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如何与很厉害的中年男导师相处?

2021-11-07 04:10    

孔门弟子告诉你,怎样和很厉害的中年男导师相处......

导师,被称为研究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人物”。

如何与导师相处,是许多研究生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人到中年的男性导师们,他们身上往往自带“学术大牛”、“治学严谨”、“表情严肃”的光环,令人望之而却步,不敢贸然亲近。虽然大多数导师具有与儒家至圣先师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相似气质,但仍让一些学生感到不可接近。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培养出来了数量众多的人才,他的教育理念更是持续影响了后人,当真堪称“万世师表”。作为孔子的学生们,他们是如何与导师和睦相处的?师生之间是否闹过矛盾?孔老师喜欢带什么样的研究生呢?下面让孔门弟子告诉大家,怎么和很厉害的中年男导师相处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最好不要做的事

► 第一 不要在导师面前说大话

治学做人,诚实是第一位的。学生切忌在导师面前吹牛撒谎。求学过程中,看过几本书就说几本书,没看过的书千万不要谎称看过,因为你撒谎,导师一定看得出来。孔子曾告诫子路说:“子路啊,老师给你讲讲做学问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叫明智啊!”(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有一次,导师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同学开讨论会,让他们四个谈谈各自的人生理想。子路性格比较直率,首先站起来侃侃而谈:“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却微微一笑,不做点评。孔子“哂之”的原因倒不在子路夸口的这番理想能否实现,而是认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相反,公西华同学的口气就很低调,他谦虚地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才含蓄地提出自己的理想——“愿为小相焉”。孔子反而肯定他的才华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他的作风更加谦虚低调。孔子说:“颜回上课从来不向我提反对意见,表现得跟傻子一样,其实这小子一点也不傻,下课之后他对我的观点还能有所发挥。”(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可见,学生即便具备了优秀的才能,导师们还是希望他们谦虚低调一点,过于高调满口的学生就不太容易得到肯定。

影视剧中的子路与颜回

► 第二 不要偷懒懈怠

孔子对学生最严厉的一次批评,应是批评在大白天睡觉的宰予。孔子严厉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何以孔子会生这么大气呢?《论语集注》中解释:“宰予不能以志帅气,居然而倦。是宴安之气盛,警戒之志惰也。古之圣贤未尝不以懈惰荒宁为惧,勤励不息自强,此孔子所以深责宰予也”。可见,当昼而寝、懒惰懈怠的行为是老师们最看不惯的一种行为。

不过,也有学者提出另一种观点。宰予昼寝是因为他身体抱恙,孔子所谓“朽木”、“粪土之墙”是比喻羸弱的身体,告诫学生体质太差的话难以做学问。正如伟大领袖所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很多导师也希望研究生们能够坚持锻炼、强健体魄,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才能更加集中投入地做好学问。

孔子与弟子

► 第三 不要和导师发生正面冲突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与亚里士多德同一时代的孔子也有一句相同的名言:“当仁,不让于师。”在学术研究中,我们鼓励提出个人的见解,进行有益的交流互动,即便和导师的观点产生冲突,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也应当发扬。但是,和老师针锋相对地闹意见,容易产生矛盾。

被后人称为“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曾经当着老师的面尖锐反对“三年之丧”,这在孔门弟子之中实属罕见。孔子与宰予师徒关系不睦,由来有自,有人认为“宰予昼寝”就是对老师不满的一种叛逆性表达。但师生不和的根源是什么呢?

钱穆在《论语新解》也疑惑不解,他说:“孔子之责宰我,辞气之厉,俨若昼寝一章。何以孔子对宰我独异于对其他之门人?不可知矣。”宰予的“短丧之说”在当时社会有一定的影响,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与杨朱、墨翟的思想相一致。宰予作为孔子的学生,其观点在一本正经的老师看来,难免带有“异端邪说”的色彩。坚持对立学派的观点反对自己的导师,难怪宰予被老师严厉批评。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

另一个经常和老师发生争论的是子路。有一次,子路直接批评老师太迂腐,孔子反击子路是从城乡结合部来的粗野汉子。(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孔子与弟子们到卫国时,曾经拜见过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有淫行,名声不太好。孔子见南子,引起子路不高兴,虽然不知道师生二人究竟说一些什么,但孔子着急忙慌地对学生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翻译成今天的大白话,意思是:“我否认的事情如果是真的,就让我天打五雷轰!”孔子这次发誓使人想起《水浒传》中宋江骂李逵时的经典台词:“你这铁牛,休得胡说!我如何肯要这妇人?”

需要做的事

► 第一 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研究生们跟随导师做课题、写论文时,首先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与导师的日常相处中,问问题也要有准备、有针对性。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受教者必先经过思索且发生困难,老师再去启发他,这才能有所长进。学生提问题,也不能瞎问,老师不是研究这个领域的,恐怕双方都要闹尴尬。比如樊迟同学去问导师孔子怎么种庄稼、又问怎么种菜,导师就很生气,大骂“小人哉,樊须也!”

影视剧中的孔子

颜回就是一个有问题意识,且善于思考的人。颜回问仁是《论语》中的经典故事,而颜回善于思考、举一反三的优秀资质也得到老师及同门的称赞。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谁更棒一些?”(女与回也孰愈?)子贡回答说:“我哪敢跟颜回比啊?颜回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对此,《论语集注》中说:“一,数之始。十,数之终。二者,一之对也。颜子明睿所照,即始而见终。子贡推测而知,因此而识彼。”颜回、子贡都是孔子器重的好学生,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爱思考、爱发问,且能深入研究问题。

► 第二 有强烈的求知欲

好学生应当勤学上进。相信没有哪位导师不喜欢勤学、好学、求知欲强烈的学生。孔子本人就很好学,他曾自信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因此,夫子喜欢好学的学生。在孔门之中,颜回素以好学著称。有一次,鲁哀公问他:“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复圣颜回

终极秘诀

讨老师欢心的最高境界

古代帝王挑选储君,重要标准是“类我”;导师门下最得意的学生,其特征也多半是“类师”。因此,我们认为“讨老师欢心”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和导师要有同样的气质、有相似的志趣抱负、有共同的学术认知。“复圣”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论语》中常见孔子对颜回的夸奖之词。这正是因为孔颜师生二人,不仅志趣相投、性格相近,而且谈吐气质十分相似。

汉代刘歆曾评论说:“颜孔自然之对物,一气之别形,玄妙所以藏奇,既道旨所由赞明,叙颜渊死则夫子体缺。”颜回深刻理解老师的“道”,而且身体力行。师生之间,深契于心。因此,有学者说“颜子之德智非孔子不能识,而夫子之道亦非颜回不能解传”。

除了气质相似之外,师生的生活乐趣与精神境界也很相似。孔子介绍自己的生活乐趣时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回的精神境界有接近孔子的地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安贫乐道,被孔子赞许“贤哉回也”。因为师生之间有共同的精神境界和操守,后世也常以“孔颜之乐”并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痛苦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对这位学生的不幸,孔子感到极端的遗憾和惋惜。

转载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方心田主编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