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加快教育现代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021-11-07 01:52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确立教育重要地位

关于教育,十九大报告将集中表述都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而且,在这一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教育。

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谋篇布局类似,当时,《决定》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放到了“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这一部分的开头进行论述。

十九大报告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统揽整个教育部分表述,既一举奠定了教育在国家战略布局的地位,又符合我国近年来的一贯表述。

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起的“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中,中国就已入围联合国选择的10个倡导国之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加快教育现代化

力争2030年实现

那么,按照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作为基础工程和优先发展对象,教育事业应该在国家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而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已规定要求的目标,《纲要》当时要求,到2020年,我国就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眼看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限日益临近,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求,“加快教育现代化”。

根据此前专家学者透露出的信号和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部署,今年,教育部还将筹备召开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届时,教育部已开始研究制定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可能就将正式公布。

也就是说,我国计划力争到203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十九大报告则去掉“努力”二字,直接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如何实现这一点呢?十八大以来,已有一些基础。

例如,自十八届三中全会至2017年8月底以来召开的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上,就已审议10余个涉及教育改革的文件和方案。

其中就包括《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而“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也被列入十九大报告。

类似的,也有一些深改组审议通过的文件精神,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如“双一流”建设、《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让人看到相关改革、发展举措将在未来5年加以落实的希望。

人们比较关心的是十九大报告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表述,这一举措实际上此前就已列入“十三五规划”,意味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从86.5%升至90%及以上的水平。

为此,十九大报告还要求“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十九大报告也有高校学者的功劳

以上就是笔者对十九大报告中集中论述“教育”部分的粗浅理解,实际上,十九大报告内容涵盖了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并非只有教育。

这份重磅报告是否有高校的功劳呢?根据党的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介绍,十九大报告起草组中就有专家学者参加,只是笔者尚不知晓其中是否会有高校专家学者参加。

但可以确定的是,据庹震透露,报告起草组曾就一些问题请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而根据此前媒体披露的消息,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就有6个依托大学形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集中表述部分的原文: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