就是你拍的力道,怎样才是合适的呢?你可以由最轻慢慢一点i加力,拍的地方,有种酥酥的、麻麻的感觉时,说明这个力道比较合适,气血都涌了过来。重了不行,经脉的气血受到过度干扰,容易乱,就好像一层波浪过来时,你拦腰把它截断,浪倒返回去,和后边过来的浪相互激打。力道太小,浪起不来,气血过不来。合适的力道,像推波助澜一般,一波来了,你轻轻给它一个推力,把它推向远处。这样起来的浪,不只会向下渗透,还会向远处传,传到大脑,给大脑以营养,改善大脑缺血的状态。

要注意一点,1秒2下那是个平均值,你拍在不同的地方,拍的频率要略微有所调整,因为不同部位的络脉和里边的经脉,气血的通道宽度和深度是不同的,这个地方拍得快一些,力道重一些,那个地方可能拍得慢一些,再轻一些,总之,以酥酥的、麻麻的感觉为宜。酥麻感来了,说明络脉通了,人也清爽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